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准扶贫是18大以后提出来的政策方针,而乡村振兴战略是2018年19大之后提出来的,这两大战略决策的提出主要致力于乡村的战略整形,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的精准扶贫政策进行了研究,并对新形势下施工企业就精准扶贫乡村战略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背景下;精准扶贫;乡村战略;问题研究;对策探讨;
精准扶贫的主要工作核心与乡村的振兴战略目标是一致的,能够为乡村的战略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前进动力。在当前的乡村战略实施的工作中,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比较多的,而且工作内容也比较丰富,但是对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内容研究就比较少了,所以,在后期的工作开展中,主要负责人可多借鉴前人在工作中的优点,并对当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这些分析和政策内容来提出一份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贫困地区的实施工作。
1.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已被多次提出,但是该政策的实施却是一项工程量较大的工作,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的振兴战略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革。早在2005年的10月份,国家领导人就在国家会议中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决策,十几年来国家一直在为农村的脱贫致富而努力着,后来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目标,该战略目标主要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乡村的贫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此社会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就显得格外重要,它既能够解决农村的贫困落后问题,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在党的十九大国家会议中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要求中最重要的是产业兴旺,它是乡村脱贫致富的一个根本前提,没有产业的发展,乡村的生产力就无法进步,经济效益也无法提高,农村内部的建设工作无法实施,进而会导致农村的振兴战略工作无法开展。
2.精准扶贫的难点
2.1扶贫制度不够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
精准扶贫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一项工作,是多年来国家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的一项政策,它会随着农村的发展现状而不断的改变。精准扶贫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政策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实际的工作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政策在提出之后,国家会根据乡村的发展状况不断的做出改革,并且对不同的贫困地区有不同的改革策略,确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是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有很多地方只是把政策当成表面文件,没有付诸于行动,在具体的工作中遇到问题也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导致实际工作的开展逐渐脱离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脱贫政策不能得到有效使用,工作就不能够顺利开展,很多与该项工作相关联的施工企业和社会组织就无法参与进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的脱贫工作的难度。
2.2扶贫工作计划落实效果难以保障
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历时长,工作量大,内容复杂的大型工程,它不仅注重效率,对质量要求也是相当的严格,而且该项工作不仅关乎到乡村的发展水平,它还体现为国家的综合国力,对于国家的持久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般在扶贫工作开展的初期,负责人会制定一系列的监督机制,考核机制等相关条例,目的就是为了对工作人员和地方官员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并对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指导。但是,在现在的工作中,一些相关制度并没有建立完善,而且地方的行政官员能力有限,无法按照战略要求来严格完成工作,导致精准扶贫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贫困地区文化水平过低,脱贫观念淡薄
精准扶贫的对象主要是贫困地区的劳苦人民,所以要想让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就必须要得到贫困人民的信任。但是由于他们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经济收入较少,对于教育方面的追求更是匮乏,这就使得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国家政策的提出不认可,不理解。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对来说比较强,他们不相信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不能与脱贫工作人员的思想达成一致,这将会直接影响扶贫工作的开展。
3.新形势下推动精准扶贫乡村战略的对策
3.1加强监督,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首先,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体系之上,所以在工作开展之前,项目的总负责人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在制定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制定,要根据所在贫困地区的真实发展状况,提出最适合该地区发展的制度,要杜绝空头支票,因为这不仅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还会让工作人员徒增压力。其次,考核制度的建立要足够的详细和严谨,要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
在工作中要切实做好监督工作,除了工作人员的监督,更重要的还是贫困人民对工作的监督。脱贫工作的最终受益者是贫困人民,但是脱贫工作开展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得到贫困人民的信任。所以,脱贫队伍在开展工作时必须要让贫困人民进行实时监督,要对贫困人民表现出该有的尊重,要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3.2依托“互联网+”,强化精准扶贫的技术支撑
贫困地区的生活相对落后,不能紧跟时代进步的脚步,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不单单是要带领贫困人民脱贫,还要让他们顺利与社会时代的发展接轨,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脱贫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增加生产力,通过提高生产来为贫困地区增加收益。但是光增加生产力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将产品销售出去,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够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为脱贫工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开展精准脱贫工作时,政府要与脱贫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将“互联网+”技术合理的应用在工作中,一方面需要为乡村建立一些通讯设备和其他的科技服务站;另一方面要加强工作人员在这方面的技能,让他们能够通过网络技术对扶贫工作的结构进行优化,尽可能的降低工作中出现的风险。
3.3转变文化观念,提高贫困户自主性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是贫困人民的思想,贫困人民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对未来没有希望,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在短期内转换不过来。所以脱贫队伍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正视自己的工作态度,要对贫困人员保持尊重,要在思想上理解贫困人员,在行为上包容他们。其次就是要改变贫困人民的思想观念,脱贫工作人员可先对地方官员进行培训,然后通过官员对贫困人民做正确的思想工作;也可以为贫困人员讲述一些真实的脱贫案例,让他们相信脱贫的真实性;还可以到贫困户的家庭中进行访问,并送去关心,让他们对生活抱有希望,从内心深处认可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提高脱贫的自主性,从而促进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结语
精准扶贫政策是在我国新形势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战略导向,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扶贫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它致力于为贫困地区的人民服务,努力创建“共赢共富”的社会目标。精准扶贫对于扶贫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战略决策,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运用更加高效的方式来对贫困地区进行扶贫工作,更大效益的为贫困民众提供服务和便利,从而实现了乡村脱贫致富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邓永超 付强;乡村振兴下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山西农经;2019(01);
【2】董武全;新形势下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陕西省蒲城县尧山镇为例;新西部;2018(31);
论文作者:杨洪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工作论文; 精准论文; 乡村论文; 贫困论文; 战略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政策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