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探讨目前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趣味性 因材施教 选择
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兴趣浓厚,学习起来才会更积极主动。而一旦对学习丧失兴趣,后果不堪设想,学生会破罐子破摔,学习心不在焉,教学效率很难提高。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教学方法的趣味性也就显得极为重要,也是教师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设计呢?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生都具有贪玩的天性,教师营造轻松愉悦的游戏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复杂一点的游戏,毕竟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如果设计的游戏难度过小,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课堂的参与率就会极低,就没有办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更谈不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了。例如,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就可以设计相对有一定难度的游戏,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毕竟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愿望,所以,有难度的游戏才会吸引高年级的孩子,满足他们展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设计走迷宫游戏,教师事先准备好不同等级的迷宫游戏道具,借助多媒体手段的辅助,在大屏幕上播放,难度逐步增加,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
对于数学课本上的一些几何图形或者一些立体图形,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制作。通过制作模型,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特点,还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进行圆锥体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理解圆锥体的基本概念。学生对圆锥体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根据教师的讲解制作圆锥体。教师对孩子们制作的圆锥体的大小、外形不作任何要求,只要符合圆锥体的基本特征就可以了。孩子们兴趣盎然,自己动手去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师友互助合作,对圆锥体的基本特点加深了了解。
三、情境展示法
课堂上,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情境展示、让学生动手操作等方式探究新课的内容,可以加大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比如我在教学“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时,我告诉孩子们:“咱们到大润发超市买东西时,你发现了吗?咱们零钱的尾数大润发是怎么处理的呢?”孩子们兴趣盎然,有的说:“尾数去掉了。”有的说:“尾数变成整数,多收了我们一毛钱。”事实上,大润发收款的方法是,当我们用移动支付时,零钱是照样收取的;当我们用人民币支付时,大润发那几分钱是不收的。由此,我告诉孩子们,我们到大润发买东西时,用人民币才能省钱。孩子们在笑声中得出了结论,在笑声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省钱。
四、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兴趣
小学数学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智力因素并不是主要因素,兴趣、情感、自信等因素却能成为主要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看动画、图片等形式,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这样,能够让孩子们解决课堂上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他们的脑子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多媒体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课本上的很多立体图形,教师都可以做成动画,比如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圆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计算过程等都可以进行动画演示,动画演示的过程能够更形象、直观地告诉孩子们推理的过程,孩子们更感兴趣,理解起来更容易。同时,教师还可以做一些示范动作,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五、尊重学生,因材施教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不过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一样。教师一定要保护孩子,尊重他们,不要用过激的语言伤害了他们,尤其是对班里那些后进生,教师更应该付出百倍的爱——把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心情舒畅,学习新知会更容易掌握。
六、把课堂生活化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与生活永远无法割舍,离开生活的数学是苍白无力的。数学和生活是一对相依相偎的孪生兄弟。数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验证,生活是数学的命脉,教师应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孩子们才会感兴趣,才会学得认真。比如,在学习长方体时,我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找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孩子们找到了茶几、床体、客厅的吊灯、餐厅的吊顶等形状。然后交流这些形状的好处,孩子们找出了它们在美学上的特性。课下,我布置孩子们继续到生活中去寻找正方体、长方体。
总之,要想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教师就应该做一个充满乐趣的人、充满幽默感的人,因为教师的语言也是课堂的催化剂。在轻松幽默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学得认真、学得努力,数学知识掌握起来格外有趣。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数学课堂变得更有趣味,魅力无穷。
论文作者:陈富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7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孩子们论文; 教师论文; 圆锥体论文; 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7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