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财经教师职业化成长路径探讨论文_梁晓波

中职学校财经教师职业化成长路径探讨论文_梁晓波

(东莞理工学校,523000)

摘要:职业化是当今社会对中职学校会计毕业生的最新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化水平,还必须让学生明确职业化的成长方向。基于此,中职学校对教师提出了“专业与素养并存”的基本要求。本文在找准财经教师职业化成长方向的前提下,提出了从财经教师职业化技能、实践能力、专业岗位职业化素养等方面来促进财经教师职业化成长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财经教师;职业化路径

一、中职学校财经教师职业化成长方向

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讲究的是与市场接轨,无论是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或就业选择,市场始终作为主导力量。作为财经专业教师,在企业需求职业化道路上,需要充分认识自己,找准职业化成长方向。

(一)正确进行自我评估。作为一名财经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能力的分析,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平等内容的评估都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只有清楚认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才能详细估量在当前社会下自己的内外环境优势与不足,也才能清晰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化成长方案。

(二)确定奋斗目标。职业教师奋斗目标的选择和确立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束缚,重点是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路径,并且将其作为自身追求成功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往职业化方向努力。例如,从教师本人发展角度出发,可以是工作岗位上的晋升、技能上的提升,职称上的晋级等目标;从教学能力成长角度出发,可以是推陈出新的教学模式、深入探索的科学研究、教学成果的出色创造等目标;从班主任管理角度出发,可以是优秀班干部团队的建设、优秀学生的定量要求、班集体的荣誉等级等不同的目标。这些奋斗目标对教师的技能、行为规范及素质等要求都必须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而定,一切从实际出发去作出选择。

(三)关注社会环境。首先,中职学校的财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提前做好当前社会就业大环境需求分析,熟练地掌握社会发展的脉搏,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生活指导上,能就社会、政治、经济的具体发展趋势和社会热点方面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其次,了解学校财经专业当前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科技发展对于学校专业自身发展带来的优势与劣势;此外,明确学校在同类中职学校中的地位等级、学生培养的人才市场占有率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具体变化情况。通过对这些社会发展大趋势问题的了解与评估,有助于财经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使自己的目标选择不会偏离既定轨道。

二、中职学校对财经教师职业化成长路径措施分析

在现社会的技术背景支持下,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企业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学生实践感受三种因素的专业化实践,才是对财经专业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前提力量。近几年来,随着中职教育的日益发展和进步,如何使学生更专业,更有序,更系统地建立会计职场人的职业意识,并形成严谨的职业化习惯,在具体教学中确保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是学校亟需解决的课题,也是财经教师职业化成长的动力。

(一)全面开展财经教师职业化技能培训

职业化技能是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简单而言就是有没有能力承担工作任务。为了保证财经教师的职业化技能水平,首先财经教师队伍的职业资质要求是本科及以上,鼓励教师在职进行学历提升学习,其次财经教师的资格认证要求必须与本专业教学相匹配,会计教师需要具备会计的相关资格证书,如会计技能证书,电子商务教师要求具备电子商务类相关资格证书,如电子商务师。再者,如果某财经教师在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是著名的财经专家、学者,那么,这就属于社会认证,也是职业化技能的体现。

为了达到职业化技能要求,学校可通过组织专业性技能培训供财经教师全面展开学习,也可让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来获得。为此,学校可以与相关社会金融公司展开校企合作,对学校内全体财经教师的专业素养技能进行基本的职业化培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财经教师学习企业管理培训领域对员工的培训经验,将职业财经师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课程引入学校专业教学,通过学校的师资职业化建设培养,使财经教师职业化技能得以更好提升。

(二)提升财经教师创新进取实践能力

教师职业化成长发展与教师的研究态度与能力是分不开的,而做研究的态度与能力正是一个人创造力的集中体现。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教师的职能也在不断更新转变,没有适应时代创新力的教学实践、缺少紧跟潮流的研究教育是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样,离开企业实践的教学研究也是很容易被社会遗忘的。所以,财经教师从理论回归实践,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实践能力的提升:1.及时了解同类学校中财经专业教学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在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同时,积极参与财经类教学软件的开发,使教学软件符合学校学生的学情,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专业实践“利剑”;2.与企业财经金融类项目对接,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相应的教学研究或教学改革,锐意创新,将企业需求融入教学实践中,使会计毕业生达到“上班即上岗”的职业化效果。

(三)加强财经教师的专业岗位职业化素养

当下,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有严谨的思维能力、有较好的组织才能、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有较强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富有创造性、有很好的团队精神、有善于学习的能力、有良好的个人形象及礼仪等。而作为一名教师,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授方式。当前,中职学校的部分财经教师容易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只考虑将会计知识传授给学生,没有考虑学生专业品格的培养,也就是只负责“教书”,没兼顾“育人”。但现代企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却对员工作出了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就是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此,学校部门需要考虑加强财经教师的专业岗位职业化素养,通过教师的规范化行为把会计职业岗位素养融入财经类实训课程中,让学生在应用财务知识、学会与人交流和沟通、团队合作和自我管理。

(四)融合职业素养课程,做一名财经专业素养人

职业素养为培养社会亟需的职业技能、道德品质、职场意识而开设的专业培训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是通过模拟职场进行的开放式课堂教学,师生在交流、分享、共赢和进步的气氛下习得素养。作为一名财经教师,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熟练进行专业课程讲授之余,通过把握职业素养课程“企业员工内训”和“社会就业指导”的精髓,在自己的成长体系中贯穿职业素养课程理念,把培养“准职业人”的目标对接到学生身上,力求让会计学生达到“知识与能力并肩,技能与素养同步”的水平,在步入社会时无阻碍地融入企业。为此,学校层面可以提供更多的力度支持,例如在校内外推动财经专业与职业素养融合的研究与发展。使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引导其他教师探讨职业素养与专业学科教学结合。而教师本身在授课和实践中也通过对知识进行内化,结合企业培训的教练法,依据形象职业化、行为职业化、心态职业化的标准不断成长。

结语

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教师,必将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教师的职业化成长道路上需要学校、社会助力,只有制定出让符合教师职业化发展的制度,才能培养出更好更优秀的职业化人才。因此,中职学校的财经教师必须建立良好健全的培养机制,采用匹配的有效措施,通过提升自身的职业化成长水平,使自身能够越来越专业化和技术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财经教师的不断成长,保障财经教学能够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房迎寒,崔文杰,吴霞.职业化转型背景下成人高校教师胜任力的内涵、困境与策略[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01):16-20.

[2]李斌.浅谈新建地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化培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8(06):103-108.

[3]李琳琳,李家坤,张培辉.建设类院校翻译硕士专业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建设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5):79-82.

论文作者:梁晓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中职学校财经教师职业化成长路径探讨论文_梁晓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