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发展,汲取新的经验教训--2008年高考课程标准试卷评介_高考论文

继承与发展,汲取新的经验教训--2008年高考课程标准试卷评介_高考论文

继承中发展,借鉴中出新——2008年高考课标卷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课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继承发展,平稳平实,试卷结构利于备考

2008年高考语文课标试卷中的全国课标卷(海南、宁夏卷)、广东卷、山东卷的体例和结构均与去年一致。变化之处在于:江苏省首次进行新课程高考,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语文试卷的结构基本借鉴了2007年广东卷的结构模式;不同之处是将3道语言基础题和2道语言运用题按顺序排列考查,这是借鉴了全国课标卷的做法。此外,江苏卷加试附加题为全国仅有。附加题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分三部分,共40分:第一部分为阅读文言材料题,共3道题10分,其中断句题6分,简答题4分;第二部分为名著阅读题,共2道题15分,其中1道是5分的多项选择题,1道是10分的简答题;第三部分是材料概括分析题,共2道题15分。

二、融合借鉴,变化出新,考试内容特色明显

(一)有选择、有重点地对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考查。

新课程高考从2007年开始了试卷结构的调整,客观题的题数随之减少。由于一次考试的内容不可能涵盖所有考点,所以有选择、有重点地对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就成为了必然。具体考查情况为:

4套试卷均设题考查了辨析病句。广东卷、山东卷、江苏卷考查了字音,其中广东卷和江苏卷的设题角度均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每个选项中的三组词语都分别为音近词、形近词、多音多义词,题目涵盖广,考查内容全。

4套试卷都设题考查了词语(含成语)的运用,但角度不同:全国课标卷、广东卷和江苏卷考查了准确使用成语,其中广东卷又有出新之处,命题人将几个成语融入一个语段中,语境意识突出;山东卷则借鉴湖南卷的设题方式,将两个近义实词和两个成语融入一道题中考查,同样拓宽了考查面。

全国课标卷和广东卷考查了句子的衔接连贯,前者通过排序的形式来考查,后者则采用了近几年全国卷一直保留的选择题形式。山东卷设题考查了标点符号,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了语言运用规范的重要性。

在语言运用方面,4套试卷都在继承对传统考查点(如压缩、仿写等)设题的基础上,又有出新之处。广东卷、山东卷和江苏卷都考查了压缩语段,只是形式各异:广东卷的定向压缩明显有2007年江苏卷的痕迹,山东卷的“为中学校刊栏目拟一个恰当的话题”生活气息浓厚,江苏卷的“提取关键词”则借鉴了2005年全国卷的设题经验。广东卷和山东卷的图文转换(看图写话)的图形一为剪纸,一为体育比赛图片,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对而言,全国课标卷的衔接连贯题和虚词填充题有重复考查之嫌,仿写题也略显平淡。

(二)文言文的取材与考查形式趋于一致化。

4套试卷的文言文选材均为人物传记,都继承着各自的取材方向。全国课标卷和广东卷都不约而同地从《晋书》中选材,山东卷则借鉴了2007年广东卷的选材方向,从《聊斋志异》中选材。该试题在取材时作了删节,篇幅不是很长;从内容上看,可读性也较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考查形式除传统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信息筛选、断句、翻译、对原文文意的理解和分析、对写作特点的理解、对思想内容的评价等之外,也有对宾语前置的考查。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卷考查的虚词“与”,并不在考纲规定的范围之内;或许是受选材的影响,广东卷未设信息筛选题。

(三)古诗鉴赏选材形式趋同,考查形式多元。

4套试卷古诗鉴赏的取材唐宋诗词唱主角:宋诗3首,唐诗、宋词各1首。从诗人来看,既有考生熟悉的李白(江苏卷)、秦观(山东卷),又有考生完全陌生的蔡肇(全国课标卷)。

设题注重梯度。设题的角度有:一是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包括分析意象的寓意、词语的妙用、句子是怎样写景的等。二是对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的考查。如首句在诗中的作用、作者是怎样表现主题的、手法和主题的关系、手法和作者感情的关系等。三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广东卷采用的是比较鉴赏的设题方式,第一题比较相同点,考查木芙蓉的属性及诗的修辞手法;第二题比较不同点,考查诗歌意象的不同特征。江苏卷考查的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律诗,选材有地方特色,不少模拟考试题也使用过这首诗。值得商榷的是,全国课标卷在一首短短的七绝中加了4个注释,选材偏难;“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的设题也显得有些偏难。

(四)关于现代文阅读。

高考课标卷的现代文阅读考查了论述(说明)类、文学类、实用类三种文本,以体现新课标文本分类的特点。

先说论述类文本阅读。

全国课标卷、广东卷和山东卷继续将论述类文本列为必考内容。而江苏卷则将“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选考内容,体现了选考内容的选择性,其效果如何,有待实践的检验。4套试卷的论述类文章选材均注重文化因素,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了人文情怀。如全国课标卷的“‘变形’美学观”、山东卷的《图腾与社会制度的产生》、广东卷的《诗与直觉》、江苏卷的《纯朴的嗜血者》(对《水浒》中李逵这一人物形象的感悟)。特别是广东卷和江苏卷的选材,注重了与教材的对接,有更多的文化含量和人文内涵,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和导向。

就设题方式而言,全国课标卷、广东卷和山东卷的题型、赋分与2007年一致,保持了稳定性。广东卷略有微调,将其中的一道多项选择题由2007年的“六选二”变为2008年的“五选二”,降低了试题难度。江苏卷借鉴了广东卷的设题方式,各设置了2道客观题(“四选一”)和2道主观简答题。4套试卷的设题依然突出了“信息性阅读”的考查特点。

再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2008年高考课标卷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文本的选择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发展,在借鉴的基础上有出新。“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小说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传记成为了考查的热点。全国课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继续选考小说阅读,但文本由2007年的中国古代小说变为了外国小说,实用类文本阅读继续选考传记阅读。广东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首次选用外国小说,实用类文本则选用了外国的科学小品。山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仍然选考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了传记阅读(2007年为新闻报道)。而江苏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了中国当代小说,且作为必考内容,选考内容分别为论述(说明)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传记)。

从文学类文本的内容来看,全国课标卷所选的小说《二十年以后》,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小说情节流畅,语言清新简洁,结局突兀奇特,有很强的可读性。广东卷所选的巴西作家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象征意味较强,主旨较难把握。江苏卷选用的是汪曾祺的小说《侯银匠》。汪曾祺的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纯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出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同时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山东卷选取的《歌德之勺》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散文,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由勺子之大展开丰富的联想,表现了歌德的不同寻常,能够引导考生阅读和关注经典的文学作品。

4套试卷对文本的选择,既有出于“稳定”的考虑,如全国课标卷,又有对文本轮换的考虑,如广东卷的2个文本选择及山东卷实用类文本的选择。相对而言,广东卷选择文本的做法值得肯定,因为实用类文本中的“传记”在文言文中已设题考查,从“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文体”中选材,更能扩大考查面。

二是山东卷及江苏卷的选材彰显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山东卷的《歌德之勺》的作者张炜是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我所认识的梁漱溟》的作者牟宗三是山东栖霞人。梁漱溟先生是硕儒,其“乡村建设”的社会实践就是在山东邹平进行的。江苏卷《侯银匠》的作者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文章中对“轿船”等民俗的描写,具有浓浓的水乡风土气息。

三是两类文本的考查方式及赋分一致。选考题采用题组选考的方法,两个阅读材料各命一组题,两组题在题量、题型、赋分、难度等方面保持一致,做到题组等值。考生从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这种采用两类文体题组等值选考的方法,比单题等值选考的方法要好得多,它对于命题者来说可操作性更强,对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来说更有鼓励性,对于高中选修课的开设来说更有引导性。

四是设题形式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创新。题目的设计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试题设计由浅而深,由局部推向整体,由认读理解及至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探究,既与考生的认知规律相吻合,又具体落实了新课标与《考试大纲》的要求,更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显示了试题应有的坡度和区分度。

1.题量及分值的变与不变。

和2007年高考相比,2008年全国课标卷、广东卷和山东卷,无论是题数还是分值都保持了一致;题数不变而分值减少的是江苏卷(由4题22分减至4题20分)。试题数量、分值的变化,一方面是受试卷结构调整的影响,同时也是借鉴其他课标卷设题经验的结果。试卷的不变,则是继承了各自卷别的优点,体现了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变与不变的背后,是继承与借鉴的选择或融合。

2.注重设题的综合性,突出学科特点。

在一道试题中,尽可能地兼考多个考查点已成为命题人的主要设题技术。单个考查点的试题正逐渐淡出试卷,试题的综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在: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往往结合整合文中信息以及修辞手法来设题。

(2)对谋篇布局的考查受到重视。主要设题方式有:考查材料安排的特点,考查段中句子的作用。

(3)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分值高,形式多样:一是直接考查表现手法,二是结合句子含意考查修辞。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依然是命题热点。这类题目的设题角度为:一是考查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或目的,二是分析、概括作者的情感态度。

3.关于探究题。

下面是2008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

全国课标卷:“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广东卷:“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江苏卷:“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山东卷:“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4道探究题的设题角度为:结合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来设题,结合人物间的关系来设题,结合文章结构和人物安排的匠心来设题,选择写作技巧作为切入点来设题。

从4套试卷“探究”能力题目的设置中,我们可以“探究”出该类设题方式的以下特点:

一是赋分高,主观性强。

二是考查目的明确。该类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蕴涵的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都要求考生在独立思考中把握作品的深层内涵。从提供的答案来看,具有“多元思维、适度开放”的特点,也方便了阅卷者。从考生的角度来看,其答案允许有不同表述,只要扣住题干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如山东卷,考生可以结合全文,联系自己的实际加以综合发挥。由于这类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对考生有较大的挑战性,对素质好的考生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三是设题紧扣文本设置情境,要求考生结合文意或联系实际来阐述。试题的“探究”味足,相信对其他单独命题的省市也有借鉴作用。

探究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意在鼓励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以体现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即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但是,高考试卷中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反对毫无根据地胡乱探究,考生必须根据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或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探究。按照2008年新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探究是指考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一种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因此,探究题不像概括分析题那样,要求面面俱到,考生只要能就某一方面进行论述、探究,即可根据合理程度和论述情况酌情给分。

标签:;  ;  ;  ;  ;  ;  

继承与发展,汲取新的经验教训--2008年高考课程标准试卷评介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