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在实施道路工程的过程中,石灰土是使用最多的材料,把它用做基层不仅在经济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而且在技术上也有显著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工程中基层施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基层;施工技术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技术方面的准备
在开展施工前,先要以100m~200m进行试验,以此来施工措施,机械组合实际效果以及具体的压实虚铺系数;同时,还要对石灰中包含的氧化镁以及有效钙进行检验。例如砂砾,试验碎石,砂砾土以及碎石土等在继级配方面较差的材料,应该对其级配先进行优化;在开始施工之前,要在规定的料场中,取一些典型的土样开展下面的试验:有机质含量,击实,塑性指数,颗粒分析、砾石以及碎石的压碎值和液限,如果需要的话还包括磷酸盐含量等。石灰干容量的最大值,最合适的含水量以及配合比的确定要以石灰质量以及土壤类型为依据。
1.2 作业方面的准备
在开始施工前,先要整理下承层,可以洒水来保持湿润;地下管线回填或者是预埋等已结束而且都符合要求;通过一些指标已经完成了对下承层的验收,其表面部位,横坡度,平整度,中线偏差,宽度,坚实,边坡,压实度以及纵断高程等这些指标一定要满足规定要求;要将施工段中线再次恢复,如果是直线的话,每间隔20m安置一中桩,如果是平曲线的话,每间隔10m安置一中桩。
1.3 材料方面的准备
(1)水:只要是饮用水(牲畜饮用水包括在内)都能在石灰土施工方面使用。关于对参加料的具体要求:在使用砾石以及级配砾石的过程中,粒径的最大值最好在0.6倍分层厚度以下,且不能超过100mm,关于掺入量的确定以试验为依据。(2)土:最好使用粘性土,其塑性指数范围是10~20之间;在对塑性指数比较大的黏性土进行实验过程中,要进行粉碎,粉碎完成后最大土块不能超过15mm;通过石灰对没有塑性指数的未经过筛分的碎石,级配碎石以及砂砾进行稳定的过程中,最好增加大概15%比例的黏性土;如果硫酸盐大于0.8%的话不应该通过石灰进行稳定;土在有机质方面的含量要低于10%。(3)石灰材料:石灰最好使用新灰,为1~3级。那些放置时间过长以及经历雨季已经出现消解的石灰先要通过试验来检验,以及活性氧化物的实际含量为依据,确定如何使用。结合实际问题,最好选择磨细成粉的生石灰以及袋装熟石灰,要避免在现场对块灰进行消解,如果需要的话,要筛分熟石灰(大概为10mm方孔)。
2施工工艺
2.1拌合措施
(1)干拌。通过重耙对经过翻拌并且不稳定的混合料实施碎土拌和,关于翻拌次数的确定要以翻拌的实际均匀性以及碎土为依据来确定,通常来说在四遍以上,而且耙后的混合料大体上要实现平整,如果可以的话让重耙于铧犁后面协调作业,接着在做两次轻耙,将土往中心位置处翻;进行一次犁耕,四次重耙,两次轻耙,确保犁深以及土粒大小满足规定,确保灰土拌合的均匀性,以及表面的平整性。(2)湿拌。干拌结束后尽早检测水分含量,还要根据施工季节对洒水量大小进行调节,保持最合理的含水量,要有效控制洒水量,及时洒、多洒、以及认真洒,在洒水结束后实施湿拌,先进行一次外翻,把上层位置处加水灰土层向下层位置翻,把底层位置处没有匀称的灰土向表面位置翻,接着进行四次重耙,两次轻耙,最终实现均匀,表面不仅整洁而且均匀、大体满足路型要求,尽早根据设计标准整出路拱。(3)碎土。通过拖拉机带动多铧犁,进行两次干拌,先将犁插到拌合段位置的起点边线处,通常是200-300m,然后慢慢由内向中心位置推进,由中心位置向外慢慢绞耕至两面边线处,这样做两次,接着做四次重耙,两次轻耙,以实现将土翻至中心位置,还要做四次外翻,一次轻耙,把土犁至设计规定的深度,避免出现空白处。
2.2对调平整型进行检查
2.2.1检查的主要项目:含水量方面的检验:与最合理含水量接近对土进行鉴别的最简便方式:通过手捏造灰土虽然能形成团,可是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而且手掌没有水印,如果从1m位置掉到坚硬地表的话会成松散形状,如果灰土团从50cm位置掉到地上的话,会形成蒜瓣状,这些情况与最合理含水量接近。当湿拌完成后就可以开展这些检查:宽度,标高以及灰土厚度有没有满足设计规定;是否存在没有犁到的土埂;灰土是否均匀、而且色泽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整形措施:(1)通过找平机实现找平。(2)施工期间不允许段车辆或者是行人通过。(3)有实验可以知道,了解灰土虚厚等于施工层厚与1.6-1.8的乘积。
2.3稳压措施:(1)要是存在横方向上而且是均匀裂缝的话,也许是含水量缺乏引起,要洒水并且要将整流器平拌匀,局部出现软弹情况的话,是含水量太多导致,要将其翻开,并且混合干灰将其整平。(2)要是平整度和高程之间区别过大的话,要尽早翻松并积极找补找平。(3)稳定主要指的是灰土在压实前开展的试压环节,灰土内外部的一些不足,能使用稳压进行补救。(4)灰土整形大概50m就能进行碾压,碾压的第一步是稳压,通过8t碾稳压一定要使重轮位于前面,从路边位置往路中央位置匀速行进。
2.4碾压措施
(1)对灰土进行整理后要尽早实施碾压,在当日就达到碾压成活。(2)碾压措施:以路一面边缘为出发点,外侧大概1/2部分压于路肩,通过60-70m/min的进度,每次让重轮进行1/2-1/3的重叠,慢慢压到路中心位置,剩下一侧同理,一次碾压结束后,对标高以及平整度要进行认真的检查,随时改进。每层摊铺最好在25cm以下。(3)通过超过12t的压路机,从自路出发,逐渐往路中心推进,进行4至6次的碾压,压实度就能基本满足标准。尽早检验,要是压实度没有满足标准的话,要及时补压。
2.5养护措施
关于石灰土,在其碾压结束的5-7天内,要确保湿度符合要求,以促进强度顺利形成,防止出现松散以及缩裂的情况。
3 沥青路面施工
本标段机动车道路面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8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非机动车道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3.1 材料
采用石油沥青作为结合料性能应符合三大指标要求,石料采用坚韧、无风化,清洁碎石或砾石作骨料具有适当级配,抗压强度大于800kg/cm2,砂采用颗粒坚韧无风化且有适当级配组成粗砂或中砂作填充材料,最大粒径小于5mm,含量少于5%,石屑采用坚硬、洁净带有棱角石屑,最大粒径小于10mm,含0.07mm以下粉料不超过5%.
3.2 沥青混合料拌制和运输
沥青混合料应按设计沥青量进行试拌,取样后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并将各试验值与室内配合比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沥青用量是否合适,必要时可作适当调整.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等现象.确定适宜加热和出厂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为石油沥青混合料130-160℃.沥青混合料采用自卸卡车运至工地,车厢底板及周壁应涂一薄层油水,运输车辆上应有覆盖设施,运至摊铺地点的温度,石油沥青混合料不低于130℃.
3.3 沥青混合料摊铺和整形
摊铺前施工员应检查拌合料是否严重结块.遇雨期施工时路床挖边沟进行排水,拌合料随铺随压.做业中不得碰损测量标高桩.本工程采用机械进行摊铺,但在机械无法摊铺到的或已摊铺到的地方,如构筑物边缘局部缺料、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基层表面有明显不平整,沿线单位小型路口采用人工摊铺.人工用锹和耙平整修边并对机械不能施工到的边角部位进行修补,并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形,压路机初压后,用锹按线整形再用路拱板校正成形,拌合料的摊铺采用人工摊铺,机械配合,分二次摊铺成型.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大连市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进行了分析.在施工实践中只有严格把握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关,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宇辉.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质量控制[J],现代营销,2011(12),293-293
[2]魏国萍.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沥青路面平整度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0(01S),173-174
[3]武俊文.探析市政道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24), 370-371
论文作者:宿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沥青论文; 灰土论文; 石灰论文; 位置论文; 含水量论文; 两次论文; 碎石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