我国户外运动事故的致因分析①
刘明坤 杜杨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对近年来我国户外运动事故报告中信息详细的253例死亡事故进行分析,发现造成我国户外运动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包括参与者和组织者的因素;物的因素包括装备因素、组织机构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了解户外运动事故致因,对于指导人们正确参与户外活动,促进户外运动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健康中国 事故致因理论 户外运动事故
近年来由于全民健身热潮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人们的体育健身需求也不断增长,而兼具运动和休闲功能的户外运动也深受人们的追捧。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文件中要求,把发展户外运动作为完善健身休闲服务体系的重点之一,随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8部委印发《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可见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以及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国民健康需求提高的当下,户外运动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据中国登山协会统计,我国户外人口已达1.3亿,并逐年增加[1]。随着参与户外人数的增加,也产生了诸多的安全问题。2009—2016年我国户外运动共发生死亡事故287起,死亡374人。户外运动事故数和死亡人数连年增加(见图1)。户外运动事故频发,屡屡被新闻报道成为热点,这不仅让参与者身心受害,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对户外运动事故进行分析,找出造成事故的原因,可指导人们安全的参加户外活动,对促进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提高人们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图1 我国户外运动死亡事故数及死亡人数趋势
1 理论分析
事故致因理论是研究分析导致事故发生原因因素的科学理论。其中海因里希(W.H.Heinrich)的事故因果连锁论最具代表性,它最先提出了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伤亡事故发生的两个直接因素[3]。将事故因果连锁论运用于户外运动事故中,来全面、深入地分析户外运动事故成因,了解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为规避这些风险,安全的参与户外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对各类型户外运动事故从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两个方面来分析,通过归纳总结将户外运动事故的致因因素分为两类,即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可进一步分为参与者因素和组织者因素,物的因素可进一步分为装备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管理因素等。根据事故报告分析和文献梳理可以得出,参与者缺乏户外运动经验不了解户外安全知识、组织机构不合格和活动组织形式不合理等组织因素是造成事故的深层原因。因此,本文将户外运动事故的可控致因素整理归纳后分为六类,即参与者因素、组织者因素、环境因素、组织机构因素、装备因素和管理因素(见表1)。
表1 事故原因所对应的事故数量
2 户外运动事故的致因
2.1 参与者因素
2.1.1 户外活动经验不足,安全知识不了解
因缺乏户外活动的经验和不了解户外安全知识而导致的事故有81起。一方面因缺乏户外运动经验,遇到危险就不知所措,没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导致事故更加的严重。另一方面不重视安全没能发现活动时的潜在风险点,不明甚至隐瞒不适宜户外活动的疾病,以及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强行进行户外活动,或是在一些危险地带,缺乏路绳和一些警示标志等保护措施而引起事故,往往一个很小的风险点由于未受到重视,而酿成严重的死亡事故。
2.1.2 不听指挥擅自行动,思想上麻痹大意
因不听领队指挥擅自行动而导致事故14起,户外活动中领队是绝对的权威,参与者在活动中盲目自信,不听从领队的指挥擅自行动和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没能按照活动方案进行活动,这样更加容易遭受危险。
因组织者因素而导致事故13起,包括无领队,领队不足,组织者或领队能力不足,对活动的安全问题把控不严,责任心不强对参与者没有有效的领导,缺少活动的详细策划和应急预案,领队的管理能力不足,户外经验不足甚至没有组织活动的资质,必备的户外技能以及应急救援能力不足,技能操作不规范以及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甚至没能选择合适的活动路线,活动的组织者对活动的参与者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沟通,对参与者管理不够等。
管材质地决定管道的强度,抗腐蚀性及工作寿命是输水管道发生泄漏和爆管事故的重要原因,同时管材的投资一般占工程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因此在工程前期,按照工程不同部位和要求,合理选择管材十分重要。
自始至终抓学习。新时代组织路线是指南,是遵循,每个组工干部都要认真学习。一要学深点,领会精神把方向。要把握新时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吃透总要求,理解新精神,抓住新重点,落实新部署。二要结合实际,找准落实切入点。将新时代组织路线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起来,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政治上依靠、工作上服从。三要当好主角,扛起践行总责任。组工干部要把落实新时代组织路线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真正把落实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切实做到落实有责、推动尽责、深入负责。
在恶劣天气、复杂的地形、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环境活动容易发生山洪暴发、迷路、冰崩、落石、泥石流等事故。复杂的地形也会加大户外活动的难度,高海拔、原始森林、沼泽、悬崖、地洞等复杂的地形往往是户外事故多发的地方,根据事故报告统计河南嵩山、陕西秦岭鳌太线、四川四姑娘山、北京箭扣长城为事故发生数前四位的目的地,这几个事故多发的地方地形就很复杂、地势险峻、天气多变,容易发生事故。此外野生动物的袭击、误食有毒野味也会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这些野外环境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也会给户外活动带来很大威胁。
2.1.4 对活动场地不了解,违规的户外活动
鼓励通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手段遴选优质创业项目,以项目辅导为核心,将创业教育融入创业全过程。加强创业全过程的教育和指导,提升个人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的实际问题。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规章制度、行业条例的不完善,导致了户外运动的不健康发展。相关法规中缺少对自发性户外活动的管理,这类户外活动基本上处于无序化的发展状态。也缺少对违规户外活动的管理与处罚,使得一些人进行违规的户外活动,从而造成了事故。
果醋发酵工艺分为固态发酵法和液态发酵法,前者成品香气浓郁、口感醇厚,但发酵周期长、产量不高;后者原料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但对菌种和发酵技术要求高、设备投资大、风味相对较低。生产果醋大多采用液态发酵法,因此如何改善果醋风味、提高品质也是果醋产业化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2.2 组织者因素
2.1.3 户外专项技能不足,技能操作不规范
2.3 装备因素
户外活动的装备是活动安全的重要保障,因装备而导致的事故21起,装备因素包括使用了假冒伪劣不合格没有经过认证的专业装备,功能不全老化的装备。装备一旦出现问题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也将会造成重大事故。
2.4 组织机构因素
活动的组织机构需要对活动负全部的责任,发生事故中无组织机构的活动195起,占比77.1%。占比很高,无组织机构的活动最容易发生事故。无组织机构的活动包括个人行动、亲友结伴、网络相约这些属于自发性户外活动,一方面它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组织机构来组织活动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另外一方面活动的组织机构没有组织相关活动的资质或是根本就没有组织户外活动的资格,以及缺少专业的领队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对活动的安全问题管理不到位,缺少活动的详细策划和应急预案,这些都会对活动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5 环境因素
户外技能是户外活动中主要的安全保障。因户外技能不足和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事故24起,缺少相关户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没有规范正确的技术操作以及装备的不规范使用,穿戴错误,操作不当等,都将会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
2.6 制度因素
2.6.1 法律法规不健全
对活动地点不了解和违规因素而导致的事故共46起,一些无人区、保护区都会禁止在此进行户外活动,同时这里风景秀丽最能吸引参与者们到访,这些地方比较偏远环境恶劣,人迹罕至,往往也潜藏着很大的风险,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危险地带,而且发生事故后很难得到救援,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是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
2.6.2 管理不规范
2.6.3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
对户外俱乐部或一些户外组织的管理不规范,目前,不管是民间自发组织还是商业化运作的俱乐部,均缺乏省市体育局等对口部门的统一管理,俱乐部的鉴定和审核没有相应标准,行业规范还未能很好地得到普及应用,市场呈现一定程度的无序混乱状况[2]。另外对相关从业人才的管理不严格,很多俱乐部缺少相关资质的领队。俱乐部的大部分领队是由经验丰富的老驴充当,他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技术操作不规范、领队组队不科学、线路设计不合理、危险救助不及时、对活动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等都是活动的主要风险点。
一个游戏叫“请你跟我这样做”,很多幼儿园老师都会带小朋友做这个游戏。这个游戏非常适合三岁左右低龄段的孩子,因为,三四岁孩子的前额叶皮质发育还不完善,这时候的自控力训练更多是实现行为与意志的配合,游戏过程中,孩子要集中精神,跟着做出同样的动作,就是意志控制行为的最佳练习!
以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为例来进行安全管理评价分析,邀请青岛理工大学6位专家进行赋权打分.在打分时为了使数据较规范,要求打分取值在在0~10之间且为0.5的整数倍.打分数据如表 4 所示.
发生事故中救援不足造成事故恶化14起,可见我国户外事故的应急机制和救援体系还不够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户外救援力量短缺,目前大部分的救援力量是由民间组织发起的,而民间的救援组织力量小,人员少,装备短缺,往往对事故不能进行快速有效的救援。
2.6.4 户外安全知识普及和安全教育力度不够
目前每年举办的户外安全教育培训班,户外安全宣讲针对的人员少,范围小,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大范围效果。而参加户外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户外安全教育的发展速度跟不上人数增加的速度。
3 结语
一起事故的发生有很多因素引起,既有参与者本身的原因,也有场地设施装备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众多因素的交叉在一起,而导致了一场事故的发生,所以要从多方面入手来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调查小组.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2009-2016)[R].北京:中国登山协会,2017.
[2] 刘苏.我国户外运动法律规制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4):33-38.
[3] 陈全.事故致因因素和危险源理论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0):67-71.
[4] 郑向敏,吴倩倩.我国户外运动安全事故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3):47-49.
Abstract: Using 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accident cause theory to analyze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253 fatal accidents in the report of China's mountaineering outdoor sports accidents from 2009 to 2016, we found that the main causes of outdoor sports death accidents in China are human factors and physical factors.Human factors include the factors of participants and organizers.The factors of the material include: equipment factors, organizational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Key Words: Health China; Accident cause theory; Outdoor sports accident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3(a)-0236-03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07.236
①作者简介:刘明坤(1993—),男,陕西商洛人,硕士,研究方向: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攀岩。
通讯作者: 杜杨婷(1994—),女,四川乐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E-mail:lmk2719@163.com。
标签:健康中国论文; 事故致因理论论文; 户外运动事故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