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及优势探究论文_任爱群,彭喜平,张琼华

长沙市第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 分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探究2组患者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检查依从率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操作时间(23.41±2.64分)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49.58±3.69分),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34.00%),且在检查依从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100.00%)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74.00%)相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小于0.05。结论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检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患者依从性较高,应激反应较小,可广泛应用。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消化内科;临床应用;优势探究

消化内科疾病类型较多,临床的诊断难度较高,而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胃肠镜检查具有一定的侵入性[1-2],在检查的时候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不适感,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会影响最终的检查结果。而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以及临床医学技术的逐渐进步,在消化内科逐渐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本文研究中,笔者主要针对患者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探究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

纳入标准:纳入知情了解本次研究目的以及意义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患者;纳入需要进行胃肠镜诊断疾病的患者;

排除标准:排除急性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排除近期手术患者;

观察组: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8/22,年龄上限以及下限分别为74岁、21岁,平均年龄值为(45.41±2.54)岁;对照组: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7/23,年龄上限以及下限分别为75岁、22岁,平均年龄值为(45.87±2.98)岁。

将2组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P大于0.05,差异并不显著,则可以进行对比。

1.2 检查方法

对照组(常规胃肠镜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10分钟之前),需要服用10毫升的利多卡因凝胶,当患者的咽部出现了麻木感觉之后,再对患者的咽部放置胃肠镜,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在镜头前方涂抹利多卡因胶浆,最后缓慢的进镜进行检查。

观察组(无痛胃肠镜检查):在针对患者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前,需要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情况,之后给予患者吸氧后进行镇痛干预[3-4],即采用丙泊酚(2毫克/千克)进行麻醉,当患者的麻醉药物起效的时候,再将胃肠镜直接导入,接着开始检查。另外,在对患者进行麻醉药物的给予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药物剂量给予。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检查依从率的差异性。

操作时间:表示在患者进行麻醉后,一直到进行胃肠镜检查结束后的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率:在针对患者进行胃肠镜检查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咳嗽、恶心、呕吐、疼痛等不良反应情况;

检查依从率:表示患者从治疗一直到治疗结束是否完全按照检查顺序进行检查,且并未出现较多应激行为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检查依从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对比,P小于0.05,差异显著,见表1。

表1:2组患者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检查依从率相对比 [(??±S);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我国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反复性,一般是因为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从而导致的疾病,而针对此类型疾病,一般需要采用胃肠镜进行检查,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以及后期的治疗,而胃肠镜是一种侵入性手段,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的刺激情况[5-6],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以及不良情绪。临床早期一般采用普通胃肠镜检查,但是在检查的过程中,患者会承受住较大的痛苦,部分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会因为侵入性的操作而出现较多的应激反应,如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最终的检查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技术的逐渐进步,针对消化内科疾病中所采用的胃肠镜检查方法,也逐渐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所取代。无痛胃肠镜主要是通过针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麻醉,然后再对患者进行胃肠镜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利于胃肠镜检查的准确性,还能够降低因为多种因素(应激性因素等)给患者所造成的痛苦,还能够保证患者在检查后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价值较高。

相关临床资料还曾经表示[7-8],在对患者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过程中,麻醉药物的选择一般为丙泊酚药物,其剂量一般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给予,在检查的过程中,麻醉药物的起效较快,麻醉时间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在胃肠镜检查结束后,患者的清醒程度也较快,且检查的操作时间较短,与普通胃肠镜检查的相关结果相对比,明显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在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检查依从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23.41±2.64分、4.00%、100.00%)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49.58±3.69分、34.00%、74.00%)相对比,P小于0.05,差异较为显著。数据表示,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的检查中,应用价值较高,具有诊断可靠、安全性高的特点,能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较为明确的诊断,检查效果较为显著。

综上可知,针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操作时间较短,不良反应较少,且检查依从性较高,效果较佳。

参考文献:

[1]汪朝惠,段青青.探讨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临床的应用疗效[J].医学信息,2015,28(6):343.

[2]赵玉良.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6,6(25):120-121.

[3]罗桂金,雷平光.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8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48-149,151.

[4]毛宏杰.探讨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临床的应用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04-104.

[5]庄慧颖,王晓春.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1):78-78.

[6]周峻毅.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669-2670.

[7]潘锦敦.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8):16-17.

[8]张美玲.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5):111.

论文作者:任爱群,彭喜平,张琼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  ;  ;  ;  ;  ;  ;  ;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及优势探究论文_任爱群,彭喜平,张琼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