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论文_王亚平

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论文_王亚平

苏州易斯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21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当前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建筑行业的设计环节中,给排水设计作为影响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也获得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阐述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优化措施,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建筑给排水行业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活动中常出现的问题与缺陷,最后结合上述内容,对优化建筑给排水设计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能够提升行业的整体建设水平。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问题;解决措施

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给排水设计不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对于其功能性的全面展现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加重了给排水设计工作者肩上的责任。为了更好的了解给排水设计工作的优化举措,就必须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建筑给排水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建筑给排水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行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从最初给排水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发展至今,出现过许多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具体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其一,筹建阶段。建筑给排水最初出现于建国后,专业的名称为给排水专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室内给排水设计需求的不断提升,在1964年,国家颁发了《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并一直延续到1986年。[1]

其二,工程实践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建筑给排水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其主要的形式就是通过设计人员向国外学习先进的设计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开展设计工作,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错误与问题,但是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不断总结,其中大多数问题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其三,发展完善阶段。现阶段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行业不再满足于照抄照搬国外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式,开始走上了正规化的发展路径,不但完善了专业设计、安装施工团队,在技术方面也具有了明显的突破,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缺陷与问题

1.管道设计不合理

对于管道的设计与连接而言,选择不同的设计方式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当前大多数存在问题的建筑给排水设计都是由于横管和立管之间的设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出现连接上的偏差所导致的。常规条件下,横管与立管的角度应该为45度,从而形成三通或者四通的格局。[2]个别情况下如果选用直角顺水的三通设计,则应该在设计中更好的体现出其完整性与适应性,否则就会降低管道的设计科学性,不利于后期的施工与维护。

2.给排水管线设置不科学

当前我国对于给排水管线的设置并没有相对明确的要求,只有一定的设计规范化建议,这就给了一些偷工减料的设计人员钻空子的机会。这些设计人员为了降低施工成本,通过将排水管道直接连接的方式来达到偷工减料的目的,这样一来不但会加重管道的拥堵概率,更是会导致排水系统的稳定性显著下降。比如在实际装修过程中,一些装修设计人员为了提升设计效率,没有综合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将管线直接按照以往的设计进行布局,其结果往往是与社会的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导致用户更换水槽、电器时出现严重的位置冲突。为了防止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优化管线的设计和排布工作,尽量完善设计的科学性,从而确保管线的独立性与安全性,对于一些细节比如开槽的大小等等也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更好的满足设计的给排水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给排水阀门设计存在缺陷

给排水阀门设计缺陷是当前给排水设计工作中出现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其特点是供水工作中阀门不能够有效的进行压力控制,从而导致堵塞与爆管事件频发。[3]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实际设计经验,多参观、学习一些高质量的管线设计与排布的案例,更加重视现场勘测与理论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完成其设计工作。

三、优化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策略分析

1.优化管道连接设计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环节中,管道的设计往往是核心与关键部分。由于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和条件,所以应该尽量保持功能性与稳定性的前提下追求美观性与耐老化性。当前大多数的管道连接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选择暗设的形式,通过敷设在正确的位置上然后根据行业的基本标准标定好标识,从而有利于后期的装修与维护,降低装修中出现纰漏的风险。另外,在一些较为特殊的房间内,比如洗手间和厨房之间,必须要通过管道分离设计的方式来降低交错用水的情况,从而有效控制漏水风险的出现。在排水管道设计过程中,要格外关注管线与休息区之间的关系,不要距离过近,从而更好的控制排水噪音,提升居住者的整体舒适性。[3]另外,对于坐便器的排水口位置的设计而言,选择与墙面距离更加适宜的位置进行规划,考虑不同型号的坐便器的特殊需求,从而进行统筹设计。在整体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留出一定的余量,防止在后续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出现不匹配的情况,给用户的装修和房屋改造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2.强化排水管线的质量控制

排水管线的质量控制不但包括设计环节,同时还包括了施工环节。在设计环节中,设计人员必须根据用户的人群特点以及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计,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充足的设计理论知识与设计经验,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了解当下主流的装修需求,从而避免在统一设计过程中出现不符合用户预期的情况。在完成设计工作之后,应该加强设计与施工的沟通和交流,防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看不懂图纸,私自修改设计内容的情况发生。另外,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偶尔会出现施工方明知施工与设计出现了偏差,却没有及时进行修改和补救,从而导致问题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加强排水管线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选择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安排工艺达标的工人开展施工工作,过程中还应该通过邀请设计人员参与监督的方式来强化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从而为更好的完成给排水管线的施工工作,提升项目建设质量提供相应的帮助。

3.水泵中安插水锤预防设备

水锤是供水管道当中较为常见的物理现象,其出现的原因往往是复杂和多样的,其出现时不但会对阀门产生一定的破坏力,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爆管的情况发生。为了进一步完善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工作,提升建筑的整体功能性与稳定性,就必须做好水锤这种常见问题的预防工作,其具体的措施简要介绍如下:

其一,利用PLC自动控制系统开展变频调控工作,通过调控水泵的流量的方式尽可能的保证水压的内部平衡,从而降低和避免水锤问题的出现。

其二,通过借助泄压的方式来更好的缓解管道内部的流量压力,从而在根本上降低流量小时管网超压的问题发生的几率,提升管线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其三,通过构建止回阀的方式来降低水锤带来的冲击,可以通过操作阀门来进行减压。

其四,在管道的最高处安装自动排气阀不但可以有效去除多余的气体,保证管道的通畅与稳定,更可以有效改善水锤情况,提升管道的整体设计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建筑项目施工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筑给排水设计不但会影响到验收成果,更会对后期的使用与维护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建筑给排水施工不像道路给排水施工那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做后期更改,更突显了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文章从优化管道连接设计、强化排水管线质量控制以及安插水锤预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也希望能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为促进建筑给排水设计整体水平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抗菌.建筑给排水系统CAD的定制与二次开发[D].合肥工业大学,2006.

[2]颜正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黄玉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体系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论文作者:王亚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论文_王亚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