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贵州兴义万峰林景区为例
李明倩 赵举兵 丁艳辉
摘要: 本文以贵州兴义万峰林景区为例,从乡村旅游的角度探析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乡村旅游发展出现的市场机制不规范、文化开发保护力度欠缺、乡村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提出建立科学持续开发、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文化及环境、打造多元化旅游产品等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兴义万峰林景区;民族地区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意义及缺陷
1.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意义
(1)乡村旅游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予少好古金石文字,家贫,不能有其书,独时时取欧阳子所集录,观其序跋辨证之辞以为乐。遇适意时,恍然若手摩挲其金石,而目了其文字也。既又怅然自恨身贫贱,居处屏远,弗能尽致所欲得如公之为者,或寝食不怡竟日。来泉南,又得东武赵氏《金石录》观之,大略如欧阳子书,然铨序益条理,考证益精博,予心亦益好之。[注] 朱熹: 《家藏石刻序》,《晦庵集》卷七十五,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来是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依靠原有的自然环境,因而对乡村自然环境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二来是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使村民能在旅游发展中受益,也让乡村村民充分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利于村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从而放弃原有的滥砍滥伐等落后观念,自觉自愿的去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并积极植花种树、退耕还林还湖,有效改善了地区居民对环境的破坏行为。
(2)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加快地区扶贫攻坚进程
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使得农村能够真正地摆脱贫困的帽子。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当地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以及响应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些设施的建立以及居民整体生活环境的改善,不仅是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文化流失加剧文化生态失衡
西南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大,民族文化丰富,近年来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得到国务院和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省的各县市先后建立了多个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甚至在地貌复杂、城镇化率不高的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也是其支柱产业之一。然而,由于民族众多、发展不完善等原因,乡村旅游的发展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例如在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村民经济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也是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
很多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之前,农村产业结构非常单一,大部分村民都是以种地,发展农业为生;除此之外就是外出务工。不仅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还丧失掉许多宝贵的劳动力。在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来之后,产业结构便从以第一产业为主转为发展潜能更大、经济效益更强的第三产业,农民们由吃饱饭开始真正地富裕起来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配套设施服务也逐渐兴起,原本在家乡谋生困难的农民工们和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为未来担忧的大学生们纷纷投入到其中,返乡创业,兴建农家乐、民宿等,在国家的扶持、政府的帮助下发展的有声有色。
2.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缺陷
(1)商业化导致生态失衡
(4)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我俩谁也没说话,端酒,碰杯,再端酒,再碰杯。不大会一瓶酒就快见底了。我觉得自己开始头晕了,看看刘铁头,他也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刘铁头长着满脸的小紫疙瘩,这会儿紫疙瘩们像涂了层油,个个饱满挺拔亮光闪闪。
通信接口模块的电路设计使用到了FT2232D芯片。FT2232D是一款高性能的USB到UART/FIFO的转换芯片,两片BM芯片的被高度集成在内部[7]。FT2232D还可以使用FTDI公司提供的虚拟串口(VCP)驱动,就像使用PC机的标准串口一样来操作USB接口[8]。
根据上述兴义万峰林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为以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现状探析
1.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简介
(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吸引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
2.贵州兴义万峰景区的发展旅游的发展状况
(1)发展稳定,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1.“嗡嗡”的异响在变速器和轮胎轴承位置特别明显,初步判断轮胎轴承有磨损产生异响。另外方向盘向右打时,故障明显减弱,方向回正,异响特别明显,同时异响在变速器的差速器位置特别明显,所以也怀疑异响是由变速器的差速器引起的。
以上三个话题的深层架构可以概括为:“敌人架构”“失信架构”和“生存架构”,该语料的深层架构反映出英国盟友对特朗普政府新政策的态度:警惕、不再信任美国政府且感到生存受到威胁。而这一系列的深层架构又可以与美国至上政策对应起来:抛弃意识形态,从美国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对外政策;逆全球化,实施贸易保护;全球收缩,不再承担国际责任。此外,以上政策的制定也与共和党的“严父道德模式”中的深层架构吻合:追求自身利益、强调竞争、自负其责等。(Lakoff 2002)
(2)外围环境向好,发展潜能巨大
万峰林所处的黔西南州,其乡村旅游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末,其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景区依托型,另一种是城镇依托型。发展至今整体态势良好,就2018 年国庆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459.1105 万人次,同比增长52.67%,万峰林景区接待游客158812 人次,门票收入282.529 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1116.02 万元;给万峰林景区及带动周边发展旅游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作为兴义向全国递出的第一张旅游名片,万峰林景区的发展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成功在黔西南州举办了2018 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壮大“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国际影响力,持续优化客源结构,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3.贵州兴义万峰林景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忽略当地文化产业的开发
对于向往乡村生活的游客来说,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乡村多彩的生活体验才能给绝大多数游客带去生活的满足和情感的寄托。在万峰林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人文风光,但万峰林景区目前的开发重点却只放在了自然景观搭建上,忽略地区文化及周边地区的文化内涵开发和挖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展示平台和载体,虽然说现下的万峰林景区是国家4A 级风景名胜区,但是给游客带去的体验效果并没有那么强烈。地方民族文化是当地旅游产业的根基和灵魂,如此忽略文化的开发是景区的损失,也是游客心中的遗憾。
(2)旅游市场管理机制缺乏规范体系
黔西南州全州旅游市场普遍存在秩序比较混乱的现象,各个景区之间没有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规划;各景点间的规划并不是很科学;景区的服务基础设施缺乏市场机制的约束,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就万峰林来说,它与周围景区只有地理位置毗邻的关系,并没有建立合作共赢开发的体系;而在景区内的景点布置多以自然风光观赏和自主户外体验为主;各服务点、宾馆相互争客源、恶性价格竞争等。这种缺乏规范的管理体系造成了极差的客户体验,对省外游客造成不好的印象,不利于景区经济的发展。
(3)景区业态单一落后
还有学者从语言、社会和心理三个角度探讨制约母语迁移的多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对二语习得有着重要影响的母语迁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它的产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制约母语迁移。
万峰林景区业态单一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旅游投融资渠道单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比较薄弱,景区开发和人文资源开发不够,旅游景区、景点的配套服务尚处于低级水平。目前与旅游相关的宾馆、酒店、服务公司等,在数量和服务标准上不能满足景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旅游文化商品的开发、生产、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尚处于产品单一、有场无市、规模狭小的起步阶段。旅游产品依然是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体验型旅游产品极少,基本没有度假型产品,旅游经济整体效益未充分体现出来,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水平低,门票经济突出。
人们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环境效应。各种不合理、不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再加上乡村旅游要发展自然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而人流、物流的增加会造成各种固体垃圾、废气、污水等污染物的增多,这些污染物的随意堆积、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破坏,乡村旅游在乡村环境承载力的超范围的情况下经营。如果这种情况一直得不到解决的话,必定会导致乡村生态在商业化进程中完全失衡。
万峰林作为兴义市三大景区之一,在2004 年被列入中国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和国家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2008 年,万峰林被批准成为国家4A 级风景名胜区。近年来万峰林引进了自动检票系统,修建了观光人行栈道、景区西南入口、观光道休息凉亭、检票亭等景区软硬件基础设施,增加了游客体验感和好感度。2018 年,万峰林景区总接待量68 万人次,同比增长42%;综合收入6372 万元,同比增长52%。据了解,为助力脱贫攻坚,万峰林景区内招收了200 名贫困人口作为临聘人员,除此之外,在景区持续几年井喷式的发展形势下,景区周围各类旅游服务行业应运而生,据统计,截至2018 年年底,万峰林景区内共有客栈112 家。
随着万峰林景区大量游客和汽车的进入,导致出现诸多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当地民众在景区开发建设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一些地区乱砍乱伐,乱围填鱼塘,私自变更林地性质等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屡有发生。除此之外,景区内的饭店、旅馆、民宿等个体经营户,为了节约成本再加上环保意识的淡漠,将经营所产生的厨余和生活污水等随意排放,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没有对生态保护负起相应的责任,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制止这类行为,使得万峰林景区的生态环境一度面临威胁。
大数据的应用能够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带来无限可能,然而在笔者所在的团队开展这一研究时,现实中又遇到了一些困境,影响了最终的效果。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村寨中一些古建、文物被人为进行了过度包装,原有的结构或建筑被覆盖或者直接拆掉重新修建,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建筑特色,丧失了原滋原味的乡村文化内涵。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一些旅游景区出现凭空乱造的另类建筑和滥竽充数以假乱真等等现象。不仅仅是人文建筑,自然生态也遭到了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文化生态赖以存在的基础,为了加大旅游地对游客的接待数量,盲目扩充土地修建商业酒店、停车场等,这样一来乡村的自然环境构造与当地的文化生态被人为的割裂开了。
1.建立科学可持续的民族乡村文化开发模式
文化是民族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的发展对少数民族的文化的传播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自然风光的同时,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万峰林地区生活的是布依族的村民,保护并维修布依村落的遗址,保护和传承当地布依文化遗产,使得当地布依民族文化更好地向外界传播出去。为游客提供遗址的观光和布依生活体验,开设布依民族的染布技术体验、教授外地游客布依语言等。建立浓厚的而独特民族风味的旅游气息,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满足游客的情感归属的需要。同时,这样的开发发展也使得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扬,适合旅游的长远发展和民族悠久文化的传承。
2.建立规范的市场体系,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在旅游市场秩序混乱的地区,政府应发挥其作用,为当地旅游市场建立规范的秩序,立法约束当地商户的不合法行为,保证当地旅游经济的正常发展和游客的安全。旅游局携景区开发商共同研究当地景区的合理布置和规划,实现共赢的局面;对于景区的恶性竞争商户,实行定期产品服务和价格定制检测,制定一定的法律约束当地商户行为,保证当地市场的有序发展,提高游客的体验感,为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保障。
(3)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打造多元化旅游产品
其次,学生学习产生困惑时。学生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知识体系不完善、学习体验缺失或者学习方法缺失,有时会产生学习困惑。在学生学习困惑超越学生个体能力时,开展合作学习则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必须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开发发展多元化旅游产品,保证当地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当地村民可以建立一个专业团队,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独特风俗和自然风光等素材,进行多元化的旅游文创,并借助大型的的网络购物app 进行销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还可以借助文创产品让消费者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内涵。除了多元化文创产品,还可以根据当地独有的民族风俗开创一些特有的观光点,以此吸引更多游客观光体验。兴义地区多为布依族,他们拥有独特的布依习俗,如婚礼习俗和山歌相亲会等是至今仍存在的非遗产文化,当地可以根据这样的习俗定期举行一些活动,吸引外地年轻游客到此举行婚礼或相亲游览。
(4)加强民族地区乡村环境保护,发展可持续旅游经济
民族地区乡村的生态环境对旅游的发展影响重大,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薄弱,对于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要以保护当地环境为前提。为了保护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第一,对于游客产生的垃圾必须集中处理,建立统一的垃圾存放点,减少农村以往垃圾随地乱扔的情况。第二,在旅游区建立地下排污管道并建立集中的污水处理中心。第三,旅游区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建设时尽量保持当地的地貌特色。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让游客有着极其完美的体验,享受乡村旅游带来的乐趣。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贵州兴义万峰林地区的旅游发展,总结其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具体解决对策,希望能为以后的乡村旅游经济提供参考。在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协调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经济利益的关系,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文章仅能提供保护环境文化的宏观措施参考,并不能提高人们对环境文化的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敏.黔西南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究.2017.第3期.
[2]改革开放40载从景区变化看兴义旅游新发展.兴义网.时政兴义,2019-1-25.
[3]吴信值,黄华芝.黔西南州乡村旅游与民族节庆融合发展初探.
资金项目:
大连民族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国家级,201812026005)。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