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教学设计的角度看:关注学生的思维_思维品质论文

物理教学设计视角:关注学生的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视角论文,思维论文,物理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维就是人们所说的思考,或者说,是人通过头脑的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由已知信息获得新信息的过程。只要你从已知的信息,通过头脑的活动,获得了新的信息,你就经历了思维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手段。”《美国学校教学课程与评价标准》认为,在课堂中应该形成一种氛围,以批判思维为教育的中心。故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思维。

      一、物理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思维

      1.对科学和物理学科的认识

      科学并非只是科学概念、规律、假说、理论及其它们形成的结构,科学应当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相比,闪耀着人类理性和智慧光辉的科学思维,具有更为持久而广泛的迁移效应,对学生能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科学教育如果仅仅追求科学知识,将是单调而苍白的,也是不完整的。

      案例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生动而通俗地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步骤如图1所示。

      

      是落体运动本身的知识让学生更有收益,还是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更有收益?是落体运动的知识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和震撼力,还是研究落体运动的历程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课程的边界,往往体现在学科的特色上。物理学科的特色是以实验为基础(物)、以思维为中心(理)。发挥学科特色,展现学科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积极性的根本之举。

      2.培养思维是高中物理课程的目标

      在发展学生“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等科学思维能力方面,高中物理的教科书要比义务教育阶段向前推进了一步。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规律较多的是由观察和实验直接概括得出;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所研究问题的深化,较多地要求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且分析的深度和综合的广度也有所提高。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科书应对科学过程所凝练、升华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有较为精到的展示,让学生汲取前辈科学家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的滋养。”因此,培养思维是高中物理课程的目标。

      3.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前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这样警告公司的管理者们:重要的不是你的专业技能,不是你的社会经验,而是你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这段话让人不禁联想到著名物理学家劳厄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曾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时所剩下来的东西。”今天,人类已经进入到知识信息大爆炸时代,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已知现成答案和只会套公式运算的人,而是思维品质优良的人。

      二、关注学生思维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并存着3种思维活动,即物理学家的思维活动、教师的思维活动以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学中应将这3种思维过程尽量开放,使它们水乳交融、相映生辉,形成一个和谐互补的有机整体,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1.要揭示物理学家的思维过程

      教师要拨开教材严谨、神秘的面纱,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科学家的思维结晶开发出来,让学生循着前人的思维历程去亲身体验,使他们不仅从中获取知识,更能受到科学思维的熏陶。

      案例2: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到“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对“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都是遵循平方反比律”的思维路径阐述存在“断层现象”。为什么各种天体间的引力都是遵循平方反比律?如何搭建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到“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万有引力”联系的桥梁?结合相关物理学史,可设计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到“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思维路径,如图2所示。

      

      教学思路1:从物理学史角度指出,牛顿进一步证明(见其《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第1编第3章),沿各种圆锥曲线轨道(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引力都应该与该物体到焦点的距离二次方成反比,如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月亮绕地球的运动,木星卫星绕木星的运动,彗星的运动等,都是遵循平方反比律的引力的结果,从而揭示了各种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本质。

      

      (3)比较实际值和猜想值。

      教学思路3:牛顿作了更大胆的设想,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这样的力吗?很可能因为一般物体的质量比天体的质量小得多,我们没有觉察到。于是上述结论被推广到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很重视演绎推理,而往往忽视这种大胆的猜想、直觉、洞察力,这也是教师们在实现情感教育目标时,应该很好挖掘和利用的地方)

      2.要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

      教师要敢于并善于把自己原始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评价、思索,从而达到启迪学生科学思维的目的。

      案例3:认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多数教师在执教“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时,关注的仅仅是v-t图像的知识层面,轻易地抛出结论:物体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加速度

是一个定值,直线的斜率k反映了物体的加速度。渗透相关物理思想方法,可设计如下思维路径。

      结合图3,连续取相等的时间间隔,引导学生思考得出: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大;结合下页图4,任意取不等的时间间隔,v-t图像同样蕴含着“

=定值”的规律;最后,师生互动将“任意时间间隔”外推到“Δt趋向于0”,从而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这种教学设计不但突出了极限思维方法,还能引导学生去领悟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任意时刻的瞬时加速度a为恒量。

      

      

      3.要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教师科学有效的理答,可以激发与维护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与引导学生的深度思维,暴露与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修正与提升学生的原有认知。那么,教师在面对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轨迹自发(或诱发)地暴露出来?

      (1)追问。

      追问,追根究底地查问,多次的问,即向回答问题的学生提额外的问题以帮助他们回答正确或提升回答水平。尤其是那些学生易错或理解模糊的深度问题,学生的回答往往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追问,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教学片断示例如下。

      师:(2014年浙江理综第23题)如图5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

=20m/s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1.8 m。在车正前方竖直一块高为2m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v=800 m/s。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s=90 m后停下。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相同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L的范围。(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生:“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是因为“两子弹打入同一弹孔”。

      师(追问):如果两子弹打入同一弹孔,题中L为多大?

      生:两发子弹打同一弹孔,

,故

      

      

      由此得

      师(追问):再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该种情况下两子弹飞行时间有多长?

      生:两子弹飞行时间为

      

      师(追问):这样的情况有可能发生吗?

      生:不可能发生,因为两子弹飞行时间

      

      此时学生就会意识到:结论与事实不符。这个矛盾致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由此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师(追问):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生:“靶上只有一个弹孔”只存在第1弹落靶、第2弹上靶的可能情况。

      至此,学生才清楚地认识到错误的根源。

      在追问引领下,学生展开了深入的思考,意识到了错误观点引发的矛盾冲突,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缺陷,并建构起新的认知。

      (2)转问。

      转问,是指当一个学生的回答不准确或不完整时,转向多个学生再问。转问一般在学生回答卡壳或学生回答错误又不需要追问,或追问无效时,或者为了使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讨论而出现。课堂上教师一般可以用“谁还有补充”“谁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等将问题转向另一个学生,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教学片断示例如下。

      

      师: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L的细线悬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用水平拉力F缓慢地拉将小球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

      (A)FLcosθ (B)FLsinθ

      (C)FL(1-cosθ) (D)mgL(1-cosθ)

      生1:选(B)选项。由功的定义求功,即

      师(转问):是否有不同的观点呢?

      生2:选(D)选项。由动能定理得

      

      师(转问):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的观点,谁能来评价一下呢?

      通过教师的两次转问,给予学生阐述各自观点的机会,将他们的错误想法统统暴露出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的想法过于简单、欠于思考。最后,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解释。这样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3)探问。

      探问,是常见的一种理答方式,是教师向回答问题的那个学生继续发问,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的情况下运用较多。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发现其思考还是肤浅、粗糙、片面甚至是错误时,就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直到理解变得准确、全面、深刻为止。教学片断示例如下。

      师:在“感应电流的方向具有什么规律”的实验中,正确记录出的实验情况如表1所示。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线圈内磁通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呢?

      师(探问):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

      生: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

      师(探问):这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只与磁通量变化有关吗?

      生:还跟线圈内原磁场方向有关。

      师(探问):如何寻找“一个变化”(Φ变化)、“两个方向”(

方向、

方向)间的关系呢?

      师(探问):同类物理量间的方向关系可能更容易找到。那么,我们能否找到一个既与

同类、又与

有关的物理量?

      

      生:感应电流的磁场。

      通过教师的多次探问,把学生头脑中原有朴素的知识经验提取了出来,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体悟“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的作用。在上述实验记录表格中添上一列(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如表1中右边的阴影部分所示。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增则反,减则同”,把一关系概括为“阻碍”变化,从而概括出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4)反问。

      反问,表面看来是向学生提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否定学生观点的意思。这种无疑而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语气更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起他人的思考。在教学中,当学生的见解有偏差时,教师常常会问“是吗”“真的吗”“真是这样吗”一类问题,事实上是否定了学生的答案。而用反问来否定学生的答案比较不容易挫伤孩子,而且有“强心剂”的效果,更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教学片断示例如下。

      师:如图7所示,A、B两物体紧靠着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间接触面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物体A恰好不离开地面,则物体A的受力个数有多少?

      (A)3 (B)4 (C)5 (D)6

      

      生:物体A受到5个力作用。

      师(反问):真的受到5个力作用吗?

      生:地面对物体A没有支持力,答案选(B)选项(注意到题干中的关键语句“物体A恰好不离开地面”)。

      师(反问):真的是4个力吗?

      通过这一“强调性”的反问,促使学生去怀疑自己,迫使他们重新审视原来的错误想法。地面对物体A没有支持力时,就不可能有摩擦力,故应选(A)选项。

      三、结束语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指出:“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提问、质疑时,教师要做到耐心地再等一等、多听一听、多想一想。如果一时无法理解、判断学生的观点,不可简单用对或错、好与不好等词搪塞或武断评价,不妨把问题抛给其他学生帮忙解决。教师的心中不能只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容不得其二,而是应该心胸宽广,宽容接纳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标签:;  ;  ;  

从物理教学设计的角度看:关注学生的思维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