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宁县人民医院 甘肃宁县 7452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普外科患者行术后镇痛的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1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VAS)、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VAS评分、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低于常规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154例(96.25%)显著高于常规组142例(88.75%),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普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的过程中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术后镇痛;普外科患者;护理干预;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182-02
疼痛是对于人们身体本身所造成的一种潜在损伤和不愉快的大脑信息,同时,也是普外科手术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状。若患者的疼痛感受十分严重,将会增加患者的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极大程度提高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1]。因此,给予针对性的术后镇痛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同时还能够降低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为了探讨对普外科患者行术后镇痛的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2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基本的术后镇痛护理,护理组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护理组取得满意效果。现对研究内容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2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160例。其中,护理组男性84例,女性76例,年龄为14~62岁,平均年龄(35.4±2.8)岁;常规组男性82例,女性78例,年龄为15~66岁,平均年龄(36.4±3.4)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基本的术后镇痛护理。
护理组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指导。护理人员需要正确指导患者如何减轻疼痛感受,纠正患者刻意忍受疼痛的错误理念,认为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等到一定时间便可以自行缓解。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为患者讲解有关疼痛的基本原理、止痛药的的区分方法等,并告知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和锻炼,能够更加有效的缓解疼痛感受,并寻求患者家属的帮助和协助,进而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受,指导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有关正确缓解疼痛的手段和方式;(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十分担心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和手术结果,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并详细讲解有关手术疼痛的发生机制以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到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促进患者以一个更好的身体状态和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术后,护理人员需要主动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采取温和的语言和耐心的态度仔细倾听患者主诉,并解答术后疼痛是一项十分正常的生理过程,积极指导患者有关术后镇痛的相关方法和预防手段,鼓励患者采取轻松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面对疼痛,通过主动与患者聊天和交流的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给予更多的心理和生理支持;(3)生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保证病房环境的干净和整洁程度,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50%左右,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将窗帘拉紧,确保患者不被阳光直射,受到不良刺激。在患者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情况,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时刻关注患者切口的包扎程度以及血液循环情况,降低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4)缓解疼痛手段。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术后呈现出十分舒适的休养体位,下床活动时,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床头抬高45°,并由平卧体位转变为坐姿体位,随后下床;患者在深呼吸或者咳嗽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双手或者枕头按压切口部位,避免用力过度造成切口撕裂的情况,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受。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主诉,分散患者注意力的同时,及时给予患者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护理指导。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VAS)、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比较
护理组VAS评分、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见表。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154例(96.25%)显著高于常规组142例(88.75%),卡方值=6.487,P值=0.011,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3.讨论
普外科手术后出现疼痛反应是术后患者焦虑和紧张心理情绪的一种综合表现,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对于术后镇痛的相关护理需求也逐渐增多[3]。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改变传统护理模式的陈旧观念,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心理护理以及生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指导,准确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级别的同时,制定相应的镇痛护理方案[4]。
充分研究和讨论所得,护理组VAS评分、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低于常规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154例(96.25%)显著高于常规组142例(88.75%),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通过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
3.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同时,缩短下床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
【参考文献】
[1]刘晓娜,曹艳茹,牛高华.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镇痛泵所致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269.
[2]陈红,万建华,汪红.术后镇痛对普外科患者的影响和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7(07):142-144.
[3]宋小梅,谭玲芳,邓爱娟.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03-104.
[4]刘雪莲,郑学聚.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5):114-115.
论文作者:王海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疼痛论文; 时间论文; 统计学论文; 常规论文; 普外科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