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布汀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价值体会论文_何清蔓 张勇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 545005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利福布汀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3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7)与对照组(n=67),对照组患者给予含利福平的抗结核方案联合抗病毒方案,研究组患者给予含利福布汀的抗结核方案联合抗病毒方案,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抗病毒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4+淋巴细胞数量<100/μl的例数明显低于治疗前,>200/μl的例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的过程中,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91%)与对照组患者(19.40%)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利福布汀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预后,同时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微,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利福布汀;抗病毒药物;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疗效

Clinical value of rifabutin combined with antiviral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AIDS complicated with tuberculosis

He Qingman Zhang Yong

Longtan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5005

【Abstract 】 Objective: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value of rifabutin combined with antiviral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AIDS complicated with tuberculosis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34 AIDS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August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select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67) and the control group (n=67).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ifampicin-containing anti-tuberculosis regimen combined with anti-virus regimen,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rifampicin-containing anti-tuberculosis regimen combined with anti-virus regimen.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and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lesion absorp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fter antiviral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CD4 + lymphocyte < 100/ml i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number of CD4 + lymphocyte < 200/m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17.91%) and the control group (19.40%) (P > 0.05).Conclusions:Rifambutine combined with antiviral drug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AIDS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gre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is slight, and the patients are easy to accept,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

【Keywords】Rifabutin; antiviral drugs; AIDS with tuberculosis; clinical efficacy

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存在极大威胁,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因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易被许多伺机性疾病感染,其中结核病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2]。艾滋病合并结合病者以肺结核多见,肺结核的发生会加重艾滋病的病情,两种疾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极大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讨利福布汀联合抗病毒药物对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肺结核的诊断标准[3],均为初治肺结核患者;(2)经HIV抗体实验检查为阳性,且经艾滋病实验室用蛋白电泳印迹法确诊;(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有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整者;(2)单纯肺外结核病;(3)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严重异常或免疫抑制疾病者;(4)不配合本次研究进行或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者。

1.2 分组方法 按照上述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3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67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为21岁-66岁,平均年龄为(43.21±4.16)岁。对照组67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6例,年龄为23岁-62岁,平均年龄为(42.18±4.1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含利福平的抗结核方案联合抗病毒方案,研究组患者给予含利福布汀的抗结核方案联合抗病毒方案。

1.3.1 对照组 所选患者给予常规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强化期2个月内采用异烟肼0.3g,1次/d;利福平0.45-0.60g,1次/d;乙胺丁醇0.75g,1次/d;吡嗪酰胺1.5g,1次/d。巩固期4个月内采用异烟肼0.3g,1次/d;利福平0.45-0.60g,1次/d。根据患者影像学及痰涂片情况,可适当延长强化期1个月及巩固期2-5个月。同时在抗结核治疗2周后开始抗病毒方案(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具体治疗过程:替诺福韦300mg, 1次/d;拉米夫定300mg,1次/d;依非韦伦600mg,1次/每晚。

1.3.2 研究组 所选患者给予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强化期2个月内采用异烟肼0.3g,1次/d;利福布汀0.45g,1次/d;乙胺丁醇0.75g,1次/d;吡嗪酰胺1.5g,1次/d。巩固期4个月内采用异烟肼0.3g,1次/d;利福布汀0.45g,1次/d。根据患者影像学及痰涂片情况,可适当延长强化期1个月及巩固期2-5个月。同时给予同对照组患者一致的抗病毒方案。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每个月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复查,并予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评估标准 (1)细菌学角度:经治疗后,连续超过2个月的痰菌检查结果为阴性,即判定为痰菌转阴;(2)影响学角度:病灶情况:原病灶全部得到吸收为完全吸收,病灶吸收原病灶的50%及以上为显著吸收,病灶吸收原病灶的50%以下为部分吸收,其中完全吸收与显著吸收统称为病灶吸收好转;(3)临床症状角度:患者咳嗽、咯血、发热等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定义为症状改善,而咳嗽、肺部啰音、咯血等症状无明显改变定义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等正态定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对比采用t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描述,对比采用χ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抗结核疗效

经抗结核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有60例(89.55%),痰菌转阴有55例(82.09%),胸部X线检查提示病灶吸收好转49例(73.13%); 经抗结核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有47例(70.15%),痰菌转阴42例(62.69%),胸部X线检查提示病灶吸收好转34例(50.7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2.2 抗病毒疗效

抗病毒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4+淋巴细胞数量<100/μl、100~200/μl、>200/μl的例数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抗病毒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4+淋巴细胞数量<100/μl的例数明显低于治疗前,>200/μl的例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的过程中,研究组有1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3例为胃肠道反应,5例为肝功能异常,4例为免疫重建综合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1%;对照组有13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2例为胃肠道反应,4例为肝功能异常,5例为免疫重建综合征,2例为白细胞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0%。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所选患者经对症治疗或治疗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均得到缓解,未影响继续治疗。

4 讨论

结核病属于一种由于结核分支杆菌所诱发的传染性疾病,能损害多个组织和器官,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呈现下降趋势,但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的控制效果一直保持较差的效果。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也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表示,艾滋病患者发生结核类疾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0倍左右,其中约35%的艾滋病相关死亡与结核病有密切关系[5]。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患者,对于控制疾病疫情,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治疗较为复杂,抗病毒药物与抗结核药物存在着相互作用,两种疾病同时治疗会增加患者的药物负担,毒副作用叠加。世界卫生组织(WHO)[5]建议,除非在结核治疗期间出现艾滋病进展或死亡的危险,否则一般都是先进行抗结核治疗然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为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次研究采用先给予含利福布汀的抗结核方案,再给予抗病毒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利福布汀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预后。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因为,利福布汀属新一代半合成的螺旋哌啶基利福霉素,可以通过抑制微生物的DNA依赖性RNA多聚酶活性来发挥抗结核作用。在药代动力学方面,利福布汀同其他利福霉素类药物一样,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强的优点,但其的最低抑菌浓度仅为0.195-0.780mg/L,仅为利福平的1/8-1/16,目前已被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于鸟分枝杆菌合并艾滋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疗效[6]。同时相比于利福平,利福布汀脂溶性及膜穿透力均更好,可以增加血药浓度,并提高抗菌作用时间。此外,利福布汀与常规抗结核药物未见明显交叉耐药性,可同时服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利福布汀对机体胃肠道影响较大,可选择进食时同时给予药物服用以此来降低对胃肠道的损伤。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的过程中,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91%)与对照组患者(19.40%)比无明显差异。说明长期服用利福布汀与利福平均能导致机体产生部分不良反应,但经对症治疗或治疗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均得到缓解,未影响继续治疗。

参考文献

[1] 何华伟,卢祥婵,黄爱春等. 利福布汀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学, 2018, 24(10):163-167.

[2]张雪, 徐小元. HIV/HCV合并感染者中两类抗病毒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J]. 传染病信息, 2017, 30(6):327-330.

[3]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 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7, 10(2):81.

[4]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年(第一部分,结核病临床诊断)[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6):405 -424

[5] 聂欢,李桓,肖文秀等. 重庆地区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流行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8, 40(21):2006-2010.

[6]张秋月, 张彤.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8, 8(2):103-108.

论文作者:何清蔓 张勇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利福布汀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价值体会论文_何清蔓 张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