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民[1]2001年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未来社会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上的竞争,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它必须同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相协调,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因而,研究和探讨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高等教育规模进行比较研究,即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本文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对他们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结合其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历史地审视在不同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并力图探索出其中的规律。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本研究的问题、意义和研究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分析和比较了衡量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各种量化指标,并确定以适龄青年毛入学率(Gross Enrollment Ratios)作为本文的量化尺度,在细致分析中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量化指标(毛入学率)的具体计算公式的修改意见。 第叁部分,对美国、日本、英国等几个典型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其在不同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条件下发展过程中各自的发展特征——美国是以社会导向为主、以政府投入为主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日本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投入上从依靠政府力量为主转变到以民间力量为主;英国 第四部分,总结上述几个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由精英阶段迈向大众化阶段过程中都有一个较长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办学目标上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导方向、逐步建立起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投资主体多元化,分析了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各主要社会因素特别是经济因素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从宏观上制约和决定着高等教Vi 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比较研究育发展规模、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一对应关系,提示出以社会需要为主导方向的职业化办学方向、形成多样化的办学体系和办学主体多元化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进而得出规模并不是高等教育能否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决定性因素,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结论。 第五部分,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并从中国的经济实力、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和中国的教育实力待方面,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基础。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发展和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示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已经具备了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条件,必须加速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论。
唐文忠[2]2015年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高等职业教育无疑为中国经济的腾飞、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随着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的发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未能形成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良性互动;社会仍然对高等职业教育持有偏见;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引导规范作用仍有待加强;办学经费仍显不足;校企合作的广度有待拓宽,深度有待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仍显落后。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西方近现代经济学家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梳理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嬗变轨迹,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数据实证阐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国际国内新的经济环境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德国、瑞士、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实现与经济发展有效契合的经验,最后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如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进而做到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庞丽[3]2008年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价值取向》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已占有高等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强劲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政府出台了更多的具体政策来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这引起了研究者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关注。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为研究对象,选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文本,深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并结合社会背景阐述隐藏在政策演变背后的价值取向,总结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变迁,并剖析其应有的价值追求。从文本梳理来看,不同时期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都是为了保证当时的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浓重的时代背景烙印。从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其社会背景出发,我们可把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探索时期(1978年—1991年);法制化建设时期(1992年—1998年);大力发展时期(1999年—2003年);持续发展和特色化建设时期(2004年—至今)。不同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演变阶段呈现的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本文研究主要是从社会背景出发,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是基于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入分析。在社会经济战略发展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主要呈现出开发人力资源,服务社会经济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出台主要是为了促使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化和管理体制完善化,体现出制度建设,自我完善的价值取向;在高校扩招背景下,体现出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的价值取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理念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体现出特色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凸现以人为本的就业导向政策,加强教学质量,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化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价值取向考虑的因素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涉及的因素主要有国家、社会、学校及个人等,其价值取向随着社会大背景的变化而发生变迁,研究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变迁主要从注重社会需求到个人需求、从注重外延发展到内涵建设和从注重规模扩张到质量保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观有着不同的取向,并且不单纯只呈现出一个价值取向,而是体现出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等多方面价值取向,表现出阶段性、连续性,并随着社会日益多元,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逐渐追求“多元化”、“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谐政策、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促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苗耀祥[4]2014年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质量是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构建科学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后实行宏观管理的迫切需要。本文在梳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教育评价理论与制度变迁理论,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的形成背景与变迁过程。文章认为,建国65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的演变既是从质量建设到质量保证的过程,又是不断变迁中发展的过程。文章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的上述研究,有利于丰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理论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文章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做了深入探讨,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进行了反思和合理重构,进而提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的对策。
谭菊华[5]2014年在《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乃民生之本。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毕业生专业结构、素质、观念与社会所需产生的结构性矛盾是普遍且深层次的问题,是长期影响和制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瓶颈”。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知识经济背景下,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如何突破既定教育模式的局限,培养出市场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务。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载体,要能够满足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标杆”,能够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高等教育核心且最紧迫的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受教育的个体功能要求不断的发生改变和提升,并且倾向于个体精神需求。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并朝着多元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维持社会稳定、适应社会变化、构建社会未来的作用,就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就业视野下改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所需,办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人力资源理论、职业生涯理论、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理论为大学生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培育和提高人力资源能力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因此,人力资源能力培养必将成为推动新一轮社会财富增长的核心。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关乎大局,高校作为人力资源能力培养的主要机构和单位,担负着建设全社会人力资源能力的重任,并且这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义务和责任。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特殊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若合理开发利用,将会发挥最大的效用。审视大学生就业难,而用人单位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这一问题,为提高大学生人力资源有效的利用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职业生涯理论是关于每个人的自身价值与成长。大学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二阶段,对于整个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大学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何自我评估、如何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都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关。中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即1999年启动的以规模扩张为主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旨在适应和满足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其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校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最重要的是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提出大学生就业视野下进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目标和定位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问题。通过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病,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高校通过合并、扩招等方式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过分强调普通高等教育,不重视高职教育;盲目设置专业,无视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能力,求多求全,追求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脱节。当前,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出现了明显的市场化倾向:一是高等教育的费用承担者由政府转变为受教育者;二是大学生就业不再是接受分配,而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变成了一种市场行为。就业市场的形成和不断完善,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在质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环节上并没有及时跟进,表现在专业设计、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精细,越来越贴近职业技能,而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重视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此外,高校不注意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在实际情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当前国内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历史演变和现实改造相结合而成。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应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不断变化,但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高校毕业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造成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失业有复杂的因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结构性失业重要途径,只有立足于就业领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的放矢培养人才,针对社会所需,实现大学生与就业岗位的对应性,将能促进大学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基于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必然选择。现代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也有其外在的联系。从系统学角度看,认识和构建一个系统既要从内部视角,也要从外部视角来看,即既面向内部要素的形成,又面向系统对外功能的形成。本文从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外部出发,提出改革的策略。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发展而言,其基本发展方略主要是调整专业结构、适应社会需求,针对行业(职业)的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夯实专业条件、建立有效机制,促进专业建设。基于高等院校内部要素,本文提出构建就业视野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部构建模型。模型的搭建包括就业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目标、原则的重塑,以及人才培养内容的改革,其中包含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模块化课程的改革,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模块化课程的可行性。就业视野下人才培养的策略和评价机制的建设也是内部构建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新视野下的功能协调一致。搭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高等院校内部的构建,也需要外部支撑。既需要高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强法制约束,建立自我监督机制,也需要社会和政府的积极配合,坚持社会本位论,落实办学自主权,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紧密市场联系,提高社会资源的作用。最后,在全部研宄的基础上得出本研究的一些初步结论、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本研究既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更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对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之后,力图提出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和模型。
岳武[6]2012年在《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方面标志着我国的市场配置资源模式已经进入到制度化建设阶段,另一方面也表明在高等教育领域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并寻求其优化路径,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高等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制度及管理因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是指通过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要素组合,改变不合理的配置方式,完善资源配置机制,达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提升质量、实现公平的目的。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正面临着物质财富不丰富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社会现实,还面临着民众对高等教育资源需求与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的突出矛盾,更面临着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而带来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探索并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不仅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还是应对国际经济社会重大变革等艰巨挑战的需要。本文的主体部分由上、下两篇所构成。上篇即总论篇,包括前五章内容:第一章即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基础理论;第二章即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历程和主要成绩;第叁章即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四章即主要发达国家及俄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经验和启示;第五章即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原则和对策。下篇即分论篇,包括后叁章内容:第六章即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专题分析及政府角色定位;第七章即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着力点;第八章即深化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在归纳总结我国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系列问题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针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系统整合了国内外关于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制度学说为基础,吸收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部分内容,从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视角,以制度分析的方法研究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问题,使得教育公平的实现和发展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魏玉梅[7]2016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反映社会公平的风向标,高等教育肩负了调节社会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没有“教育小康”,也就难有“社会小康”,没有“西部小康”,更难有“全国小康”。因此,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及价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与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与要求,体现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与标志。人民群众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充分程度是反映社会公平和“五位一体”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标志,只有在西部高等教育公平的动力驱动下,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本研究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指导思想和研究背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为红线,以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视角,采取思辨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相协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对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现状与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研究主要包括六章内容。导论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重点、创新点以及拟解决的问题等逐一做了阐述,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其后各篇章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第一章是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围绕核心概念、相关理论基础以及研究视角叁方面进行了阐述。包括界定核心概念、明确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衡量指标、介绍本研究选择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叁种资本视角的缘由、明确每种资本视角的考察维度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本章同时还继承和扬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选择了较有代表性、解释力和适切性的相关理论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与教育观、正义论、文化再生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能够为本研究能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每种理论基础来源、对本研究的启示以及与本研究的契合性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脉络。本章从教育公平理念的源头——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观入手,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继承与发展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最后立足于教育公平理念的最新理论平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阐述了新时期教育公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认为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既是高等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规定。第叁章阐述了我国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本章对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中部、东北部叁个区域以及西部地区内部叁方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同时,从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小康社会的发展差距、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经济与教育发展差距两大方面着手,揭示了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困境和障碍。认为西部地区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要明确西部高等教育公平之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当代价值。第四章是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揭示部分。本章为论文的主干环节,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基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大背景,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状况进行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的详细考察,探讨了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现状,揭示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问题之所在。首先,分别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校在校生人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高校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高校区域布局和区域经济水平等几个维度分析了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总体现状,揭示了西部与东部发达省区之间存在的公平差距事实。其次,分别从不同家庭子女在各类高校中的分布、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以及专业选择的差异状况叁个主要方面,揭示了占有不同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第五章是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是论文的主干部分之一。本章主要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总结和归纳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导致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的内在机理,并构建了叁种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模型。分别从宏观原因和微观原因两大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宏观原因主要表现为叁方面: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之弊为直接性原因;招考制度“城市化倾向”之偏为主导性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困为发展性原因。微观原因主要表现为叁方面:经济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社会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文化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在归因分析基础上,本章将叁种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确定为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两大方面。第六章是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对策体系构建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和重点。基于所揭示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五项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公益性原则、机会均等原则、差别原则和补偿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对策体系,试图通过政府引领、社会应和、高教主导、家庭跟进以及技术推进五个方面推进西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一是政府引领,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局面,具体策略为: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健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统筹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增投基础教育,适度弱势文化补偿;合理规划布局,实施教育资源共享;建设“教育小康”,促进“社会小康”。二是社会积极应和,创建“社会文化繁荣”与“城乡资本均衡”的新生态,具体策略为:加强家校广泛联系,促进学社密切合作;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缩小文化资本差距;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完善贫困生资助措施;叁是高等教育主导,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具体策略为: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缩小家庭社会资本差距;构筑信息援助网络,提供全方位择校信息;加强城乡校际互动,实施教育文化交流共享。四是家庭积极跟进,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的新格局,具体策略为: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数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努力提升家长文化素养,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过程;切实增强家长信息意识,提高家庭文化资本总量。五是技术推进,促进“信息技术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具体策略为:借鉴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突出教育信息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现实价值;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教育公平。文章最后指出,教育非均衡发展无益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的解决需要在社会公平的语境中才能最终达成,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内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本质上是社会整体系统中不平等和不公平的投射和体现,随着人们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公平及正义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相信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将日趋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终将会实现。
刘晓[8]2012年在《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源泉。回溯历史,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和责难,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也从未如今天这样波澜迭起。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断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实现了办学规模上的跨越式发展,为全社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但由于近年来办学规模急剧扩张,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就业水平叁大瓶颈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中仍存在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不够紧密,办学目的定位不清,学校运行机制不顺,尤其是还没有真正建立与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和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与此同时,目前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与科学的分析框架,由此导致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实践的混乱。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现实困境,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30年来办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为分析样本,尝试在影响其办学改革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交互、冲突与协调中,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的本质和作用机制,并就如何在制度层面延展和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做了进一步的思考。本文聚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实践,关注前沿问题,尝试通过系统且独特的视角来尝试回答以下问题:首先,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何迫切需要改革?即为什么要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什么力量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发生、发展和蔓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何规划和实施改革?他们期望通过改革实现怎样的愿景?与以往改革相比,现阶段高职办学模式改革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又遭遇了哪些新的矛盾?其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触及谁的利益?即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模式改革过程中都存在哪些利益主体?哪些利益主体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第叁,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需求是什么?存在的利益冲突是什么?各利益的均衡与冲突如何促进或羁绊改革的进程?第四,国际范围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给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利益多元化趋势显现的中国社会,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面临怎样的挑战?第五,行进中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基于上述分析逻辑,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就本问的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核心概念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说明第一部分,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历史分析与现实思考。通过客观描述和系统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历程,总结经验与教训,探寻历史规律;从历史研究中获得历史规律,并回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都经历了哪些过程?为什么会有今天的办学模式的问题?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向着哪些方向去改革等,从而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利益相关者参与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和现实空间。第二部分,即我国高职办学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与利益需求分析。要研究利益相关者如何影响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就必须首先明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利益相关者到底有哪些?其影响程度的排序等?采用米切尔的分类法,从合法性、合理性、紧迫性叁个方面,通过实证调查厘清影响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利益相关者都有哪些?影响的程度如何?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利益相关者的内涵、构成及其需求分析:包括高职利益相关者的内涵界定、范围识别、成员构成等。然后分析高职办学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需求是什么?第叁部分,即高等职业教育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在上一章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之间的冲突是什么?从而了解各利益相关者是如何影响和制约办学模式改革的,从而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障碍何在。第四部分,即高等职业教育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在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运用利益协调理论,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在高职办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应当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寻求高职办学改革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点。第五部分,即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经验举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章通过选取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德国和英国,分析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典型模式,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其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和运行机制,并了解其改革动向,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寻求经验借鉴。第六部分,利益相关者参与逻辑下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对策研究。以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基础,借鉴历史经验、国际经验和国内成功经验,结合存在问题,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化为中长期改革的目标、步骤、主要任务、重要措施,以及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制度环境创新。第七部分,案例研究。选取某市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政校企”一体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行剖析,以验证本文提出的思路的可行性与实际效果。最后,在全部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本研究的一些初步结论、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本研究既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更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力求对国内外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尝试提出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伊继东[9]2004年在《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新时期,其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等师范教育从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教师教育从职前与职后的分离走向一体;社会对教师的需求从片面追求数量的增长走向注重质的全面提升。这些转变是带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也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然而,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显着,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制定符合区域实际的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和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成因,是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大众化、个性化;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开放性教师培养体制逐步形成,教师教育走向专业化、终生化;教师培养由传统师范教育模式向现代教师教育制度转变,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仍然存续一段历史时期,教师教育的分工与竞争格局加剧。云南是一个地处西南边疆、民族众多、发展极度不平衡、人口分散、社会经济落后和基础教育水平很低的省份。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与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竞争力偏低的矛盾;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观念转变与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矛盾;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传统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落后的矛盾;传统高等师范教育管理模式与现代教师教育要求的矛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所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的体制、结构、内容、方式如何改革,规模多大为宜,质量怎样提高,资源如何优化,必须从前瞻性的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探究,针对科技兴滇,人才强省的要求,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要坚持贯彻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叁个面向思想、为基础教育服务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遵循六大原则,即适度超前发展原则、结构优化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科学预测与规划原则和政府主导办学的原则。要坚持以适度超前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教育市场需求为依据,以改革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的发展战略思路。围绕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WP=4>和效益协调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实现云南高等师范教育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效益增进的目标要求。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进程相对滞后,在一段时期内,相对独立的高师院校仍将是教师培养的主体,这是云南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也是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战略的重点是要树立现代高等师范教育新观念,即开放化、一体化、专业化、综合化、多样化和现代化的观点;构建综合化高等师范教育模式,其基本内容是教师教育由定向型向开放型过渡,教师培养实施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相结合,同时推进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创办特色化的高师院校,其特色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园的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并从立足本校、立足地方,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开放化与国际化方向,遵循借鉴与独创、继承与发展的有机统一等四个方面培育云南高等师范院校的特色化。如何解决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可行的改革途径、有力的对策措施是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创新管理体制、实施分类建设、突破办学层次、推进开放发展、建立现代制度,是实现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目标的五项基本战略措施,由此,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和云南特色,符合教师特性的高等师范教育新体系,促进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健康有序、持续快速的发展,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马涛[10]2016年在《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预测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内外系统中各个要素,例如:外部系统的经济、科技、文化和内部系统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出现了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好的或是我们期望的一面,又有不足或是令人不能满意的一面。“今天是昨天的明天”这一经典未来学命题想表达的是:我们今天面对的一切,源头都已潜藏于昨天。过去的历史已经无法改变,但人类可以通过回顾历史和立足现在以自己的行动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未来存在着无限可能性,如果我们期望未来是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等待或任其发展,而必须积极的行动起来。为了避免行动的盲目性,确定符合具有可行性的目标和行动方案是必要的,然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根据什么来确定目标和制定行动方案?自古以来,人们对未来根深蒂固的执着和探究从未停止,建立在不同观念、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的预测是其主要途径和方法。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未来是怎样的,如何使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符合其本质属性且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我们在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过程中能做什么,应做些什么以及怎样做?这一连串问题的解答都需要通过事先预测和调控的方法来完成。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外系统要素的变化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学者给予较高关注的研究领域。对高等教育规模未来发展的研究,预测是学者们采取的主要途径,预测又因观测和研究角度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具体方法:即社会需求法、国际比较法、成本收益法、毛入学率预测法、百万比例法和地方政策法、基准增减法等;这些具体方法应用在探索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规律和未来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状态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仅为我们确定未来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目标提供了参考,也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的规律,为预测技术和模型选择提供了依据。基于预测思路和统计方法的不同又有:时间序列分析法(包括趋势外推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马尔可夫链概率分析法、灰色预测法等)、学生流法、回归预测分析法等。这些统计预测方法设计的思维逻辑主要是事物以往发展的趋势或影响因素会延续到未来,或可以根据以往趋势推导出未来,或过去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仍然是未来事物发展的影响因素;这种思路本身是具有合理性的,因为我们对未来的预测以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事实为基础,但从设计目的的角度来看,对未来期望精确判定则是预测走向末路的最大问题。为了达到对未来的精确预测,在缺乏系统关照和数据的条件下,只能采取越来越复杂的数学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基于对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现实分析和目前研究成果的借鉴,依据高等教育的本质、现实条件和未来目标,通过假定影响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因素多数不变,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毛入学率、高中生源、主体专业为变量,以重点行业、产业、工种与本专科专业的拟合系数及其权重为参量,预测未来五年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中的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专业规模及办学条件规模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与状体,预测结果被称为预测量。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和专业规模的预测量和预测量趋势可以作为对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量和需求趋势的参考值;以在校生规模预测量为变量和现有办学条件为定量,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预测在现有办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随预测在校生规模的变化,办学条件可能与国家标准之间的差度。在这一预测思路的指导下,本项研究构建了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八核预测模型,即由八个核心预测步骤构成:(1)总招生数预测;(2)本专硕博招生总数预测;(3)各本专科招生数预测;(4)各本专科专业招生数预测;(5)各高校各本专科专业招生数预测;(6)各高校本专科招生总数预测;(7)各高校办学条件系数与在校生规模比较;(8)以在校生规模预测量核定高校办学条件总规模和各高校办学条件规模。为了证明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中哪些是可以预测的,将s区域2015年高校办学规模数据带入模型,以基础数据和预测数据,预测和分析了s区域高校办学规模的现状与趋势;根据预测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未来发展可能趋势和状态,结合专业与重点产业、行业、工种的吻合系数,以调节和控制专业、产业、行业、工种权重,进行办学规模和教育资源的动态调控。预测本身并不是目的,预测是为了给决策者提供决策和行动方案制定的客观依据,决策和行动方案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因此,预测也不会一次完成,必然是一个预测与调控持续循环反复的过程。本项研究建构的预测模型就是建立在预测与调控相结合的理念基础上的。它不仅是对2016年——2020年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预测与调控模型,乃至今后各年度办学规模,均可以据此模型进行预测和调控。该模型也不是一个封闭的模型,可以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增加指标,扩张数据库;同时,还可添加高教系统中的其它指标,比如专业评估、学生学习成绩与发展、教师教学与发展、网络课程与教学互动运行、管理效力等,实现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现状监测、发展趋势预测、问题分析和提供决策参考。而且还可以扩展到基础教育,通过添加基础教育学校与各项办学指标,构建整个教育信息系统,以实现对整个教育系统的现状监测、发展趋势预测、问题分析和提供决策参考。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组织的历史责任,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和研究人员的一种社会责任。尽管对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预测还存在着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如社会需求预测、对行业产业结构未来变化的预测、预测数据的收集、存贮、使用的技术和制度障碍等;但这些不能成为阻碍我们基于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理想在这一极其困难的领域进行尝试和探索。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本项研究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发展提供一点具有可行性的参考。通过理论分析,本项研究构建了预测与调控相结合的动态模型,该模型希望尽量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精华,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现代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思维、方法的提出和应用都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预测提供了更好的技术路径,我们也意识到本项研究构建的预测与调控模型还有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期望有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共同推动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朝着真正能够促进人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比较研究[D]. 刘怀民. 大连理工大学. 2001
[2].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研究[D]. 唐文忠. 福建师范大学. 2015
[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价值取向[D]. 庞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4].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研究[D]. 苗耀祥. 东北大学. 2014
[5]. 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 谭菊华. 武汉大学. 2014
[6].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 岳武.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D]. 魏玉梅. 兰州大学. 2016
[8]. 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 刘晓.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9]. 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 伊继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10]. 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预测与调控研究[D]. 马涛. 西南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