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李雄论文_李雄

涟源市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100

【摘 要】目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9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60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以及个人意愿,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00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行舒适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平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对比各项数据,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参照组,数据组间比较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护理中,合理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仅有利于优化护患关系,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命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体会

慢性心衰在临床医学中的全名是慢性心力衰竭,该病症多发于老年群体,主要发病原因为患者心脏排血量与机体代谢要求不符[1],患者体内组织无法接受有效的灌溉,进而出现肺循环、体循环静脉淤血等情况,属于进行性加重临床综合征,患者必须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2]。本院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行以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现就实验内容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3年9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60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以及个人意愿,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00例。其中,干预组有124例为女性患者,176例为男性患者,年龄介于60岁-83岁之间,平均为(70.21±12.28)岁;83例为高血压心脏病,95例为扩张型心肌病,91例为合并冠心病,31例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参考NYHA分级标准,102例为Ⅱ级,138例为Ⅲ级,60例为Ⅳ级。参照组有129例为女性患者,171例为男性患者,年龄介于62岁-85岁之间,平均为(70.38±12.16)岁;80例为高血压心脏病,92例为扩张型心肌病,93例为合并冠心病,35例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参考NYHA分级标准,106例为Ⅱ级,141例为Ⅲ级,53例为Ⅳ级。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组间差异不明显,即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对干预组患者行舒适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病程相对较长,治疗反复性强且周期长,患者极易产生不适感,例如,不配合、紧张以及焦虑等,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适当安抚,缓解患者的不良思绪,提高患者的安全感以及治疗信心。②病房护理。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病房温度介于22℃-25℃之间,如果患者病房为多人间,应搭建有效隔帘,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小声交谈,确保病房安静。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过低,会增加患者心肌的耗氧量,提高血管阻力,恶化患者病情,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的凌晨时适当调节病房温度,避免患者受凉。③体位护理。患者一般存在水肿、气喘等情况,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处于半坐卧体位,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床头高度进行调整,确保患者体位舒适。④健康宣教。向患者详细讲解慢性心衰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对该病症形成全面的了解,例如,预防知识、治疗措施、躯体反应以及用药原则等。⑤吸氧护理。结合患者缺氧程度,将氧流量设定为2L/min-4L/min,如果患者存在肺心病,氧流量设为1L/min-2L/min,并及时更换湿化瓶,避免患者感染[3]。⑥观察病情。由于该病症存在很大非典型病症,甚至无病症,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咳嗽、咳痰以及呼吸音等指标,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⑦输液护理。严格控制患者的输液量以及速度。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择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数据,计数资料通过%代指,以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通过( ±s)代指,以t进行检验,P<0.05为统计学差异显著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以及物质生物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各组数据比较,组间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即P<0.05,详情见表1:

注:P<0.05

3 讨论

本次实验过程中,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各校指标与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而且护理满意度高达99.33%,与参照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组间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与盛伟、张焱、夏文兰[4]等的临床研究结果基本吻合。

很多心血管疾病经过长期发展,最后均会体现出心力衰竭症状,例如,心肌功能障碍、冠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作为临床常见性心血管综合征,心力衰竭表征多为心输出量锐减、心肌收缩力弱化,组织灌溉缺失。老年群体各项生理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基础疾病较多,因此,罹患慢性心力衰竭的概率较高,尤其是淤血性疾病患者,例如,肺循环以及体循环静脉淤血等[5]。舒适护理干预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在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通过人文关怀,对患者行得体护理操作,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对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舒适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情况,还能加快患者预后恢复,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杨丽娟.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11(03):97-99.

[2]徐丽芹.探讨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01(27):207-207,123.

[3]李丽娥,朱丹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特征与舒适护理干预效果[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04):262-264.

[4]盛伟,张焱,夏文兰等.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干预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4,20(06):436-438.

[5]朱玲.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06):386.

论文作者:李雄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李雄论文_李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