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冠心病病患者在血管狭窄基础上伴有病变处严重的钙化病变;经冠脉内旋磨、支架植入术后加用益心通痹汤对患者病变血管植入支架部位再狭窄发生防治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4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进行单纯的PCI术(包括冠脉旋磨、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和在冠脉PCI术的基础之上加用益心通痹汤。结果:在对照组26例中有4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次狭窄状况、再狭窄率为15.38%,中药治疗组中,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为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有严重血管钙化的患者在冠脉旋磨及PCI术后使用益心通痹汤可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的发生。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钙化;冠脉旋磨术;益心通痹汤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286-02
冠状动脉钙化是导致冠脉介入手术失败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冠状动脉内旋磨术应运而生。当冠心病患者成功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可出现支架内再次狭窄状况[1],在支架植入之前接受冠脉旋磨的患者是否对支架再狭窄的发生有影响,目前尚无明确的临床研究数据证实;单纯球囊扩张时代约为45%左右,BMS时代约为35%,而目前,在药物涂层支架时代,仍有5%至l5%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再次狭窄状况[2]。本研究在冠脉旋磨及PCI术后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以观察术后冠脉支架再狭窄的发生。
1.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选择于2013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45~80岁,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4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18例,糖尿病20例,吸烟27例,男性100%吸烟,饮酒12例。所有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入选标准:术中经冠状动脉造影和(或)OCT冠脉钙化,因支架植入困难需要进行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以增加球囊、支架的通过性[3]。排除标准: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目标血管内有夹层或血栓存在、左心功能明显减退伴射血分数<30%、其他疾病影响患者预期寿命不超过1年。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中药治疗组26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59.6±4.8(50~63)岁;对照组20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58.2±5.6(52~75)岁。
1.2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所有在术前均签署介入手术同意书。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口服氯吡格雷片75mg/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至少7d,或在术前一次性嚼服阿司匹林300mg加氯吡格雷300mg;术中使用普通肝素肝素化肝素化,根据指南术后氯吡格雷片75mg/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服用至少1年。
介入治疗:首先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伴钙化[4]。采用波科公司的旋磨仪。首次旋磨头选择通常为适合靶血管直径的磨头进行旋磨治疗,旋磨操作过程中不更换磨头。然后在球囊预扩后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并完全覆盖病变,经重复造影或OCT提示支架贴壁良好,手术完成。手术成功标准:目标血管残余狭窄消失,术后即刻植入支架靶血管血流TIMII II级、无急性血栓等并发症。之后将这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中药治疗组20例,对照组26例,中药治疗组患者在前基础上加用益心通痹汤,从术后第二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剂,一年(12个月)为观察周期,植入支架一年后再次行冠脉造影检查。
术后分组治疗。(如下表)
1.3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t检验,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一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本研究46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结果因素分析:(1)年龄:男性3例出现再狭窄,比例为12%,女性2例出现再狭窄,比例为16.66%,P<0.05;高血压患者中3例出现再狭窄,比例为16.66%,非高血压患者中2例出现再狭窄,比例为7.14%,P<0.05。糖尿病者中4例出现再狭窄,比例为20%,非糖尿病患者中1例出现再狭窄,比例为3.8%;P<0.05。吸烟组患者4例出现再狭窄,比例为14.81%,非吸烟患者1例出现再狭窄,比例为5.26%;P<0.05。(2)中药治疗对再狭窄的影响分析:对照组再狭窄率为15.38%,而中药治疗组的再狭窄率为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治疗组中、益心通痹汤可降低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3.讨论
对于冠心病引发的血管狭窄,临床中常以再次PCI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患者可出现支架术内的再狭窄[5],尤其对于在支架置入之前进行冠脉旋磨的患者,再次出现再狭窄的情况是否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钙化的病理成分参与,如何有效避免再次狭窄的状况出现已经在临床中变的越来越重要。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心内科选取46例成功接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为期12个月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有5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状况,再次狭窄的发生概率为10.869%,由此次研究对所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再次狭窄的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而分析结果显示,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史、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等因素[6],对比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分析显示,在本研究所观察,中医方剂益心通痹汤可显著降低冠脉旋磨及PCI术后的支架再狭窄率。
冠脉旋磨过程中,因存在一定程度的内皮损伤,再加上旋磨技术本身并不能完全治愈血管内钙化,更不能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因此,PCI患者,尤其是旋磨患者在术后加用益心通痹汤可以在显著改善症状的同时,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江,郭靖涛.通心络预防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07,13(10):1188-1191.
[2]赵益业,林晓忠,张敏州等.邓铁涛教授以心脾相关学说诊治冠心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7,39(4):5-6.
[3]马根山,冯毅,陈忠等.冠状动脉内旋磨术联合支架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及随访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7,2(15).
[4]洪浪,王洪,伊秋林等.冠状动脉旋磨术在冠心病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16(5):383.
[5]刘树英,刁克,聂芳.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再狭窄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8(22):3161-3163.
[6]史永红.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J].当代医学,2013,11(8):28-29.
论文作者:伍洲,许勇,张宏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狭窄论文; 支架论文; 患者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术后论文; 冠心病论文; 造影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