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 041000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择期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介入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症状缓解率以及LVEF、LVEDV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半年内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等指标的比较,均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能在保证介入成功率和症状缓解率的基础上,显著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总的住院时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急诊介入治疗;疗效
【 abstract 】 objective:to study methods of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election methods: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were 10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in 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50 cases in each group,control group patients give the names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give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respectively 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o compare th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surgery the success rate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symptom remission rate,and the comparison of LVEF,LVEDV an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 0.05),but time of symptoms,length of hospital stay,the end of the hospital eents,the incidence of vascular events within half a year to indicators such as comparis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compa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the success rate of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guarantee and the remission rate,on the basis of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patient's symptoms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hospital stay,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considerable clinical value.
【 key words 】 coronary heart disease;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The curative effect
本文就我院2014年2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并符合介入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下列标准[1]:静息状态下,有胸痛持续发作的表现,且持续时间在20min及以上,48h内呈进行性加重。经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见患者有ST段抬高情况,伴有或不伴有心力衰竭。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在55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1±3.5)岁。其中,心绞痛患者有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例,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患者的年龄在53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3.8)岁。其中,心绞痛患者有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例,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方面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介入治疗。入院后立即给予常规吸氧,并对其各项生命指征进行积极监测,了解其心率、血压、等的变化情况等,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血管狭窄程度,确定实施急诊介入治疗。术前经胃管或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依诺肝素,给药剂量分别为300mg/d、300mg/d、40 HIg/d。同时,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量的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以及降脂类药物。患者选择平卧位,使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通过改良Sedinger法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常规置6F鞘管,引入导丝,然后沿着导丝置入冠脉支架,同时,对其血管阻塞部位进行冲洗,上述操作完成后,通过造影复查,确定阻塞血管的血流恢复通畅之后,将鞘管拔出,并给予加压包扎。手术结束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之劳,持续半年,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注射剂量为5000U/次,每天两次,持续一周。
对照组患者采用择期介入治疗,患者在入院后,经常规检测,先行强化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以及降脂类药物,稳定病情,然后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明确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选择实施择期介入治疗,术后用药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其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同时,对术后患者的超声心动指标(左室射学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半年内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症状缓解率以及LVEF、LVEDV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2、3。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生1例穿刺血肿,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穿刺血肿,1例迷走神经发射,1例心力衰竭,住院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和8.0%,治疗后6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再发率分别为2.0%和10.0%,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冠心病指的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堵塞,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情况,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并由年轻化的趋势[2],其容易导致猝死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选择有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是改善预后效果,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保障。
随着诊断治疗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造影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法等介入治疗的方法以其操作快捷简单、安全性有效性俱佳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诊治中[3],而对于介入治疗的时机,临床上有不同的声音,本文对急诊介入治疗和择期介入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其治疗成功率、症状缓解率以及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但采取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无论是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还是不良事件发生率都显著更优,这与杨斌[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均提示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秀丽.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7):88-89.
[2] 王朝富,王培书,刘全义,等.基层医院急诊介人治疗冠心病15例体会[J].微创医学,2010,5(1):75-76.
[3]王永革.212 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20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26(24):108-109.
[4]杨斌.急诊治疗冠心病60例临床观察 [J].中外医疗,2013,9(29):69-71.
论文作者:史志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急诊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症状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