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理学业成就影响因素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业论文,成就论文,物理论文,因素论文,高中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业成就是指经过学习和训练后所获得的学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习状况和水平的集中体现,简单地说,就是学习取得的成绩。
对学业成就影响因素的研究向来是教育心理领域的热点,成果异彩纷呈,极大地丰富了对学业成就形成规律的认识。[1-13]然而,研究仍有两点不足:首先,学校分学科实施教学,同一学生学科间成绩的差异经常很大,但大多数研究的对象仅针对一般或总体学业成就,还不够具体。另外,高中生易受个性和环境的影响,不同学生感受事物的差异也很大,李克特量表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14,15]
由此,本文以物理学科为研究对象,并采纳谭顶良[15]和石贞仙[16]的建议改进问卷,通过被试的某些具体行为表现,实证分析了影响学业成就的主要因素。本文试图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也在探索一条将考试数据服务于教学的新途径。
一、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全省抽取40所普通高中学校,再从每所学校随机选取40名应届考生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出的有效问卷共1500份,样本遍及全省各个地区市,具有代表性。
2.问卷设计
问卷根据学习的基本理论,广泛参阅相关成果自编而成,涉及学生内因、外因和学校内因等三个层面的13个与学习活动密切相关的因素(见表1)。主要反映教育资源不均衡性的学校外因,例如学校城乡、地区和办学条件等因超出本文的研究范围,故未列入。
问卷数据按被试的具体表现转换至从“1”(程度最弱)到“5”(程度最强)的五个顺序变量值。问卷的一致性系数α=0.71。根据Nunnally[17]的建议,问卷满足信度的要求。
二、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5.0软件。将高考成绩的前、后各27%分别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分别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两组在各因素上的差异以及其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程度,并通过阶层线性回归进一步认识各层面因素对学业成就的解释能力。
三、研究结果
1.各因素在高、低水平组间差异的显著性
由秩和检验分析高、低水平组在各因素上差异。结果如表1表示,学生参加课外学习活动(例如兴趣小组、专题研究、学术讲座、参观访问等)的积极性、课后用于物理学习的时间、课外阅读种类(主要指文学类、经济类、历史类、时政类、生活类、科学类和电子类等)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等,在高、低水平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是,其他各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非常显著。
2.各因素与高考成绩的相关性
用Spearman相关系数表示各因素对高考成绩的相关性。结果如表2所示,学生参加课外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课后用于物理学习的时间、课外阅读种类的多样性和教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等对高考成绩无明显相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以练代教的教学方式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
3.阶层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时,参照表2的结果,先去除与高考成绩相关性不高的4个因素,再依次引入学生内因、学生外因和学校内因等三个阶层,建立物理学业成就的影响模式。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依次引入阶层过程中,模型整体的显著水平均达到0.001,表明模型有效。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的最大值为1.323,可排除因子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随着阶层的逐个引入,模型的解释能力逐渐加强,学生内因对学业成就的解释能力最高,达到25.2%,学生外因和学校内因的解释能力相当,分别为4.0%和5.4%。
四、分析与讨论
表1、表2的结果表明,在学生内因层面,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等智力因素,以及喜爱物理程度和课堂互动程度等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就紧密相关,且具有促进作用。因为逻辑推理是物理学科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不难理解,能力基础(主要是理解和推理能力)对形成学业成就的重要作用。知识基础是影响学习成效的最重要心理因素,能够弥补低智力水平的缺陷。[1]因此,智力因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显著。
就非智力因素而言,学生喜爱物理和课堂互动程度都是学习兴趣的外在表现。通常认为学习兴趣对学业成就的作用随年级升高而减弱。[2]与之不同,表2说明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业成就的作用仍然较强,这可能与高中物理要求思维能力较高、难度较大的特点有关,因为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产生较强的间接影响。[3]
表1中的其他几个因素(课外学习活动、物理学习时间和课外阅读种类等)涉及非智力因素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热情和认识兴趣等。我省学生的平均水平都比较低,因而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不大。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发现我省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每天课后用于全部课程的学习时间平均长达8.3小时。学业负担过重会增加焦虑情绪,对学习有负面影响,这在对语文学科的研究中已得到证实。[4]课外阅读与课外时间不足有冲突,因此,物理学习时间和课外阅读时间对学业成就都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消极作用。
在学生外因层面,表1、表2显示家庭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对学业成就起促进作用。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5-7]虽然近期有研究认为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没有统计上的关系,这可能与研究中未使用统一的考试成绩有关。[8]表2也表明,家庭文化水平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高于经济水平,这与江苏省整体经济较发达有关,文献[9]也给出了类似的研究结论。
在学校内因层面,学习氛围和教师以练代教的授课方式的影响显著,前者有正作用,而后者有明显的负作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有助学生形成学校目标知觉,可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学校的学习目标,通过学生个体的成就目标定向影响学习成绩。[18]需要关注的是,以练代教的教学方法对学业成就的消极影响非常严重。其实,重复训练对培养较高能力的帮助不大,同时,还容易削弱学习兴趣。另外,结果表明,我省在新课程背景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比较普遍地被采用,在高、低水平组中分别达到了3.47和3.41的水平,对两组均形成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表3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与学业成就关系最密切的是学生内因,能解释学业能力总变异数的25.2%,喜爱物理程度是其中的最主要因素。学生外因和学校内因分别能解释学业成绩总变异数的4.0%和5.4%,解释能力相对较弱,家庭文化水平和学校学习氛围分别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本文所选取的13个因素解释了学业成绩总变异数的约35%,因此,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对学业成绩也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出于控制问卷长度的目的未列入问卷,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展。
本文依据高考成绩衡量学业成就,收集了应届高考考生的内因和外因,以及学校内因等多个因素的数据,应用统计学手段实证研究了物理学科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1)学生内因是影响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喜爱物理的程度与物理成绩的关系非常密切。对高中物理学科而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就都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2)学生外因和学校内因对学业成绩也有重要影响,但相比学生内因要小得多。家庭文化水平和学校的学习氛围对学业成绩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3)一些与学业成绩负相关的因素,虽然预测能力不高,但其影响不能忽视。特别应重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课程教学需要强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4)加强对高考数据的深度分析,多维度挖掘考试结果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增加考试数据的价值,为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为将高考成绩数据服务于教学活动提供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