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新农场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探索_农业论文

东新农场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探索_农业论文

东辛农场构建现代化大农业的实践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场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辛农场是江苏省拥有2万公顷土地、1.5万名职工的国有农业企业。近10年来,通过对自身优势的科学分析和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逐步形成了我国农垦企业构建现代化大农业所特有的目标模式。下面笔者围绕该场的社会实践,对此进行一些粗略的探讨。

一、正确的发展战略来源于对自身优势的科学分析

80年代初,该场曾一度将全场耕地使用权实行分而治之的承包制。结果表明,这种经济权利与职工的直接结合,从总体上看不但没有激发类似农村的那种生产热情和进一步发掘农场资源的内在优势,反而从某种程度上压制或破坏了业已形成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所具有的生产潜力。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承包制不仅加大生产成本,而且使总体的投入产出率下降。从该场实际情况看,资源集约型大农业与多年形成的工厂化管理体制等,不但培养和造就了广大职工的各类生产技能,而且强化了组织纪律性和维护与发展公有经济的政治热情。加之多年来与城市二、三产业在产品交换、劳动力对流和信息传输等方面的联系与协作,使农场形成了介于农村农业与城市大工业间所特有的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氛围。正是这种氛围与农场软硬件系统中蕴藏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优势等构成了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基础和动力。该场正是基于这种科学分析围绕构建现代化大农业这个中心,合理制订了以追求规模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以“四大”——立足大生产、狠抓大科技、推行大服务和开拓大市场为关键措施,走资源集约化、结构系统化、生产一体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与农场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总体发展战略,也即“东辛模式”。这一模式不仅为农垦系统而且为广大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目前正引起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的关注。曾多次受到国务院、农业部及省政府的表彰。

二、以人为本、不断加强组织管理机制和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大农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开现代化组织管理机制和体系将无法进行。组织管理机制和体系现代化,不仅表现在这种机制和体系与农场公有制主导下的大农业经济体制的匹配程度,而且表现在其功能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形成与发挥上。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在不断推进管理科学化过程中,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掘资源集约型大农业中人的劳动潜能,应是促进组织管理机制与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不能推行计划经济体制下忽视经济权利对活劳动潜能的激励作用,实行一大二公,责权利分离;又不能因劳动者与责权利的直接结合而妨碍或破坏社会化大生产条件的形成与作用的发挥。实质上不管经济权利与劳动者是直接还是间接结合,都不过是发挥劳动者生产热情或潜能的手段。只有在壮大公有经济实力的同时努力提高劳动者收入和政治素质才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原动力。因此,组织管理机制和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应以农场大农业这种资源集约、优势互补、种养加立体交叉、贸工农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为依托。在既有利于职工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又有利于规模经营优势的形成前提下进行合理构建。近几年来该场按各类职能系统的“条条”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按实体型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块块”实行交纳风险抵押金的承包制和有限法人制,各层次的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实行双向控制,使全场形成了一种纵横交叉、条块结合、统分有序与协调运转的组织结构网。一般各机构中的领导与管理人员推行动态组合制,全面实行工作或生产经营实绩与工资总额挂钩的办法。每年依据总场确定的各类生产经营任务与管理技术指标等实行“条条”纵向考核与“块块”横向考核相结合,综合确定各单位的工资总额与岗位分配制度。确保领导与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上下调控、左右制约,各体系功能协调统一。既使组织管理机制和大农业的经济体制高度统一,又有利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立足大生产、合理构造大农业硬件系统的潜在与规模生产力

农场土地与机械设备等硬件系统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构建的物质基础。其系统化程度、规模与生产潜力等直接制约着大农业总体效益的发挥。立足大生产,就是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合理构造这种硬件系统潜在与规模生产力。耕地是该场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尤其在种植业仍处于承担农场二、三产业的资本金原始积累阶段更为迫切。为此,该场把对耕地的投入当作重中之重。自1989年以来,先后投资近4000万元,用于荒滩开发、更新与完善农田水利化设施。如建造防渗渠、更新电灌站、建设大范围全封闭排灌降体系以及维护与营造防护林等。实行“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达到了“日雨300毫米不受涝,百日无雨保灌溉”的建设标准,并且重视地力培养,增施有机肥和全面推广机械化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技术与合理轮作制度。同时还先后更新与添置几百台套大中型农机械,使全场耕、种、收全过程的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现已达到国家一级机械化标准。其次为构造现代化大农业的规模生产优势,该场以农畜产品集约化生产经营为主线,先后投资约5000万元,配套购置了各类种养加销一体化生产经营的硬件系统。以肉鸡的生产经营为主线,连续兴建了几百幢现代化大型鸡舍,改扩建畜禽产品冷冻加工流水线,以及配套兴建年产1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等。在扩大棉花生产加工规模方面,改扩建皮棉与棉籽深加工设备,配套兴建卫生材料厂等。至目前全场已形成了八大类一条龙一体化的大农业生产加工硬件系统,显示了该场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养殖与加工业为两翼的现代化大生产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竞争优势。

四、狠抓大科技、全面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狠抓大科技就是狠抓包括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系构建以及科技与人才开发管理等在内的一种科技系统工程。实际上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农业这种科技系统工程的合理构建与协调运转。据测算,该场1994年大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超过58%,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充分说明了该场在狠抓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已取得了重大实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体制与体系 农场大农业经济结构一体化,资源国有化集约化等基本特征,决定了科技体制改革所特有的模式与机制。就是在坚持科技公有制组织形式下,按照“四力”即尊重和发挥个人能力、全方位开发科技潜力、努力构造科技合力、以政策激励科技动力的原则,建立科技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全场首先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按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由场长任科委主任,各主要产业与部门领导任副主任和委员,科委下设办公室。在科委领导下,各单位相继成立科技开发管理的职能机构,共同形成了全场科技一体化组织管理体系。科委主要负责研制宏观性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开发管理的政策法规,确定总体投资开发的方向、重点与结构布局等。对于重大的科技投资项目由科委集体决策、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一些小型的常规性科技项目则由主持单位上报科委,审批立项后自行组织实施。除了构建全场性科技开发管理的职能体系外,该场还逐步组建各类专业学会与协会等群众性学术团体,为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活动与交流等提供组织保证。

(二)技术与人才 一是在狠抓常规性实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基础上,追求相关技术的组装配套与技术力量的协作攻关,以及大力引进开发高新技术与人才是该场近几年的主攻方向。从种植业看,已由过去侧重于单项技术研究转到作物生育性状探索与施肥协调等综合性技术研究,并制成各类作物系统栽培模式图。同时形成了集这种小面积试验研究到大面积组织推广的人财物一体化协作攻关体系。该体系还在把握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和农产品市场需求基础上,优化种植结构与布局。近两年重点扩大具有多层次加工增值潜力的作物种植规模,特别是棉花、饲料粮及制种规模。据统计不包括单总产增加值在内,仅结构调整就给该场带来1000万元经济效益。养殖业紧紧围绕肉鸡、奶牛与水产三大体系的规模生产,以组建试验场和畜禽研究所为基地,形成了集畜禽鱼品种开发、疾病防治到饲料配方与加工销售全过程的配套性技术开发应用体系。全场工业已形成了从计量、标准化与全面质量管理(TQC)到技改与新项目引进开发等综合性科技开发管理网。坚持以科技创名牌,围绕名牌上规模。二是该场还跟踪国内外高新技术,积极引进开发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手段。现一些单位如卫材厂、冷冻加工厂等开发的工序自动控制与办公自动化软件已投入运行。农场金融中心已实现财务统计电算化。三是十分重视现有人才的知识更新与合理使用。坚持从实践中培养和选拔人才,并从加强教育入手,利用场职业中学等阵地,对现有人才与技术工人分期和轮番组织培训,使全场人才结构、知识结构与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方向规模同步。

(三)联合与协作 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国有农场的企业特征,限制了大农业科技研究开发的深度与广度。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的联合与协作,借“人脑发财”已成为现代企业领导者的共识。在这方面该场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已先后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在初乳粉加工与奶牛胚胎移植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与无锡轻工业学院联合开发的腐乳新工艺投产后已取得了几十万元的应用效果。所有这些表明,农场与科研单位的联合与协作已成为构建现代化大农业不可或缺的战略措施。

五、推行大服务,构建现代化大农业的运行机制

该场大农业无论从高产稳产指数、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还是资金或资产利润率等技术经济指标看,都遥遥领先于周围县市的同类产业。笔者认为以推行社会化大服务为中轴,系统构建现代化大农业的运行机制应是一项重要因素。其实推行大服务不但为该场而且为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实践所证明。不同的是该场这种大服务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支撑条件,以国有的经济与技术力量为基础和后盾,但不是“大锅饭”。从该场种养加各产业推行大服务的内容与机制上看,几乎包罗了产前、产中、产后、软件、硬件直到计划决策等方方面面。比如种植业,总场由分管领导牵头,农服中心主持,会同农资供应、机作灌排、财务统计与产品收购等部门,形成了目标一致、权责明确的全方位大服务机制与体系。一般产前的种植结构与布局计划由总场制订下达,生产技术以及宏观性人财物方案与服务标准等由农服中心制订与贯彻。产中的技术推广、农资供应、机作灌排等由农服中心根据大田作物的生育性状与环境条件等进行统一指挥和调度。产后的农产品收购与资金筹措等则由各分管部门组织实施。整个体系内的价值形成与流转按总场制定的政策法规进行调控和管理。对于进入养殖或加工业的农产品则转由各产业相应的大服务体系协调运作。加工业与养殖业除增加市场调控机制外,其他服务机理与种植业相同或相似。现全场养殖业面向广大养殖专业户或集体,已实现“五上门”,即技术服务上门、疾病防治上门、饲料供应与产品收购上门以及政策宣传上门。

六、开拓大市场,重点追求规模效益最大化

随着国有农场经营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和市场机制的日臻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日趋明显,市场通过价值规律将逐步主导农场资源流转配置的容量强度与方向规模。因而大力开拓与把握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大市场将是构建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前提。由于规模效益来源于规模经营,规模经营应以大市场为依托,所以追求规模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开拓和把握大市场。总结该场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围绕质量抓管理,苦练内功树形象的看家策略 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企业形象是赢得市场的基本条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自身做起,围绕质量抓管理,苦练内功树形象应是开拓市场的看家策略,使产品的内在质量与外在的包装形象相统一,职工的个人形象与企业的整体形象相统一。

(二)船大抗风浪,规模求效益的大兵团作战策略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市场发育的盲目性、风险性和竞争性。特别是在宏观调控机制尚未健全条件下更为明显。遵照小平同志所说“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惜投大本、造“大船”、抗“大浪”,以规模求效益是该场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策略。

(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的科技创新策略 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质量与效益的竞争,而质量与效益的背后则是科技实力的较量。以科技创新导入市场和开拓市场,已成为当代企业决策者的主要追求目标。也只有推行科技创新策略才能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和人新我转机制保持高市场占有率和强竞争力。

所有这些不但使该场大农业形成巨大的经济实力,而且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据统计,该场1994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8亿元,平均递增率超过30%;利税总额突破5000万元,较1993年净增2000万元。出口创汇5500万元,年递增率高达50%以上。职工收入已超过6000元,大大高于本省制订的小康标准。正是由于大农业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但使农场工业化、城市化初具规模,而且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标签:;  ;  ;  ;  ;  ;  

东新农场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探索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