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_工人阶级论文

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_工人阶级论文

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我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人阶级论文,与时俱进论文,不断发展论文,先进性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47(2002)05-0005-04

中国工人阶级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产生时就代表了中国社会先进的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具有其他阶级所无可比拟的先进性。中国工人阶级在推翻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以饱满的斗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投入其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适时地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对生产力推动作用的日益突出,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一些落后产业逐步被淘汰,新兴产业发展很快,结构性下岗和失业现象开始出现,阶级、阶层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有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力量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再提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就没有现实必要性了。其实,并非如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如果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不存在了,那么党的先进性也就无从谈起,进而党的执政地位也就失去了阶级基础。所以,认识我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问题,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要坚持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并与时俱进地发展我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一、阶级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阶级基础

政党是阶级发展的产物,是由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并代表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阶级的先进性是政党先进性的坚实的阶级基础,代表先进阶级利益的政党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途,而那些代表落后阶级利益的政党即使有暂时存在的可能性,但迟早要被历史所淘汰,成为过眼云雾。

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政党组织和政治派别,他们从本阶级或集团利益出发提出了众多的治国主张,有的也曾产生过重大的政治影响,但最终都没有彻底地完成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成立之时只是一个有五十几个人的小党,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迅速从当时存在的众多政治派别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力量,是与自身的先进性分不开的,而党的先进性是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分不开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定的阶级基础。”(注: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68,167.)这是对我国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高度评价,是对党的先进性与阶级先进性关系的深刻论述。

在新的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要肩负起这个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其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之一是要保持党的阶级基础的先进性。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我国工人阶级先进性状况做出了科学的判断,他指出:“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由于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注: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68,167.)这就是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虽然发生了变化,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了,一些工人改变了工作性质和工作单位,还有一些工人进入了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工作。但是,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分布在不同所有制单位和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工人阶级,一同在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为综合国力的增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包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岗和失业的工人在内,他们以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为重,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没有丧失,主人翁地位没有改变,工人阶级仍然是党的坚实的阶级基础。

实践证明,中国工人阶级是当代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党坚实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是当代中国社会中觉悟程度最高、组织程度最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最多、队伍增长速度最快、力量最强大和最先进的阶级。但是,过去的先进性不能代表将来的先进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既有的先进性也不是不会丧失的。在新世纪里,中国共产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同时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提高。

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坚实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基本方针。只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才能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激励工人阶级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挫折不气馁、面对委屈不怨天忧人,永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目前,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解决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巩固和积极性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维护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实质是寻找公有制更为有效的实现形式,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更加紧密的结合,而不是放弃公有制。在改制后的企业中,董事长是国有资产的代表人,经理是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是企业经营的目的,而不是要排斥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利。在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中应该有职工代表参加。企业的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方与劳方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工人的主人翁地位没有改变。因此,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在理论上要坚决反对否定工人阶级是企业主人的观点;在实践中要坚决反对随意对待职工和随意处理国有资产、侵害职工合法权益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与浪费的行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同样是工人阶级,他们同样享有《宪法》、《工会法》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利,这些权利不能因为工作单位的性质不同而受到侵犯。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要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考虑工人的承受能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原则。这一分配原则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是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特别是部分下岗职工、困难企业职工生活遇到很大的困难。对此,我们要作认真的分析。一要继续反对平均主义,不能因为一些人的收入高了,财产多了,就否定其先进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财产的多少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要采取各项政策措施继续保护合法收入。二是要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分配出现过大差距,产生两极分化现象,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使大多数工人能够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好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特别要保障低收入工人和下岗工人的基本生活,充分考虑他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防止社会不稳定现象的出现。

——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过程中要维护工人的劳动权利,妥善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这种劳动用工制度虽然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显然不适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长远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增加企业的劳动用工权,实行减员增效,推行劳动合同制十分必要。但是,劳动用工制度的这种改革,对于长期在低工资政策下工作的工人来说存在着两个重要问题,一是长期以来没有收入积累,在推行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项改革措施时,没有能力支付相应的费用;二是竞争中年龄没有优势,知识结构老化,又失去了重新学习的潜能,下岗以后,再就业机会不多,生活陷入困难之中。这两个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个人主观原因造成的,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所以,社会不能把这看成是包袱,扔下不管,不但要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从物质生活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而且不能伤害他们的感情,否则会挫伤广大工人的积极性。

中国人口众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严峻。目前在有些企业出现了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平等,在生产过程中延长工时、加强劳动强度,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差,在经济上随意扣发工人工资,甚至发生侵犯工人人身权利,污辱工人人格的事件,对于这些问题,在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依法认真解决,从而才能使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保证,才能发挥工人的积极性。

三、中国工人阶级要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这些变动产生的影响,必然会反映到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中来。中国工人阶级要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中国工人阶级要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首先必须增强阶级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工人只有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利益一致的阶级时,才能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才有战斗力,才能自觉地为肩负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各自为战的个体,只能是一盘散沙。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企业产权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国工人阶级内部也明显出现了分层化。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工人之间,在不同所有制性质单位内工作的工人之间,甚至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和不同单位内工作的工人之间的收入存在有较大的差别;在职职工与下岗职工、失业者,受经济收入、物质生活上差别的影响,在心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业竞争所产生的工人之间的相互排斥心态也客观地存在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是知识分子与工人的工作方式、工作条件、工资收入、生活方式以及实际社会地位不同,使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理解。这些差异、矛盾和不理解出现在改革过程中是正常的,并且伴随着改革的深化还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与演化,一部分人甚至为改革付出了比较大的成本,所以工人阶级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客观存在的差异,就要看到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对此应从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和大局出发,同时,应尽快建立起保证他们利益的体制。在改革过程中工人阶级利益仍然是一致的,决不能让暂时存在的局部利益差异深化为激烈的对抗性矛盾,破坏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如果工人阶级丧失了阶级意识,内部产生了分裂,那必然会损害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动摇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失去中国工人阶级应有的先进性。

——中国工人阶级要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推动力量,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是与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和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革除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革除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工人阶级要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就要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勤勉敬业,竭诚奉献,为我国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更加充分地发挥工人阶级的作用。

——中国工人阶级要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是与思想道德的高尚性、指导理论的科学性不可分割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中国工人阶级要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地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做斗争;坚持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原则;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当代中国工人阶级,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自己的实践把科学技术及时地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作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作科教兴国的带头人。

收稿日期:2002-07-10

标签:;  ;  ;  ;  ;  ;  ;  

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_工人阶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