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宜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广西宜州546300)
【摘要】 目的 研究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行传统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实行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关节愈合时间、并发症率、假体移位情况、术后Harris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2.2%,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7%,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关节愈合时间为(13±4.5)天,明显少于对照组(17±4.5)天,两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率35.7%,少于对照组66.8%,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假体移位为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3例,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95±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2.5)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十分有效的疗法,不仅可以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率,缩短关节愈合时间,减少假体移位及减少术后引发的并发症和提高术后Harris评分,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疗效;并发症
股骨头坏死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退行性疾病[1],是由诸多原因引起的股骨头血运不良,进一步引起骨细胞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该病的治疗一直是骨科中的一大难题,传统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机体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近年来,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该病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其创伤小,同时能保留较多骨质的优势在临床中得到推广,为以后的翻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旨在评价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及其安全性,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所有参加手术的患者在术前均不能从事正常的工作与学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57-65岁,平均年龄(59.4±4.2)岁;对照组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58-65岁,平均年龄(60.1±3.9)岁。观察组患者实行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其切口长度一般在15~25cm,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改良后外侧入路手术,切开长约8~10cm切口,将阔筋膜张肌及臀大肌分离开,手术切断下孖肌、股方肌及闭孔内肌,钝性分离外关节囊,使用单齿拉钩将梨状肌和臀中肌向外侧牵拉,手术切除患者的后外侧关节囊,而后进行截骨、取头及清理增生关节囊等步骤。对伴有滑膜软骨瘤的患者进行彻底清除,采用刮除和磨除股骨头对关节融合患者进行彻底刮出。去除髋臼软骨及其增生结缔组织后安放金属臼杯及聚乙烯内衬,严格遵循髋臼假体外展45°及前倾20°的原则,进行股骨头侧开口和扩髓,根据患者的骨髓腔大小选用合适的股骨柄置入患者骨髓腔内,必要时紧贴股骨颈前侧皮质用骨刀将前方关节囊松解开,对患者伤口进行彻底冲洗后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关节愈合时间、假体移位情况 、并发症率、术后Harris评分。比较两组平均值。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l5.0 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 )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对比采取χ2 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术后感染率、关节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2.2%,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7%,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关节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并发症率35.7%,少于对照组66.8%,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一:
3讨论
引起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繁多,其病情进展及严重程度也十分复杂且因人而异。目前,针对该病也有多种治疗方法[2]。对于早期患者,大多可采用保守疗法,避免激素、负重等,有针对性的消除或减轻致病原因。但对于重症晚期患者而言,以上疗法均不能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无效。手术是治疗重症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查阅文献发现全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理想。全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传统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预后效果不理想。近来年改良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取得非常理想疗效[3],其手术切口相对较小,手术过程中不需对臀部肌肉进行切除,手术完成后缝合股方肌及上下孖肌和闭孔内肌,能明显降低对患者的创伤,术中不需进行输血,术后不需制动,患者术后康复较快。同时能有效避免手术切断外展肌群,造成患者后期严重的髋关节活动受限等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中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4]。本研究对于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关节愈合时间、并发症率、假体移位情况、术后Harri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感染率、愈合时间、并发症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方法与选择机会。不仅可以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率,缩短关节愈合时间,减少假体移位及减少术后引发的并发症和提高术后Harris评分,是一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康鹏德.裴福兴.王坤正.股骨头坏死的研究和治疗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22(1):65—68
[2]李军,王健,李阳,史占军.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Meta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3,02(55):1033-1034
[3]杨述华.许伟华.叶树楠.李进.刘国辉.杨操.王晶.刘先哲.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365(19):18—20
[4]廉永云.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17(5):101—103
论文作者:韦永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关节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置换术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