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应用分析论文_张红,李春革

供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应用分析论文_张红,李春革

(河南富达精工电气高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我国作为工业为主导的社会,大力发展工业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电气工程自动化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更新和发展。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有助于企业减少经济成本,提高检测的精确度等方面,有效的降低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从根本上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和工人的人身安全,确保整个电气工程能够平稳的运行。为了满足企业和居民对电能的需求,在电能的供配电上要更加的科学化和自动化,本文以供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为着手点,分析了现阶段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自动化应用问题。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越来越多地运用自动化技术,电网管理的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促进了电气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众多的技术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融合的新局面,电力自动化系统会因新变化而得到不断完善。下文就供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应用进行阐述。

2供配电系统概述分析

电力的传输过程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电力供配体系,即为供配电系统。其主要涉及了电力的高压输送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方面。在我国国内,大型建筑或远程电力输送一般会通过10kV电压进行传输,通过高压配电,将电压设置为10kV,将电力分配到各个终端,然后再经过低压变电,转化成220V/380V的常规用电电压规格,将电能传输给客户端。

供配电系统作为维持建筑正常运作的核心设备。可靠的供配电设备,有利于建筑内的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转。电气自动化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通过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解决供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良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供配电体系的正常运作。

3供配电系统自动化现状分析

在整个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分为供配电系统和输配电系统。在国内的普通的居民用电和较低能耗的工业用电,多数采用10KV的电压输送系统实现的。在电力的输送过程中,采用的是高压输电将电能输送到用户的附近。再采用变电设备对电压进行合理的变电配置,如配置成10KV等级的电压,最后将电力送给终端的用户使用。在终端用户的使用时,会有220V和380V的两种电压等级。

因此在现阶段社会环境下供电系统对人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质量。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人们的多数活动离不开电力的供应。如电力的供应出现问题,则会导致用电设备停止,给生产生活造成很严重的损失。供配电的自动化技术将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更好的保证了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

4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应用中分析

在供配电系统中,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设备对供电系统主要起的是监控和保护的作用。在以前的纯手工操作的系统,即还未引进自动化技术的供配电系统中,基本上都是采用的人工直接操作来实现供配电。一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有效的对电力供应进行合理的配置。通过计算机终端,对供配电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实现电力的配置。这样既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也能通过计算机对电力的供应进行最合理的优化配置。使用自动化技术的配电系统对线路故障进行自行的分析和处理。

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自行的监测,对线路中的各种电流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及时的发出报警信息,并进行处理。保证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4.1电气自动化的监测工作

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监测功能主要包括:运行参数监测、远程计量监测、电能质量监测以及故障报警事件监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1运行参数监测

运行参数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电压、频率等内容进行监测。在监控计算上,能实时显示出这些参数的数值,并将实时数值进行记录存盘。当运行参数超出规定值时,监控系统就会通过文字与声音的形式发出报警信号,让计算人员及时进行维修。

4.1.2远程计量监测

远程计量监测主要是测量与记录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量,并通过电费报表的绘制,实现对用户分时计费。远程计量监测不仅操作方便、节能,还方便电力用户对用电量的查询。

4.1.3电能质量监测

电能质量监测是指对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的电力用户进行电能质量参数的监测。主要包括谐波含量与回路电压等内容的监测。

4.2电气自动化的控制工作

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是由技术人员对高/中压供配电系统的设备进行手动控制的,远程控制与自动操作基本上是不会执行的,严重威胁着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通过在供配系统中运用自动化技术,就可以实现对高/中压供配电系统的设备进行远程与自动控制,这样的控制方法既安全,又可靠。

4.3电气自动化的保护

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得到安全保障。自动控制装置能够对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故障,有针对性的进行监测与动作,及时的判断故障类型,快速的切除故障设备,减小故障影响范围,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4.4使用自动化技术完善数据网络技术

为了使电力供配电系统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后,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在电力系统的数据网络上进行必要的改进。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网络安全的制度,由于电力系统中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规模与服务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因此需要满足自动化系统对安全性的较高的要求。并且符合建设专用网络的外部条件。可以在网络通道层上建设电力调度的专用数据网络。从而实现电力配电系统的网络与其他网络的之间的隔离。提高电力系统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5确保数据网络安全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的调度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调度网络的安全涉及到整个电网的安全。因此基于电力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电网调度安全网络体制的建设。首先要保证其安全性。要想真正的保障电网调度网络体制的安全性。就必须通过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技术体制的创新来共同的作用。首先在电力供配电自动化技术中要保证电力调度的数据的安全性必须要从管理制度上入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整个数据网络的各个接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系统网络的安全性。建立并完善数据网络的运行管理体制。在电力的调度控制系统与调控生产系统保持完全的隔离,从而保证网络的数据传输是单向的传输,达到安全调度和安全生产的目的。

5结束语

总之,配电系统自动化是配电系统一直在追求的发展方向,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发电、调度、输电、故障检测等方面自动化工作过程,从而实现无人值班,保证电能的传输质量,系统的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管理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张建平.浅谈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机电息,2012,06(16):10-11.

[2]罗燕.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3.

[3]杨云飞.李祥雨.蔡润果.浅谈电气自动化在楼宁自控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02(12):183-185.

[4]黄雪芳.探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7).

[5]魏鹏等.供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7).

论文作者:张红,李春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  ;  ;  ;  ;  ;  ;  ;  

供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应用分析论文_张红,李春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