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李煜林

黑龙江省伊春铁力市人民医院 1525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给后期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来医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90例患者,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的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2.2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²= 5.698,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有效改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临床疗效分析。

Analysi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s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work in the later stage. Methods:this article mainly selected during October 2016 - December 2017 to hospital respiratory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90 cases of patients,select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of 45 patient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45 cases of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 treatment,analysis the effect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methods. Results:the total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3.33%,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2.22%. The total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 squared = 5.698,P<0.05). Conclusion: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mmon disea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respiratory medicine;Common diseases;Clinical efficacy analysis.

呼吸内科疾病是临床实践常见的疾病类型,通常来说,患者常见的表现有咳嗽、气促、胸闷、喘息、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嗜睡等,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窒息状态。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治疗经验的总结,临床呼吸内科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治疗药物也不断增多,但疗效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方法,提高疗效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呼吸内科疾病多数为慢性疾病,且该科室接收的患者中年龄较大占多数,呼吸道是一个特殊部位,机体通过呼吸道与外界相连通,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在临床治疗中需合理应用抗炎药物,改善临床疗效[1]。本文主要探讨抗生素在其中的应用效果,逐步改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来医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90例患者,入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配合研究;排除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20例,患者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45.6±2.3)岁;实验组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21例,患者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46.2±2.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相仿,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多数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给予一定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治疗前详细了解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控制药的使用剂量。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给予静脉滴注时,严密观察患者情况,若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时需立即停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肝肾功能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在治疗过程中需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出现烦躁、忧郁等负面情绪时,需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构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2]。

1.3观察指标

经治疗后患者的全身状况恢复至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判断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全身状况得到恢复,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判断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全身状况和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的趋势,判断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²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2.2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呼吸内科疾病具有病情反复发作,且病程较长,患者面对治疗伴有一定的心理压力,随着病情恶化,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中常见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一般是按照正常剂量进行治疗,少数患者会给予超量剂量,目的是改善疗效[3]。呼吸内科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均受到一定的影响,患病期间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较弱,在临床治疗中,医生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确定患者是否伴有感染,若临床治疗不对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强,极大程度降低药物治疗效果。在临床中通过抗生素联合常规治疗,有效将药物的医疗价值发挥至最大,提高药物对病原菌的抵抗功能,改善疗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实验组患者中根据患 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极大程度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有效改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苑文全. 呼吸内科病例临床治疗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9):178.

[2]白宇. 240例临床呼吸内科治疗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4):2626.

[3]张雁,张成. 探究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0):110.

论文作者:李煜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李煜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