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青年农民“回流”现象的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象论文,农民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青年农民“回流”现象始于90年代初,是在第一批出外打工的“先锋民工”身上出现的。6年来,“回流”渐成气候。 浙江台州东塍镇现在外出打工者不到1000人,反而吸引外地前来打工者8000人。山东省青州市目前有2万多名离家离土的农村劳力返乡。 湖南省冷水滩市目前有3万打工仔(妹)回乡求发展;该省攸县仅从94 年元月份到四月中旬止,有500多打工青年返回家乡。江西省于都县目前有3200 多打工仔(妹)回流;该省金溪县94年有1000余名打工仔返乡种承包田近万亩。目前,安徽、四川、江西等外出民工较多的地区,都出现了回乡务农不再外出的现象。回乡占外出民工总数的比例,从一县一镇看,少的占3—5%,多的占1/3至1/2。(《人民日报》94年7月22日)
进城青年农民为何放弃多年打工所获得的一切,选择“回流”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乡土情结”—“筑巢引凤”:巨大的引力
青年农民,乃至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都潜伏着独特的恋土和恋家相重合的“乡土情结”。家乡是他们的归宿,也是激发他们创业的动力。他们虽远在他乡,但根仍在故土。饱受生活磨难的进城农民深切感受到“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的迅猛发展,尤其家乡“筑巢引凤”的政策,使他们频频产生回归的冲动,愿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江苏省邳州市赵墩乡1150名打工仔(妹)写信给报社说:今年春节回家看到家乡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使我们这些打工妹、打工仔发现,千里迢迢、担惊受怕地外出打工、出苦力,其收入并不比家乡的乡镇企业工资高,所以我们便纷纷回到自己家乡的工厂里”。(《人民日报》94年7月22日)江苏省泗洪县是全国闻名的特种水产品养殖县,家乡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打工仔(妹)感到,与其在外出苦力,不如在家学养殖技术办养殖场,94年春节返乡的3万名打工仔(妹)中约有1万名留乡创新业。江西省安远县致力做好为劳务人员服务的文章,成立了“劳动服务管理总站”,及时发出了“致全县外出打工人员返乡投资办厂的公开信”, 唤起外出人员办厂的热情。 迄今已有800 余人返乡投资3700多万元办企业458家,为国家创造税收113.65 万元(《人民日报》95年5月3日)。山东省青州市广开就业门路,按“全负荷”法优化配置农村劳力资源,使10万民工返乡。湖南省冷水滩市作出了扶持农村种养大户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引得3万打工仔回乡求发展。(《人民日报》95年1月12日)
(二)“相对剥夺”—“比较收益”:巨大的推力
目前城市对进城农民采取的是“经济吸纳”和“社会拒入”的双重态度。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需要他们这些廉价劳动力,“脏活苦活有阿乡,阿拉吃了白相相”,“农民工干,正式工看”;另一方面,城市社会体系又拒绝他们,他们不能和城市职工一样同工同酬,享受各种补贴和福利待遇,而且居无定所,职业稳定性差,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生活窘迫。更何况,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城市“失业族”队伍越来越大(目前全国城镇失业人数超过1100万),使得他们中不少人重新操起“农民工岗位”,挤走了一大批“农民工位置”,越发加强了他们的相对剥夺感和不公平感。不少人从进入城市的第一天起,常常工作无着,生活不安定,觉得不如回家种田。江西省金溪县今年千余名打工仔返乡种承包田近万亩,他们中许多人是随潮而出,长期找不到工作(《人民日报》94年7月22日)。某市曾对1000名南下打工人员调查发现, 找到事做的有540人,历经半年而无事做返回的达460人。而在540 名已找到事做的农民当中,有一半农民不满足其工种:工资低,劳动强度大。他们不得不换厂跳槽。一位曾经南下打工的青年回家后给某编辑部寄去一封信,诉说,半年时间跑过57家厂,野外露宿达38个夜晚,每天吃两顿便餐。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工资一个月可挣400来元。但刚工作半月,身体吃不消,时时患点小毛病。工资没到手,便打起了“退堂鼓”。再回去种地?田地早已私下租给邻居了。
农民们将自己的收益与所付出的成本进行对比,作出留城还是“回流”的选择。有的人觉得自己办厂比出外打工获得更高收益时,他们会选择“回流”。安徽省临泉县谭棚镇农民张涛精于装饰材料生产,虽然在浙江打工收入颇丰,但想到如自办企业,收入更为可观,他便于1992年回乡办了装饰材料厂,年获利6万多元,比10 年打工所得的收入还多。〔1〕由于近年农村价格、负担等政策的落实, 许多人觉得在家务农比外出收入高,于是“回流”而不再外出。安徽省蒙城县楚村镇农民往年在外打工均在1000人以上,今年却减少一半(《人民日报》94年7月22日)。
(三)“需求层次”—“自我发展”:强大的内驱力
许多农民在城市生活中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自身素质。他们已不满足于低层次的需要,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他们从追求“挣钱盖房子娶媳妇生儿子”向追求“花钱学技术办厂子”转变。很想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脚踏实地干出一番事业。据沪县的调查报告称:“外出之时,90%以上是既无专长,又无技术,没有经验,缺乏胆识,与土地世代相连,未见过‘世面’的农民。通过外出务工,与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接触,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冲破了传统封闭思想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2〕据湖南攸县的调查报告,在问卷调查中,赞同“竞争”,认为“人生应拼搏的外出打工青年占76%,认为“如有可能,我也要当老板”的有55%,在“清闲贫苦”与“艰苦创业”的选择中,选择后者的占90%〔3 〕一位来自湖南南部贫困地区的打工仔是这样表露他的心迹的,“老弟,你知道我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广东打工,辛辛苦苦攒下两三万钱,本想用来盖房子和娶媳妇。可去年县领导提出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动员和支持有钱人带头办厂。我年轻有文化,又在深圳那个鞋厂学到了制鞋技术,所以我动心了,也想自己办个皮鞋厂。……如今全村1000多人,已办起了40多个小厂。这些带头办厂的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人,绝大部分都在广东打过工,懂技术,脑瓜子又活。大伙不怕吃苦,敢闯敢干。……”〔4〕
农村广阔的天地,引来全国约有300 万城市青年走上“下乡创业”之路,纷纷到乡镇企业上班。与此同时,南京、无锡等地不少城市居民要求“城转农”。他们对进城青年农民产生示范效应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人觉得与其支付大笔费用取得城市户口,不如用这笔资金回乡投资办厂,干出一番事业。
二
青年农民的“回流”,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概括起来,“回流”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播撒现代文明的播种机
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城乡存在着巨大的文化落差。进城农民接受着现代文明的薰陶,耳濡目染,逐步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契约化的社会关系。当他们重返黄土地的时候,必然成为播撒现代文明种子的播种机。正是他们,以自己拳拳报乡之心,集资发展乡村教育……广西打工妹捧出自己用心血挣来的20万元钱,毅然为本村小学建起了教学楼。山东省利津县北东乡莱于村农民, 改革开放后人均年收入达1500 元,1993年村里投资5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河南郯城县庙山乡前海沿村农民张小丽回乡后第一件事就到税务所交税。“回流”农民张扬着时代的旋律,成为现代乡村文化进化链条上的重要催化剂。
(二)地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1.回聚资金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通过打工仔(妹)带(引)回的资金数目越来越大,日益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四川省向外输出的劳动力每年为四川赚回的收入多达30—40亿元。据该省25个县1000个农户抽样调查推算,1993年上半年四川全省农村外出民工达510万, 仅通过邮局汇回的现金收入就达25.8亿元,其中外省汇回的占91%。1992年安徽无为籍民工通过邮局汇款至无为的金额达5亿元, 远远超过该县的财政收入。1992年河南省外出打工人员寄(带)回的现金实物折款约20亿元。1993年,湖南攸县十万外出打工青年寄回家乡资金总额达2 亿元之多,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12.9亿元的1/6强。〔5〕
2.办厂创业是农村新的经济生长点。由于打工者见多识广,不仅带回了资金,也带回了市场信息。他们创办、承包的乡镇企业或开发的农林业往往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成为农村新的经济生长点。湖南攸县外出打工青年回乡兴办企业,共引进设备、资金超过2000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投入的14.5%;〔6〕该省安化县先后有1000 多名打工者回乡投入山林开发,兴办各类林、果、药场110多个,开发土地2.7万多亩,另外还有100多名外出农民以集资、独资形式在家乡创办12家企业, 就地安排劳力3700多;该省冷水滩市有3万余返乡打工者经营土地面积达21万余亩。安徽阜阳市打工者回乡创办的企业实现产值、利税占全市乡镇企业的1/4;该省蒙城县乡镇企业2.1万个,其中由民工回乡后创办合办的有1.2万个,占总数的57%。正是一大批回流民工, 浙江先后建成了闻名全国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年成交额45.2亿元;该省台州东塍镇屈家村回流民工办起20多家彩灯厂,自筹资金建起“太平洋彩灯城”,1993年产值达1.2亿元。〔7〕辽宁海城市目前“回归式”的农业开发企业已有160多家,投入资金总额1.1亿多元。〔8〕江西省安远县已有800余人返乡投资3700多万元办起企业458家,为国家创造税收达113.65 万元(《人民日报》95年5月3日);该省赣州地区1192家打工人员兴办的企业中共吸引就业人员近10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千元以上,同时为家乡引进资金达3000多万元,并带回或引进各类技术人员100万人。 山东省青州市回乡民工新建乡村企业576家,改造扩建老企业89家,7万多名劳力从事企业生产(《人民日报》95年1月12日)。 据国务院对16 个县市调查, 1993年打工者回乡领办、承包企业632个。〔9〕
3.回流人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从黄土地上走出去的青年农民,经受市场经济、城市工业发展的熏陶,受到技术以至管理的训练,学到了本领,提高了素质,回乡以后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据16个县市调查。1993年打工者回乡成为技术管理骨干的有5807人。〔10〕安徽阜阳界首市舒庄乡杨寨村农民杨培钏曾在上海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打工,1991年底回乡创办了界首市调味品厂。该厂应用国际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生产特鲜味素、鸡精、味精等调味品,这些产品分获首届海南椰子节金奖,首届全国食品饮料精品博览会金奖和“92亚洲食品技术展”最高荣誉奖,产品畅销全国。〔11〕安徽无为县蜀山镇女青年李晓凤在北京当保姆时业余学习中医知识,回乡后创办了保健用品厂,生产香枕、药垫等十多种保健用品,产品远销美、日、韩等国。浙江农民邱继宝原来身背补鞋机浪迹天涯,现在已经成为“包缝机大王”,他们创立的浙江飞跃包缝纫机工业公司1993年产值达1.25亿,实现利税1100万元,出口创汇700多万美元。〔12〕
(三)城乡经济梯度转移的接力棒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城市的地价和工资都会不断上涨。这时效益较差的边际企业就会不堪重负,把企业向郊区甚至中小城市转移。这种转移使得中小城市的效益处于边际地位的企业转向农村小城镇,形成一种梯度转移的状态。而进城农民恰恰成为沿海发达地区技术、产业向内地落后乡镇扩散、转移的桥梁和接力棒。如沿海发达地区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编织、刺绣、抽纱等)需向内地扩散。在上海打工的南通农民,瞄准这个契机,及时架起这个转移的桥梁,纷纷在南通一些乡镇兴办刺绣、编织等加工厂,吸收了大批剩余劳动力。
三
根据预测,本世纪末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将从1993年底的17000万人增加到31950万人,就是说在6年时间里还要转移1500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年均需转移2500万人。〔13〕在民工潮的裹挟下,目前大约有5千万人离土打工。他们及以后离土者又将在21 世纪初陆续回归。那么如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回归环境呢?
(一)“草根工业”—“农民城”:构筑一级“蓄水池”
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强调多向分流的前提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安置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这是前景最广阔、现实性最强的一条道路。乡镇企业,这个“草根工业”是农村城镇化的一条最理想的途径。1994年,我国乡镇企业已吸收农村劳动力达1.2亿,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6.6%。充分显示出乡镇企业的生命力。
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仍应以劳动密集型技术结构为主,最大限度地以劳动代替资本,增加就业机会。从产业结构看,强调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变与城市工业的结构趋同现象。乡镇企业要集中布局,节约土地资源和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充分发挥区域功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进行。
在小城镇建设上,首先要在一些乡镇企业发达或一些特殊地理位置,发挥特殊社会功能的区域,可发展各具物色的“农民城”。如依乡镇企业的不同产业的特点,建成“矿山城”、“食品城”等;依地理位置和社会功能的不同特点,建成“商业城”、“旅游城”等。其次,发挥“发展极”优先增长的功能。我国现有小城镇布局过于分散,近2000个县中有12000多个建制镇。今后应以“中心城镇”作为“发展极”, 促使他们优先增长,然后发挥磁极化效应,带动“边缘乡镇”共同发展。
(二)“绿色企业”—“城乡互动”:搭起创业舞台
继续完善土地承包,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边际收益,并且发展农业的综合开发和深层次开发,向“绿色企业”进军,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现有可垦荒地4.5亿亩,宜林荒地荒坡12亿亩, 灌木林地和草山草坡13.7亩,可利用的淡水水面0.9亿亩, 沿海可围垦滩涂 1.1亿亩。如能利用起来,据有关专家估计至少可以吸收400 万农村剩余劳动力。〔14〕因此,应重视向“绿色企业”转移的渠道。
生产要素的流动,市场才有活力。因此,应允许城乡投资建设和开发的“互动”,既鼓励农民集资“围城”搞建设,也鼓励城市居民到农村搞建设的反向流动。如陕西澄城县有600名城里人到乡下建果园。 湖南省东安县有1000多名城里人承包开发荒山荒地近4000亩,荒水1000亩,办起种、养、加、销企业100多家。
(三)组织引导—排忧解难:营造回归环境
首先,应积极引导,鼓励有创业前途的农民外出打工。要提高他们打工的目标层次,学技术、学管理,为日后创业奠定基础。据湖南省攸县调查,通过团体组织送出去打工的有72%的人从事管理、技术、营销等工作,成为“白领”。在回乡引资、投资办厂人员中,有90%是通过县劳务市场、乡政府和青年服务公司等部门组织出去,成为“白领”的人员。〔15〕江苏苏北在大量输出劳务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从分散打工向组织成建制的车间承包和工程承包等形式发展,引导农民见世面,达到“输去一批劳力,引进一条财路,富裕一方群众,搞活一方经济”的目的。其次,加强劳务市场工作,分类指导。既要多渠道加强民工的文化和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又要组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与旅游活动,丰富他们的闲暇生活,促进他们素质现代化。第三,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表彰先进,别具一格选拔人才。回乡创业民工往往存在资金、审批手续、场地等方面的困难,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给予他们优惠和照顾。对回乡创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表彰,并且选拔优秀回乡青年回归人员充实到乡村两级领导班子中。如苏北的淮安市,积极从优秀回乡青年创业人员中,选拔人才培养,充实到乡村两级领导岗位中,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青年农民将在21世纪初陆续回归,预示着中国农村将会出现质的飞跃。他们必将成为乡村社会进程的领头军,成为中国跨世纪腾飞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注释:
〔1〕〔11〕张善余
杨晓勇:《“民工潮”将带来“回乡创业潮”》载《人口与经济》1996年第1期。
〔2〕〔9〕〔10〕《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5年第48期。
〔3〕陈峥嵘:《青春作伴好还乡》,载《青年研究》1994年第7期。
〔4〕刘豪军:《打工仔回乡办厂》载《人民日报》1994年4月16日。
〔5〕〔6〕同〔3〕。
〔7〕〔12〕张士军:《初论青年民工“回流”现象》, 载《青年研究》1994年第9期。
〔8〕《辽宁涌起社会资金“上山下乡”潮》,载《辽望》1996年3月18日。
〔13〕童星:《民工潮与现代化》,载《开放时代》1995年9、10月号。
〔14〕吴忠 唐长智 曾毅:《市场经济与人口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