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慧
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旅游学校 325614
摘要: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与发展,围绕新课程标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体育教学 课程改革 新课标
前言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学校体育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体育课教些什么,该怎样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实施新课标,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选择、更新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课程改革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育特长,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和参与意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1. 转变体育教学目标与指导思想
随着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变教学目标与指导思想。新课标推陈出新,拾遗补缺,以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五个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知识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更适应于现代社会教育,适应于未来社会。体育教学应由“阶段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体育教学将朝着现代化、全面化、自主化、终身化、开放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教学目标应转化为: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现代体育意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扩大体育基础理论知识面,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体验体育的乐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对体育锻炼的欲望、志向和习惯,使体育生活化,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促进学生具有自我完善的需求,成为有能力把体育作为生活内容,有能力参与和享受社会体育文化,具有时代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更新教材内容,灵活选择各水平的教学内容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结合学校各水平阶段学生的特长、性别、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象以前教学大纲那样有统一规定,因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当然,原则上必须求稳求实,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系统知识与系列活动的关系。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是要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科课程中知识、原理和技术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的相互转换,使学生愿学乐练,受益终生。 第二,考虑到民族、地区及城市与乡村差异的关系,因而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挖掘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注重所选教材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的教材;游戏类教材;各项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在实践中的运用;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韵律体操与舞蹈、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体操等项目上,可不拘一格,敢于取材,大胆创新。
3. 改变教学方法、手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教学实践表明:首先,教师从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条件出发,创造出不同特色的体现素质教育功效的体育课结构模式。其次,表现在师生关系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师生互动,通过让学生做小老师,喊口令,做示范,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去,充当他们的一员。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少了,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教师不再是系统地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而是启发、诱导学生根据计划目标,自身的兴趣、爱好, 来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指导,身体练习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4. 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中的绝对性评价,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根据,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一大批学生是打击。对学生的体育学习的评价内容基本上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忽略了身体差异与体能大小,这对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致使客观上的分数与实际能力脱钩,因此不利于发现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不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确立自信。其数字式的分值往往损伤了学生的自尊,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
总之,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场革新,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框架结构,它将更有利于实现体育的社会功能,体现体育育人的价值。
论文作者:周智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体育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教材论文; 教学目标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1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