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生态研究_循环经济论文

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生态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园区论文,循环经济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资源与环境约束导致循环经济成为必然

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它所创立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建立在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免费使用之上;它所采用的技术范式具有单向线性不可逆性;它所面临的矛盾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自然资源有限供给的约束;它所实行的经济制度是私人资本的获利性和生态环境的无价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系统的投入产出无论是单体规模还是地域规模,无论是资源转换速度还是转换效率,都在线性技术不断进步的作用下以指数形式加速增长,使工业化创造出辉煌的同时,也造就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以线性经济为主导的增长模式成了有史以来最为剧烈的反生态化进程。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规律,致使环境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的自净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其自身的饱和状态,甚至到了严重超载的地步。频发的全球性生态灾难和资源枯竭使人类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才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产业系统必须改变原有对自然界无限索取的运转方式,向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和开发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向恢复自然生态和扩充环境容量的方向转变,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对传统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改观。通过对生态系统自然演化过程的研究,人们日益认识到:既然生态系统可以演化成一个物质和能量消耗降至最低的完美循环系统,那么,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产业系统能否设计成一个损耗与利用优化、环境自净和人工净化相结合的相对闭合的能量与物质的循环系统?答案在循环经济的不断实践中得到肯定。循环经济模式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在原有传统线性经济的基础上增加反馈回路,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种模式在世界上局部区域内的产业闭路循环系统——生态型工业园区的成功运作,有力地说明了在产业系统中不仅可以实现能量和物质消费的优化,而且还能够建立从“开采→冶炼→加工→消费→废弃→再生”的闭合循环回路,实现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与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从生态角度重塑产业系统。

二、经济增长的反生态特征呼唤产业生态化

新中国建立以来所开辟的工业化道路由于人为开发强度加快,对生态破坏程度之高已经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和人工的恢复能力。据联合国《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GDP的3.5%—8%,最高损失已等同于当年GDP增长。而中国有关专家的测算,生态损失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据测算,未计入成本的生态损失(单位:万亿元/年)为:森林资源4.76,淡水资源3.81,土地资源3.73,草原资源1.54,自然灾害2.24,环境污染5.46,合计21.54。按2003年GDP11.6694万亿元计,生态成本超过GDP近2倍。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是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尽管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但经济增长对生态和资源的耗竭性消费仍然存在。中国单位GDP的成本长期高居世界前列,能耗和物耗普遍高于国际水平,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远远不能抵消资源投入和污染产出的增加。与1989年相比,2003年中国的废水、废气排放量增长1.2—1.7倍,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增长1.7倍,资源高投入和废物高产出状况依然十分突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如果继续沿袭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GDP翻两番的同时,资源(能源、水、主要矿产)投入和污染(SO[,2]、COD、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都将同步增长,可以想像,届时耕地减少、用水紧张、能源短缺、矿产不足、污染加剧、水质恶化、生态失衡等不可持续因素对增长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会由此变得不可持续了。

纵观人类经济增长的历程,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一是传统增长模式,即工业革命以后所创立的单向线性过程;二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即以环境和资源的高耗竭性消费取得经济发展后再治理环境;三是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强调以环境友好方式开发和利用资源,以更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更高的效率和效益,通过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使经济增长不断具有“高科技、高效益、高效率、高规模、高循环,以及低成本、低消耗、低(零)排放、低(零)污染、低(无)毒性”的“五高五低”特征,最终达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容。据初步估算,在未来50年内,中国必须把资源利用率提高8—10倍,才有可能使环境不致继续破坏或者有所好转,这只能通过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鉴此,党的“十六大”发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号召,其主要特征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这些特征实质上也正是循环经济特征的具体体现。

三、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循环层面

人类传统产业系统在全球的广布性,使循环技术的应用不可避免地要表现为逐步推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产业系统创造了一个新范式:将自然生态环境的运转模式逐步应用到产业系统中,实现由线性(开放)系统向循环(封闭)系统转变。这种转变在生产环节上表现为:可再生和可更新的能源利用技术不断开发出来,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产业活动;可再生和可更新的材料也更多地替代传统不可再生和不可更新的资源;某些生产流程在投入中逐渐增加使用其他流程排放副产品的规模和效率;产业系统中废弃产品回收和再资源化的比例、产品和服务中所含二次或多次材料的比例逐渐增加;产出的废弃物得到持续性的降低并净化。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消费习性也得到了很好地优化,使用产品和服务时更加符合环保的要求,等等。这种转变通过不同的循环层面得以表现(见图1)。

图1 产业生态化的系统循环层面

1.产品层面:结点企业的绿色产品

循环经济的实施最终体现在微观层面——绿色产品的生产。绿色产品,也称为环境友好产品。其含义是产品从设计到废弃的全生命周期全程中,能够满足资源消耗和环境消费双重优化的目标。绿色产品设计多项属性,因此,不仅要对产品的环境和资源属性方面,而且要对经济属性、性能属性、能源属性、交货期限、可回收性、可资源化等方面,从原料获取、生产装配、包装销售、使用维护直至回收处理5个阶段对产品进行综合评价,保证制造和使用环节具有“五高五低”的循环经济特征。绿色产品按照符合循环经济特征的不同,分为回收利用型、低毒低害型、低排放型、低噪声型、节水型、节能型、生物降解型等。

2.企业层面:结点企业的绿色制造

这是产品层面的“五高五低”特征在企业内的具体实施,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的不同产品生产流程之间的小循环模式。目前,企业层面先进的循环经济实践就是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它们体现在符合技术经济可行性的绿色产品设计、绿色能源选用、绿色原料选择、绿色车间布局、绿色工艺规划、绿色包装设计、绿色回收再用等原则。产品设计要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消耗少、生产和使用污染小、便于回收资源化;能源要开发和推广使用清洁的、不可耗竭的能源,并通过热能联产、能源共享和能源梯级使用提高能源效率。原料要选用市场可得、环境友好、可回收再用的原料;车间布局要具有安全性、舒适性、生态性、经济性、效率性、激励性的绿色车间;工艺规划要设计成生产过程无污染或少污染、生产环节少消耗的清洁生产工艺;包装设计要采用易回收和易再用、减量化和再生化、可焚烧和可降解的无公害绿色包装;回收再用要实施易拆卸、易再加工、易再生的绿色回收再用。

3.园区层面:集成管理的系统模式

园区层面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是模仿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在一定区域内建立以“五高五低”为特征的企业群落。由于运输半径约束,企业间的副产品交易行为更多的是在邻近区域进行,形成实体型园区层面循环。但也不排除相距很远的企业产生副产品交易,企业间进行跨园区的废旧物资交换,形成虚拟型园区层面循环。园区层面通过集成化的系统管理模式建立循环。①物资利用集成系统: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确定结点企业上下游物流供给(输出)与需求(输入)关系,规划物质流动的方向、数量和质量,运用过程集成技术对物流流程集成组合,构建工业生态网链。②水资源集成系统:确定不同工艺流程的水质需求,构建水质逐级利用系统;园区排水系统规划要重视“雨污分流”的设计;对排放的废水,采用蒸汽冷凝回用、间接冷却水循环利用、封闭水循环等技术,在园区中梯级使用。③能源供给集成系统:根据不同工艺的用能质量,规划和设计能源梯级利用流程;根据园区所处的自然区位特性,尽量选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并采用热电联产集中供能,提高供热效率。④共享信息集成系统:对生态链上所有循环经济的信息,都应通过网络平台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链,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⑤配套设施集成系统:除园区必备的基础设施和专业化配套设施外,污水集中处理、废弃物集中回收和再生、能源和水资源集中供给、应急处理系统等,都是强化园区“五高五低”特征的重要措施。⑥技术开发集成系统。建立研发中心和孵化中心,对基础技术、公共技术和共有技术联合开发,对企业的工艺流程进行生态化改进。园区也可以通过绿色招商,引进具有先进循环技术的企业加盟,实现高端研发资源的系统集成。

4.社会层面:废弃回收的循环系统

产品使用废弃后流经社会回收处理所形成的循环层面。社会层面循环亦称绿色再制造,是在废弃物回收处理过程中以循环经济为特征,达到环境影响、资源效率和经济效益系统优化的现代制造模式。其内容包括:收集(回收、运输、储存)、预处理(清洁、拆卸、分类)、回收可重用零件(清洁、检测、翻新、再造、储存、运输)、回收再生材料(碎裂、再生、储存、运输)、废弃物管理等活动。再制造的产品层次包括零部件再制造、材料再生制造、产品级再制造等层次。回收处理的策略包括产品降级再用、产品维修再用、部件翻新、零件再造、材料再生、焚烧获能和废弃处置(安全填埋)。回收过程的大部分环节重新进入制造系统,形成逆向供应链网络,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循环利用。工业园区生态化的建设应积极吸引从事回收废弃资源的专业企业加盟,构建废弃产品回收再制造、再处理的闭环结构系统,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从而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推动工业园区向生态型园区升级

中国工业园区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经济快速增长积累了重要的原始资本,它的成功运作使许多园区在短期内就迅速升级到了第二代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一过程为产业升级提供了丰富的资金和技术积累,并在许多大中城市形成了以园区为经济建设主要载体的布局思路。目前的工业园区正面临着向第三代的生态型工业园区进一步升级的要求。为此,要在第一、第二代园区内增加资源再生、产品再造、废弃处理等循环功能;科学设计园区物流或能流传递方式,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物质、水、能量、信息集成平台提高园区的代谢能力,达到物质、能量的梯级利用和资源共享的生态化效果。

1.高效化的资源循环系统

园区要积极开发和引进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并以此改造制造系统的工艺流程,提高物质转换和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的效率。同时,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优化,构建和完善生态产业链。但副产品和废弃物的闭路循环是有限度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相反,工业生态系统闭路循环的物质性能遵照螺旋型递减规律。因此,构建生态产业链还要注重循环的经济性,避免“有循环、无经济”的认识误区。

2.专业化的废弃回收系统

废弃产品的资源化过程具有高技术特征,需要建立专业化的废弃回收再用系统。应根据园区企业产生废弃物的特性,拓展或延伸产业网链,构建一个类似封闭的物质循环路径。同时,应利用成员企业间的共生关系延伸工业生产的技术路径,或积极引进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的“补链”企业,建立园区自身的“资源再生园”和“产品再生园”,并利用区域性的废弃物交换网络,在园区外建立废弃物交易的网络虚拟平台。

3.共享化的配套设施集成

园区应建设现代化的集成式基础设施,为园区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员流提供支持。支持系统包括:道路交通系统;高技术孵化系统;信息网络与通信传输系统;原材料、水、电、天然气及其他燃料等的供给系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用和安全处置系统;商业、金融、生活等服务系统;各类防灾减灾系统等。园区公共设施系统的总体目标是:统一规划、集中建设、集成管理,使园区的运行减少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

4.绿色化的园区景观环境

园区应制定严格的景观规划和绿化覆盖方案,特别注重污染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的累积性影响。因此,对园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和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予以专业处理和处置。同时,建立具有防护功能、调节功能、美化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和生产功能相协调的多功能园区绿化景观系统,维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和谐统一,实现园区局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5.一体化的园区服务体系

该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保证公共设施正常运转而提供的各种维护维修服务,保证信息交流的顺畅所提供的网络设施的管理服务,保证顺利进行副产品交易而提供的市场信息服务,维持企业安全生产而提供的各种常规性的安全服务、应急预防机制,保护环境而提供的环境监测服务,高效办理入住手续所提供的“一站式”服务,维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提供的日常管理服务。

五、工业园区推进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工业园区生态化推进的总体思路是:树立“社会层面侧重回收再生,园区层面侧重集成共享,企业层面侧重绿色制造,产品层面侧重绿色消费”的生态化导向,不仅实现园区内的生态小循环,而且要实现区际间的生态大循环,形成基于园区的内循环和基于园区的外循环的“两大闭路资源循环系统”。按照当前工业区的建设状态和园区企业间产业关联程度的不同,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可以按以下不同类型特征(见图2)有效推进。

图2 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分类

1.产业共生型工业园模式

这类园区已经形成了主要的生态产业链,在副产品交换和能量、废水的梯级循环利用以及配套设施共享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初具规模,已具有较好生态工业雏形。这类园区的基本特征是:园区产业异构却无明显的主辅之分,产业间的共生关系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型链接,物质和能量也形成了近似封闭的循环系统;但也存在生态链短、生态链单一的特征。这种园区推进循环经济的重点是生态链的深化、强化。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工艺改造和开发新产品,提高网链中的技术实力,将各条生态链做大、做强;并由单一链状结构向集成网状结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提高生态工业网的经济实力和生态效率。

2.产业链主导型工业园模式

这类园区是同行业按工艺流程形成的产业链集群,区内不但已经形成主要的产业链,而且主导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具有较大规模,以这些副产品或废弃物为输入的寄生企业所构筑的生态链也具有规模经济性。这类园区具有如下特征:企业间已经形成了密切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投入产出关系;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按照主导产业链进行专业性的规划与建设;核心主导产业产生具有规模的副产品,形成一个主导产业带动多个辅助产业的局面。按照主导产业生产工艺过程的连续性可以进一步分为:流程式和加工装配式两种类型。前者的生产设施按工艺流程布置,物料按固定的工艺装置顺序不间断加工,具有运输半径硬约束,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要求高的特点。典型的例子如化工业和制糖业等形成的工业园区。这类园区推进循环经济的重点应放在生态网链的进一步完善和工艺环节的低(零)污、低(零)排。加工装配式生产是工艺过程离散的生产,即离散性生产。其产品由许多零部件组装而成,零部件的加工环节彼此独立,各环节可以实现地理位置上的相对分散。核心主导产业在资源使用、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产品设计等方面形成明显优势。典型的加工装配式生产如汽车产业基地等。在这类园区中推进循环经济,其重点应根据园区规模,通过物质替代、源头削减、工艺改进、废弃物资源化等措施,纵向延伸主导产业链;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废弃物或副产品的交换关系和能量、废水的梯级循环利用,横向拓展寄生企业的废物利用链。

3.产业同构型工业园区模式

此类园区由处于同一行业的企业集聚而成,园区内的生态产业链较短,或没有形成生态产业链。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尤其是高科技的软件园区。园区企业其本身就具有“五高五低”的生态工业雏形,如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园区企业大多都实现了清洁生产,循环层面的建立更多的是社会层面的循环,或专业化回收再资源化的厂商,如目前专业化的废弃芯片再资源化处理厂商。这类园区推进循环经济的重点是纵向延长产业链和构筑横向废弃资源利用链,向产业链主导型生态工业区模式发展;或企业自身实现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进行绿色设计,采用绿色材料、绿色工艺、源头削减等措施,做好工艺层面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向“零污零排”生态型工业园区方向发展。这类园区应突破地理位置限制和行政区划限制,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组织和运转,依靠资源和废物流动关系建立起稳定的经济关系,构筑不同工业园区之间的虚拟生态工业网络,组成一个广泛意义上的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由此促成资源和废物流动关系长期化,以保证生态工业网络的稳定运行。

4.产业异生型工业园区模式

此类园区是不同产业类别的众多企业组成的、彼此缺乏投入产出联系、尚不具备废弃资源循环利用链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初建之时为满足招商的需求,不顾企业类别和行业特征,采用“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做法,都属于这类园区。由于区内企业间资源和能量的交换利用和废弃物的综合处理等方面有待加强,因此,建设的重点要在加强入园项目生态化规划的同时,对区内企业进行能量、水、物质、废弃物以及信息等方面的重新集成,在企业间建立起物质流动和循环利用的渠道和机制;同时应加强“科技创业园、管理服务园”的建设,对现有企业实现副产品交易提供技术支持,如果条件许可,在招商环节应加强对“续链”企业的引进;在园区实行集成化管理,为企业间创造彼此合作的机会和渠道。

六、工业园区产业生态化的制度创新

传统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由于其自然属性的特点而难以实现产权明晰,这使私人资本得以免费使用环境和资源,并不断地将其转化成更多的资本。相比之下,人力资本的使用则需要付出较为昂贵的费用,并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不断上涨。因此,源于自然资源和人相结合而生产出的机械设备,作为资本的物质形态不断地实现着对人的替代,使资本所有者成为环境消费者和利益分享者,而所导致的生态赤字却由广大民众承受。可见,生态环境的利益表征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形成了私人资本的获利性和生态环境的无价性,使传统工业化所发展出来的技术无法超越对自然资源无限索取的意义,也就自然形成了从“资源消费—产品—排放与废弃”这种线性技术范式,并最终导致线性技术的滥用,结果造成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严重桎梏。这使人们意识到线性技术范式已使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走到“极限”。生态环境作为具有公有性质的短缺要素,利用它作为投入必须承担相应的费用,费用即生态破坏所需要的恢复费用;所创造出的效益也必须得到公平的分配,效益即生态再造所创造的环境。这就要求使用环境要素的人必须在其他人的利益不受伤害的条件下谋取利益,或对受到伤害的人及时给予尽可能全面地补偿。这在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由于市场盲区的存在而无法实现,因此,需要社会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强迫或引导环境消费者改变原有的技术范式,采用具有循环技术支撑的生产方式。

新的制度安排所基于的现实条件是人类维持线性技术的生产方式,就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而言已经超载,继续消费生态环境就必须在使用的同时再生产出新的环境容量,即投入资源“制造”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生产出良好自然生态环境这种“产品”。为了保证这种转变的正常顺利进行,必须实现由原有线性技术范式转向支持循环技术范式,这要求在传统线性技术范式的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微观层次,延伸纵向技术体系,即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和再生;拓宽横向技术体系,即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宏观层次,要求实现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技术网络化,推动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综合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鼓励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的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范式的革命。这一革命必须实现由支持原有线性技术范式的制度安排转向支持循环技术范式的制度安排,构筑生态型工业体系。

1.环境和资源的产权制度

生态型工业的环境产权建立包括排污许可证、配额(狩猎、开发、水资源及其他资源)、环境股权等交易制度;资源产权制度是明晰土地、水、矿产等资源的产权,可采用许可证、管理权、特许权、开发权等规定明晰使用权。经济学理论认为,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根源在于生态环境无价和自然资源低价引发的滥用机制。这种机制市场本身无法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因此,要采用环境和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形式,根据使用者付费和污染者负担原则,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形成其真实成本的一部分。

2.资源和环境的税收制度

引入各种生态税,重点扶持减废再用等循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扶持方式是对预防和控制污染效果好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以不同税率对使用清洁能源和废弃物等综合利用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使生态型企业变得更具市场竞争力;同时,增强企业开发和应用循环技术的能力,反过来会不断降低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市场需求。如果使用节省下来的财政支出用于产业生态化改进,则可产生双重的产业生态化效果。如征收填埋和焚烧税可以推升企业成本,从而促使企业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增加再生资源的利用。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还应保持对市场刺激的一致性,如提高汽油消费税和道路使用费而减少私人汽车使用,但同时增加了对公共交通的消费量,这可看做是对生态友好替代品的补贴,并在这种补贴强化的过程中使人们逐渐放弃昂贵而污染密集产品的消费。

3.政府的绿色采购制度

循环技术研发的高额投资、高风险特征以及市场运作不成熟推高的运营成本,意味着为此付出较高价格,并负担其学习改进成本。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在幼稚时期需要得到政府采购的支持。政府应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导向,促使公众接受政府购买成本推高的循环技术学习效应,在支出受益合理的情况下,可优先购买环境友好的替代品,尤其是购买实施国际环境标准企业的绿色产品,来推进对环境负责的采购方式。政府机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筑物的节能设计、环保材料的使用等),都应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优先使用绿色产品。但政府的采购行为应建立在正确评估产品绿色含量的基础上,并将生态效益作为产品的附加价值来抵冲成本的推高费用。企业在政府采购的推动下可以加强“干中学”效应,以循环技术为支撑生产成本会不断降低,市场运作经验不断成熟,企业的环境形象在市场支持下,会比以线性技术为支撑的企业更有竞争力。

4.财政金融制度

各级政府应对从事和循环经济相关的生产技术工艺研究、示范和培训给予一定数量的财政支持,对实施清洁生产和自愿消减污染物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资金补助。政府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政府拨款,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社会捐款等渠道依法筹集环境友好项目的绿色投资基金。对于一些开展环境友好生产审核以及实施环境友好的中小企业,可以向投资基金机构申请低息或无息贷款。列入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由于其公共产品的性质应列入政府的财政投资计划;政府可将城市维护费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征收的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防治;企业用于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审核和培训的费用,可以列入企业经营成本,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使用无污染和可能减少污染的机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制度。

5.环境责任制度

责任制度是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它通过促使生产者对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产品的回收、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置承担责任,从而降低产品总体的环境影响,通过开发环境责任产品和产品的回收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其实质是对“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延伸。其中生产者承担产品生命周期内全部或部分成本,如产品的回收、循环利用或最终处置的为经济责任;直接参与废弃产品的管理、负责产品回收以及限制淘汰有毒有害危险材料的使用等为直接责任;提供关于产品环境性能信息,以及如何以环境友好方式再用或再生等信息为信息责任。对于将废物管理责任与生产者挂钩,要求生产商对他们的产品在使用寿命终结之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承担经济和具体责任。

七、结语

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理想模式,是园区内没有绝对的“废物”,所有废弃物和副产品在每个相对等的层面实现了全过程的循环再用;排放严格限制在环境自净和人工净化相结合的合理范围内。但由于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线性生产模式,使目前所用到的多数技术都不是为产业生态循环服务的。而且,如各种涂料、石化燃料、化肥、杀虫剂等的化工产品,是无法实现最终产品的回收再用。更重要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耗劫,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可逆的。因此,不能依靠循环经济解决所有的生态和资源问题,只能是生态恶化的速度减缓,直至停滞。而目前对循环经济推进就是在某个有条件的局部区域中,由开始的少量、简单的物质和能量循环链,逐渐扩大循环范围,形成较大区域、较大量的复杂循环链,最后形成相对完善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产业系统。

标签:;  ;  ;  ;  ;  ;  ;  ;  ;  ;  ;  ;  

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生态研究_循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