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在高校基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于晓卉

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在高校基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于晓卉

黑龙江省瀛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0

摘要:高校基本建设通过对工程实践中管理流程和管理体系的不断总结改进,培养了一批专业的高校基建管理队伍,基本满足目前高校基建工作的要求,但其管理水平与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手段和更好的造价控制方法相差较远. 从现实情况看,高校基本建设必然从规模大、速度快向高质量转变. 高校基建工程管理面临的管理对象、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高校基建工作管理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探索既符合高校自身特点和管理水平,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工程承包模式成为高校基建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

关键词:高校基建管理;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近几年以来,随着高校规模越来越大,高校基建工程也越来越大,基建部门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越来越多。故基建部门(业主)在当前形势下,承担的基建工程责任越来越大,根据不同的工程选择与之匹配的工程管理模式是高校基建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高校工程管理的现状,阐述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对某工程其中一项指标的造价进行简要分析,探索实施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下,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明确责任权利,完善考核机制,减少工程建设费用,对项目投资进行控

一、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

施工总承包管理是一种以向建设方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为目的,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协调运行的前后衔接紧密的承包管理模式,这一承包管理模式的出现和应用将过去分阶段分别管理的模式变为对所有阶段进行通盘考虑的系统化管理,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更加符合建设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1、质量控制方面。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一般不参与具体工程的施工,但同样要承担施工总体管理和目标控制的责任和任务,符合质量控制的“他控原则”,对质量控制有利.

2、投资控制方面。一部分施工图完成后,业主就可单独或与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共同进行该部分工程的招标,分包合同的投标报价和合同价以部分施工图为依据。如果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可以参与部分工程的施工,也可以与其他分包单位竞争取得施工任务,业主方直接与分包人签约,分包合同对业主是透明的,能够有效控制分包合同价款,对业主节约投资也是有利的,对分包人的工程款支付可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支付或经过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认可,业主直接支付,前者支付方法更有利于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对分包人的管理。

二、高校基建施工总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基建项目融资渠道单一。从国内银行贷款进行基本建设开始面临困难。融资渠道只有靠银行贷款,然而这种贷款一般都是三至五年的中长期贷款,而基本建设项目无法在这么短的时期内收回成本,于是这样的贷款多了就会影响银行资本的流动性,对银行造成负担。此外,目前还没有明确完善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学校这种特殊的事业法人单位的经济活动,因此银行在给高校贷款中还没有建立完全规范的规章制度及执行程序,在业务实施中也会遭遇很多问题例如担保,在银行看来高校作为事业性单位无法担保和抵押,这是贷款无法顺利落实的最大障碍,银行不得不想其他办法加以融通。同时高校目前还没有破产规定,如果高校贷款超过一定限度,长期入不敷出,归还贷款实际上己无法得到保证,既影响银行的利益又影响高校正常运行,可以预见高校基本建设继续通过银行融资将成为问题。

2、 高校基建项目投资效率不高。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效率是指项目能按要求的质量、工期和预算实施,同时包括已完工项目的运营和维修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率。在我国现阶段高校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仍然是政府主导的,长期以来受传统办学观念影响,高校存在只管化钱,不讲成本,不讲投资效益的现象因而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低效率是难免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项目管理薄弱,有些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违反基本建设程序、项目设计深度不够,漏项错项太多、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法、工程监理制、合同法的执行普遍不好;其次超概算问题严重,在高校基本建设领域存在一种“超概算是正常的,不超概算是不正常的”的现象,使得基本建设项目造价难以控制;最终导致高校基本建设项目普遍存在工期延误,投资膨胀,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低。此外高校基本建设投资由政府拨款,高校一般不重视也不需要作投资决策分析和项目可行性论证,因而出现投资失误,浪费大量基本建设资金。

三、高校基建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高校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尤其适用于大型综合建筑和涉及施工专业工艺比较复杂的建筑,需要有多种专业技术支持. 高水平的技术管理工作是工程得以高标准、高效率完成的基本保证. 工程技术管理的科学性、明确性、针对性和深入性,决定了承包商能否根据自己的质量策划实现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

1、总承包管理单位的技术管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通过图纸反映出来,在技术管理中,需要技术交底和严格落实,施工方案详细才能很好地贯彻设计意图,保证工程质量。在大型综合体建筑中每个分项工程,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科学的改进和完善,需要总承包管理单位进行综合协调,只有各部门密切配合,各施工单位做好衔接,才能使工程快速推进,不相互扯皮,避免每个分项工程的脱节、配合不到位和形成真空管理地带.

2、总承包管理单位的进度管理。总承包管理单位需确定工程总工期,明确不同阶段节点目标,推进工程的正常开展,要将全部专业性的项目工程计划添加到总承包管理部统一性的计划系统中,确定每个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推进阶段性的监督和协调措施,由技术部门对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全程监控,发现偏差,及时纠偏,确保整体工程在总承包高效的管理下如期高质量完成工程项目.

3、总承包管理单位的质量管理。在整个施工进行的过程当中,质量部要严格控制好过程检验. 首先就是要做好施工方案中所涉及的试验与检验计划的审核工作,对检验人员以及相关单位进行资格审核;其次,依照每个施工过程的进度,要能正确掌握关键部分的情况,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通过质量部加强对关键点的监控,才能使施工过程的关键部位质量一直处在受掌控的状态. 另外,分项工程在进行自检后,需要获得监理工程师的审批与签字. 对于未获得审批签字的部分,不能进行交接和进行下一个分项工程的施工.

4、施工总承包工程管理。每个建筑的结构形式、使用功能不尽相同,所以工程管理的复杂程度往往较高,影响工程发包模式的选择. 虽然高校扩招、大规模建设时代已经过去,但还有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仍有基本建设工作。对于规模较小、技术简单、建设周期较短的项目如学生宿舍等功能相对单一、设计成熟,可以选择施工总承包模式,固定总价合同。但对于规模大、技术复杂、周期较长的项目,如功能标准高的体育馆、大型专业实验楼、图书馆、深基坑且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等,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在全套设计图纸完成经过审查后,再进行招标,周期较长。高校对工程性质特殊、规模较大且复杂、周期较长的项目采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在节约时间、保证质量、控制投资等方面有很大的意义。

总之,施工总承包在工程项目中的推广应用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参建各方共同努力,认识到这一模式确实能够为各方创造出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完善这一模式的实施程序,提高建设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梁贵德.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当代审计,2016,(2)

[2] 王志伟.高校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失控的原因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7,(10)

[3] 倪小勤.谈加强高校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与监督[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7,(6)

[4] 黄家城. 高校基建甲方项目制管理模式投资控制优势实证探析[J]. 广西城镇建设,2017(12):85 -87.

论文作者:于晓卉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  ;  ;  ;  ;  ;  ;  ;  

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在高校基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于晓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