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让心灵自由飞翔--我的语文教育观_思维品质论文

中:让心灵自由飞翔--我的语文教育观_思维品质论文

语文:让心灵自由飞翔——我的语文教育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育论文,语文论文,心灵论文,自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的语文教育,经历了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再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的过程。如果再细细切割,大致可以分为“浪漫语文”—“训练语文”—“生活语文”—“创造语文”—“人格语文”—“民主语文”等若干阶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后一阶段并不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与取代,而是包容与覆盖。

      一、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

      所谓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是我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对中学语文教师“要做什么”这个朴素问题的一个认识转变,即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转变的同时,还要凸显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性”(现在看来这个表述非常不够,但当时,我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已经是一个进步了)。

      (一)“浪漫语文”

      其实,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脑子里还没有那么多“观点”,尽管我已经是语文教师了,但骨子里还是一个文学青年,而语文教学不过是我热爱文学、展示文学的一种方式而已,所谓“把文学梦托付给教育”。当时,我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文学的浪漫:纯真、激情、梦幻、诗意……

      我的课一开始对学生就有一种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其实不是来自我本人的教学艺术而是文学本身的魅力。在我的课堂上飞扬着激情,我追求对学生的心灵激荡。不仅仅是课本上的课文,还有大量的课外读物,都成为我的语文教材。我甚至把长篇小说搬进了课堂。我给学生朗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是充满浪漫气息的《青春万岁》。春天来了,我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坐在岷江之滨,用手中的笔描绘春风是如何绿了江两岸。那几年,在我和我学生的心目中,语文和大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浪漫语文”是我语文教学的起点,却永远都不会是终点。直到现在,我也认为,离开了浪漫气息的语文不是完整的语文。因此,现在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但我的语文课上,依然富于青春的激情。

      (二)“训练语文”

      很快,“片面追求升学率”(那时候还没有“应试教育”的说法)的阴影开始笼罩着我的语文课。老教师的提醒、平行班级的竞争,还有家长对分数的越来越看重,让我不得不也重视“严格的语文训练”起来。说“不得不”不太准确,应该说,我也渐渐地从积极意义上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获得梦幻般的享受,还应该让他们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所谓“学以致用”。因此,科学的训练,必要的考试,乃至对分数的追求,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应该是语文教学本身的重要内容。

      只是,我这里说的“训练”,不是字词句的死记硬背或读写教学中某些教条的机械操作,而是重视思维训练,狠抓口语训练,以此带动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全面提高。

      当时我是这样认为,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都是语言的理解、训练与运用。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靠语言来组织。无论是语言的理解,还是语言的表达,其中的思维活动都十分活跃。由此可见,脱离或轻视思维训练的语言训练无异于空中楼阁、舍本逐末。因此,不管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还是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都应以思维训练为统帅,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语文教学的实质和核心。当然,思维总是通过语言的运用表现出来,这就决定了思维训练只能通过语言训练来进行,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口语训练为突破口,促进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为课题的三年语文教改实践,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能力训练的时候,已经有专家对我进行了高度评价,特别是我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在当时还算是比较超前的。

      (三)“生活语文”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开始探索并实践“生活语文”的具体操作。我追求的“生活语文”可以用两个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命题来表述:“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在实践中,包括“语文讲读生活化”“语文训练生活化”和“语文教育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所谓“学生生活语文化”,在实践中,包括引导学生“日常生活语文化”“班级生活语文化”和“社会生活语文化”,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生活语文”之“生活”二字,不单指语文教学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还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炼思想、完善人格水乳交融,互相促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语文”也可以称作“素质语文”。

      二、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

      所谓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是我对“语文教育”在认识上和实践中的进一步深化。其背景显然是我们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我在世纪之交攻读教育哲学博士期间对民主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思考。

      (一)“创造语文”

      在我进行“生活语文”探索的时候,出现了关于语文属性的“工具”与“人文”之争。我从来都不擅长理论思维,实在没有能力从学术上就这个争论发出富有高度和深度的声音。但是,我也有自己朴素的理解。当时,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表达过我对“工具性”的理解——

      如果说“语文是工具”,那么我认为不要狭隘地理解这个“工具”,而应该理解为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思想交流、社层交际的工具,也是做人的工具,创造的工具。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既包括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其语文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包括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学会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社会、自然等客观世界。

      我由此总结并提炼出我十多年的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演变的指导思想:立足课堂,面向社会,深入心灵,激发创造。“立足课堂”,主要是系统学知识;“面向社会”,着重是全面育能力;“深入心灵”,是前二者要共同达到的目标;而“激发创造”是语文教育要达到的最佳效果。

      上面这段表述,实际上包含了我从教以来“浪漫语文”“训练语文”“生活语文”的要素,但到了现在,我更自觉而清醒地追求语文教育对人创造精神的激发与培养。因此,我姑且将其简称为“创造语文”。

      所谓“创造语文”,是要解放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在长期纯粹的应试教育的机械训练下,学生的精神世界已经被束缚了,他们的心灵套上了镣铐。因此,我们要解放学生的心灵,要点燃学生熊熊燃烧的思想火炬,让学生拥有自由飞翔的心灵。我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创造的潜在能力,教师要做的首先不是“培养”,而是发现、发挥和发展。

      也许这种“奇怪”的现象不是个别的:有的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但在课外却对文学作品情有独钟甚至如痴如醉;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一筹莫展或套话连篇,但私下写的日记或随笔却灵气飞扬……这说明了什么?我认为,这说明人的心灵一旦冲破牢笼,必将成为自由飞翔的思想雄鹰或纵横驰骋的感情骏马!因此,所谓创造语文的核心,就是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

      我提出了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条件——

      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我认为,教师应拥有一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我们实在无法设想:一个迷信教材、迷信教参、迷信高考题的教师会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教师的心灵自由,取决于教师宽阔的人文视野;我们应该博览群书,站在人类文化成果的高峰俯瞰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我们的心灵应该向古今中外的大师们开放。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就要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这里所说的“迷信”主要是指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师的迷信、对名家的迷信、对“权威”的迷信以及对“多数人”的迷信。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特别是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自由的论坛:面对课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学生和作者之间应该平等对话;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思想碰撞。教师当然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这种“见解”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不能成为强加给学生、强加给作品的“绝对真理”。给学生以心灵自由,就应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文章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体现,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如果学生不敢在文章里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其文章必然充满新八股的气息,而八股文绝无任何创造性可言!

      “创造语文”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并学会写作,就是让心泉自然而然地流淌;阅读,就是让思想自由自在地飞翔。

      (二)“人格语文”

      上面所说的“创造教育”谈到解放人的精神世界,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已经涉及人格教育的内容,但并不全面。随着对语文素质教育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我越来越感觉到,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的影响、引领与改造。而语文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过“语文”的途径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这里的人格,指个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从现代心理学观点看,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爱好、品德、操行、观点、态度等心理特征的总称。追求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语文,我将其称为“人格语文”——通过语文教育让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操、开放的思想、全面的能力和鲜明的个性。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既是传统语文教育的核心,也是新时代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以今天的观点看,传统教育特别是以儒家为主流的封建正统教育,固然有种种糟粕与腐朽之处,但其超越时代、超越地域的教育精华,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德修养等等,都应该融入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之中。同时,不断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当今社会某些理想沉沦、道德滑坡、精神颓废的现象,也从正反两个方面向我们的教育(包括语文教育)提出了更迫切的人格培养的要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抱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进取勇气,“朴质,坚强,力求向上”的民族气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品格……总之,培养高尚的情操,永远应该是语文教育中激越而辉煌的主旋律!

      拓展学生开放的思想,是21世纪不仅更加繁荣而且更加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所谓“开放的思想”,主要是指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人文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这是让我们的学生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必需的思想素质。不能想象,一个目光短浅、心灵封闭、观念保守、思维萎缩的人,会成为新世纪中国的脊梁。拓展学生开放的思想,其前提是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拿来主义”的眼光注目世界和未来,学习、借鉴世界上人类共同的进步文明成果,以充实壮大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然,这需要我们教师做许多扎扎实实的具体工作。比如,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和社会生活面,训练学生勇于独立思考、善于科学鉴别的能力等等,以引导他们在信息时代能吸收真正的文化营养。

      提高学生全面的能力,即着眼于学生将语文知识由教材上的训练转化为生活中的运用,而又在日常交际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巩固语文综合素养。在这里,“能力全面”的含义至少有三。一是学生最终拥有的语文素养是完整而丰富的,既有语、修、逻、文的知识,又有读、写、听、说的技能;既有高雅的文学修养,又有实用的语文本领。二是学生能以“生活”(班级生活、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等)为中心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在热爱生活、关心国事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汲取语文养料,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得心应手地把语文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三是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比如,阅读过程中尝试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作出推论或预测的能力,纵向追踪挖掘思维深度的能力,综合串联拓宽思维广度的能力等等。又如,作文过程中立意的正确独到,思想的辩证深刻,构思的新颖奇妙,语言的鲜活自然。需要强调的是,在学生的语文能力结构中,重点是创造能力。这是对束缚学生思想、扼杀学生创造欲望的语文教学的突破,也是跨世纪人才观对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如柳斌所说:“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为学生个人个性发展服务来实现的。”我认为,这是针对过去传统语文教学“目中无人”的严重弊端而提出的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命题。应该说,在过去的教育理论中不是没有提到过“教育个性”,但那更多的是指“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而已。今天我们谈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固然也有应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以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的意思,但更强调学校教育所培养出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在禀赋、兴趣、气质、情感、技能等方面具备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性,并拥有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和独具魅力的精神空间,使我们的学生今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都能成为心灵高贵而自由的精神巨人。因为“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苏霍姆林斯基语)语文教育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前提,是教师具备高度的民主素养和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即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视为与自己一起探求新知、追求真理的志同道合的同志与朋友。

      “人格语文”是我于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对语文教育进行最重要的思考与实践探索,也是对我过去近二十年不同阶段(从“浪漫语文”到“创造语文”)的语文教育特点的整合。

      (三)“民主语文”

      结合新课程改革,我将语文民主教育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语文民主教育是充满自由精神的教育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创造的基础是心灵的自由;自由本身不是创造,但没有自由就绝对没有创造。因此,语文教育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

      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是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和创造的自由。自由精神当然不是语文教育所独有的内核,也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但没有自由精神的语文教育,便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

      2.语文民主教育是充满平等精神的教育

      “对话”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而“对话”的前提是双方的平等。虽然就一般情况来说,教师的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等等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语文民主教育,首先体现在师生关系上,不但是教师对学生人格和权利的尊重,而且是把自己视为与学生平等的朋友与同志。

      尊重学生,就包括尊重学生的思考,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和学生一起追求新知、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合作学习的态度,就是平等精神在语文教育中的体现。与学生同志式地探求真理,就应尊重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并且提倡学生与教师开展观点争鸣。教师不但自己应该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而且应该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同学之间也互相尊重、真诚友好、平等相处的氛围。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养,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去对待他人。

      3.语文民主教育是充满法治精神的教育

      让学生依据共同制定的规则参与语文教学管理,是语文教育中法治精神的突出体现。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其主体性不仅仅体现在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方面,也体现在参与语文教学的管理方面。既然尊重学生,而且承认教师的所有工作从根本上说都应服务于学生,那么,学生对教学更应有建议、评价与监督的权利。教师没有理由不尊重学生的这个权利。对真正的民主教育来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互相监督是理所当然的。

      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要遵守统一制定的规矩,但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听老师的话”,而是遵守公共规则。这些规则里面既凝聚着集体的意志,也包含了自己的意愿。行为规范与思想自由是不矛盾的——前者是对他人的尊重,后者是对自己的尊重。而只有充分地尊重他人(老师和同学),自己的思想权利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这种充满法治精神的语文教育,不仅仅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一种民主的生活态度。

      4.语文民主教育是充满宽容精神的教育

      语文教师的宽容,说到底仍然是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并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不要怕学生说错,不敢尝试的人永远长不大。语文课应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而不只是教师思想的橱窗。如果不许学生说错,无异于剥夺了他们思考的权利。在充满宽容的语文课堂上,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应只有教师的声音,教师更不应该将自己的观点定于一尊,而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学生展开思想碰撞,鼓励学生发表富有创造性的观点或看法。努力使整个阅读教学课堂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学术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共同的提高也有不同的收获。

      宽容,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也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宽容,更包括学生之间的宽容。独立思考绝不是唯我独尊,更不是拒绝倾听他人意见;相反,在对话探究的过程中能具备海纳百川的胸襟是一种极可贵的民主品质。教师应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宽容向学生示范,在鼓励每一个学生珍视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的同时,也尊重别人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既勇于表达,又善于倾听;既当仁不让,又虚怀若谷。

      5.语文民主教育是充满妥协精神的教育

      “妥协”,和“宽容”一样,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公认的民主准则之一。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如果说“宽容”是善待他人的不同观点,那么“妥协”则是对话双方都勇敢地接纳对方观点中的合理因素,彼此相长,共同提高。

      妥协的前提仍然是平等。教师要乐于以朋友的身份在课堂上和学生开展同志式的平等讨论或争论,并在这过程中主动吸取学生的合理见解。其实,更多的时候,所谓“妥协”并不是绝对的“甲错乙对”与甲方在思想上向乙方投降,而是“双赢”,即在讨论争辩中,双方都不断吸收对方观点的合理因素进而使双方的认识更接近真理。

      妥协,常常还体现在师生之间的“遇事多商量”:大到制订语文教和学的计划是否可行,小到每天布置的作业是否适量,以及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进度的调整、教学形式的改革等,尽管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学生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常常说,成功的语文教育,往往都是师生合作的结果,这“合作”之中便有“妥协”。

      6.语文民主教育是充满创造精神的教育

      民主是对人的本质的解放,而人的本质在于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是语文民主教育的使命。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我说的是“发展”,而不是“培养”。

      当务之急,不是对学生进行“从零开始”的所谓“培养”,而是“发展”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性——首先是要点燃学生熊熊燃烧的思想火炬,让学生拥有自由飞翔的心灵。我坚信,每位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在能力,所以教师要做的是提供机会让学生心灵的泉水无拘无束地奔涌,说通俗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敢想”。创造,意味着思想解放。而学生一旦获得了思想解放,他们所迸发出来的创造力往往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

      真正的教育者理应把学生看作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教师见解的复述者,更不能成为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道具!我们不应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空荡荡的容器,而应看作一支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火炬,它一旦被点燃必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光芒。因此,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其说是手把手地教学生怎样去做,不如说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向书本、向老师、向名家、向一切“权威”说“不”!

      写到这里,应该正面回答何谓“语文民主教育”这个问题了。

      什么是“语文民主教育”呢?简言之,语文民主教育就是充满民主精神的语文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的语文教育,就是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语文教育,就是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语文教育。

      这里,还得谈谈语文民主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语文民主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是相通的。但是,要在教学中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站在民主教育的高度走进学生的心灵,面对每位富有个性的学生。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语)对于教育来说,缺少对学生的民主态度——具体说,离开了对学生的人格尊重和潜能的信心,离开了教育过程中精神与精神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呼应,任何教育都不是陶行知所说的“真教育”,而只能是“伪教育”。由此可见,任何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过是民主教育思想的体现。如果我们认可当年柳斌同志所概括的素质教育的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话,那么,我们似乎就可以这样说,民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但对语文教育而言,“民主”并不仅仅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内容,更是教育目的——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氛围必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乃至创造力的激活,而语文教育本身(包括教材)所蕴含的丰富民主养料将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铸造;但从长远来说,“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所赋予语文教育的面向未来的使命——通过民主的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平等、自由、宽容等民主素养,使学生成为个性鲜明并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现代公民。

标签:;  ;  ;  ;  ;  ;  

中:让心灵自由飞翔--我的语文教育观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