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初见端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危机论文,世界性论文,端倪论文,资本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人类刚刚进入21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便到处是凄风惨雨。从美国到日本,从英国到德国,从东南亚到拉美各国,经济衰退之声不绝于耳,政治混乱之象纷至沓来;综观资本主义的历史与现状,透过它的今天看它的明天,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正处在“暴风雨”的前夜,这场危机的冰山已浮出水面,大有不可阻挡之势。
美国的危机开始了
1、占尽经济全球化的好处,美国经济一度实现了118个月的持续繁荣。经过70年代长达十年的经济滞胀以及80年代的起伏低速增长以后,90年代的美国经济持续繁荣了118个月。与前几次依靠战争实现经济繁荣不同,90年代的经济繁荣是通过占尽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实现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柄双刃剑,在争得一点可怜的利益的同时,它们更多的是付出了代价。而对于美国,则几乎占尽了所有的好处。它利用技术、资金、人才和市场的绝对优势,通过迅猛发展的资讯产业及其他高科技服务业向世界的各个角落渗透,从发展中国家赚取了巨大的超额利润。正是这种超额利润,使美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在90年代获得了迅速提高,其幅度快于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成本增长的幅度。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强化的商业和消费者信心,形成了相互抬顶的循环。于是,大批的外国资本潮水般地涌入美国。从1991年至1999年,外国在美国的投资增加到了10000亿美元之多,这大约相当于美国同期投资总额的9%。而在1999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12.2%。大量外资的涌进、通过掠夺世界超额利润而实现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自我强化的商业和消费者信心,这三个支柱使美国经济在90年代实现了长时间的持续繁荣。随着失业率一天比一天下降,股市屡创新高,美国人相信他们已经进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发展时代,传统的经济周期规律不会再存在了,30年代的大萧条和70年代的经济滞胀不会再发生了,高负债和低储蓄的矛盾可以不管了。但是,它们全错了。
2、危机开始了,而且仅仅是开始。早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就说过:美国的股市中有虚假繁荣的成分。在亚洲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克鲁格曼就提出过美国股市何时崩盘的问题。但几次衰退和危机的威胁,美国都侥幸地逃脱了。其实,与其说逃脱,还不如说是把危机转嫁了。马哈蒂尔就曾说过:是索罗斯这个恶棍和美国财政部合谋制造了东南亚金融危机。最后的结果,这场危机不仅没有给美国经济造成即期损害,而且还推动了大批资金涌入美国。于是,美国经济的气球越吹越大,繁荣中的虚假成分急剧膨胀。它终于承受不住了,终于在2000年这个干禧龙年塌陷了,破灭了。股市崩盘了,纳斯达克指数一泻千里,道琼斯指数也处在“下降螺旋”之中。互联网崩溃了,雅虎的市值从1300亿美元跌到不足100亿美元。企业利润迅速下降,公司纷纷裁员,失业率连月攀升,投资紧缩,消费减少,光纤、汽车的价格下降。原来在经济繁荣时期的有利因素一夜间都反过来起作用了。因为泡沫塌陷了,大量投资变得无效了;而从纯会计的角度,吸收了多少外国资本,必然有相等数额的贸易赤字。在经济景气和市场情况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巨大的贸易赤字已变为现实的沉重包袱;过去支持美国经济增长的消费者寅吃卯粮的借贷消费不能再持续了,消费者的支出也一下子不那么慷慨了。所有这些因素正在美国集聚着,并逐步形成金融危机和信心危机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美国的经济危机开始了。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繁荣以后,美国人觉得30年代的大萧条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当时的政府不是那么刻意追求预算平衡,向银行系统注入足够的资金就可以避免那场危机,然而70年代长达10年的滞胀发生了。同样,在经过90年代持续118个月的繁荣以后,美国人对70年代的经济滞胀又不值一顾了,认为只要有一个好的利率政策,有一个美联储加上一个格林斯潘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但是,在2000年,一场更大的经济危机的悲剧又在美国开始了。
3、关联储和它的利率政策不是救急仙丹。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的趋势,美联储和它的利率政策并不管用。为了阻止经济衰退,美联储在很短的时间里接连6次降息,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而且从它的各次降息的时机把握和使用这一手段的艺术方式上,格林斯潘可以说是把他上任美联储以来所有的经验都用上了。但是结果如何呢?如果是美国经济毫无复苏的迹象。不仅如此,情况变得更坏了。进入2001年7月以后,美国美林等公司再一次调低了获利预期,发表悲观的前景展望。美国企业在2001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持续地恶化。与此同时,有关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成分公司第二季度获利的预期比2000年同期减退了17%,跌幅高于6月初估计的13.8%和6.3%。在这种不利预期的引导下,工业生产已连续8个月出现下降态势,其水平已降到了1990-1991年经济衰退时的水平。业者继续减产和清除存货,投资继续下降,申请失业津贴数字增加,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继续下滑。所有这些都表明,对付严重的经济衰退,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这一次并不是应急仙丹。美国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是利率的调减仍没有达到投资者的预期,即还没有减够。格林斯潘也在喊,只要经济没有被充分刺激起来,他就要“减减减”。可是减有用吗?美国的学者们有他们自己的解读:认为在连续5次降息之后,只需再降25个基点就足够能刺激经济了,但这种解读马上就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是错了,经济丝毫也没有被刺激起来。实际上,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已经是在走钢丝了。随着利率政策一步一步地走到尽头,美联储的信心也就越来越走向崩溃,格林斯潘越来越没有底气了。
美国经济的问题积累到现在,它的矛盾的根源还是生产的社会化和少数人占有资本的矛盾,这种矛盾直接导致了在收入分配上加剧的两极分化。从1985年到1994年,美国收入最高的10%人口占有的收入比重从25%提高到了28.5%,如果扩大到20%最高收入人口,他们所占的收入比重则从41.9%上升到了45.2%。美国财富和收入的贫富差距扩大到了大盖茨比(Crear Gatsby)时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资讯产业的迅猛发展,至少使2000万至3000万美国人处在生活逐渐下降的低层。互联网发展到2000年,用得起的人用够了、用腻了,剩下的人则用不起了。网络经济说到底是一种新型服务产业,它的发展既有赖于技术进步,同时也有赖于传统产业的发展,离开传统产业基础而一味地追加对它的投资,必然形成泡沫。可是,就在互联网泡沫塌陷的前一天,人们还在拼命地对其追加投资,为资讯产业的发展大唱颂歌。在美国,供给相对过剩的矛盾确实已严重到了依靠利率政策无法解决的程度。
与利率政策相关的还有劳动力成本、食品和能源问题。这三个方面,如果利率政策稍有不慎,随时都会引发通货膨胀。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大大减缓,美国劳工成本相对大幅度提高。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劳工成本按年率计算上涨了6.3%。食品也存在着涨价的压力。美国的农业人口,他们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得到的价格的增长幅度大大低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农业增加值占全社会GDP比重的下降大大快于农业人口在全部人口中所占比重下降的幅度。很大一部分农业利润被剥夺了。在经济繁荣时期,农产品以及食品的涨价压力被忽视了,但它真实地存在着,现在时机成熟了,它将成为推动美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大多数的美国人可能忘了1973年和1979年美国的经济滞胀,食品价格的上涨就是其基本的因素之一。但美联储和格林斯潘是没有忘记的。还有能源,石油价格近几年波动起伏,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欧洲,人们不得不将其列入必须时时防范的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对此,格林斯潘也不能不防。在2001年的第二季度,美国股市出现了稍微回暖,美国第二季度股市的回升,主要归功于两大公司,一是Kraft食品有限公司,另一个是由高盛和瑞士第一波士顿承销的能源公司Rliant Resources Inc。这绝对不是美联储和格林斯潘所希望看到的。这显然预示了1973年和1979年经济滞胀的恶梦正在悄悄地向美国走来。所以,时至今日,美联储利率政策的空间确实不大了。利率政策救不了美国经济。
利率不行,汇率呢?汇率这个工具,曾为美国带来了多少好处啊。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以及东南亚各国,当它们试图用汇率作为政策工具来阻止自己的金融危机时,却不知不觉地为美国送去了滚滚财源和商机。但现在轮到美国为难了。为了消除巨额的贸易赤字,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最终达到留住资本的目的,美国人很想动用汇率政策,美元贬值的政策主张在美国早就甚嚣尘上了。可是,美元贬值了,日元、马克、法郎;英镑相继跟着贬,港币就更不用说了。贬来贬去,除了一场残酷的相互撕杀以外,最后什么问题也不会解决。然而,如果美元真的贬值了,美国人的信心危机也就真的出现了。
4、减税政策对美国目前的经济弊大于利。减税政策不是可以帮助美国经济走出困境吗?有人对此寄予了厚望。可是,减税政策是小布什在竞选总统时提出的主张,那时,美国经济正处在增长的巅峰。因此,减税政策的初衷并不是为避免经济衰退而开的药方。站在今天美国经济的角度,客观地比较它的利弊,实行减税政策对美国目前的经济无异于是一种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的政策。减税政策说到底是“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供给学派的政策思想实际上是过去萨伊理论的延续,这些归在“供给学派”名下的理论说到底是富人阶级的理论。而代表供给学派,以供给学派理念治理美国经济的布什总统从根本上讲是倾向于富人的。这个出身石油大亨,在选举中得到过大财团资助的总统,从骨子里是要照顾保守势力、富人和大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的利益的。在这个意义上,布什总统执政的五年,将是美国两极分化的趋势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的五年,因而也是供给相对过剩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的五年。
日本经济正在“流动陷阱”中越陷越深
当美国经济露出危机端倪的时候,它即宣布要研究开发导弹防御系统;它顾不上众叛亲离的后果,宣布不执行京都议定书;它撕破了长期的伪装,公然叫嚣保护台湾。这些让世人乍看起来非常怪诞的事情,其实背后都藏有经济的阴谋。美国已在为经济的全面危机做准备了。
可日本呢?它看起来没有美国聪明。据说二战之前的珍珠港事件实际上是美国人给日本人设的一个圈套。日本是一个虚荣和偏见都很突出的国家,当十年前日本的经济泡沫塌陷的时候,日本人并不承认它的经济已经陷入了衰退。可是在经过长达十年之久的低迷不振、半死不活的状况以后,日本人在2001年的6月份终于承认它的经济出现了恶化。过去被标榜为东亚体制和被组织起来的市场经济的日本模式,现在已被西方学者定义为“裙带资本主义”。那些在战后繁荣时期以浪子加武土道的方式膨胀起来的依靠银行贷款进行的投资变成了规模巨大的坏账;在政府主导下制造业高速发展与受到高度保护的落后的服务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成了今天日本斩不断、理还乱的历史陈结。70-80年代称雄世界的日本汽车、家电工业已受到正在工业化国家的重大冲击;而一向标榜技术立国的日本,进入90年代在信息技术领域远远落在美、欧之后。日本的经济早就恶化了,它至今还处在“流动陷阱”里不能自拔。它的失业率在2001年的5月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4.9%,而如果按国际通行的口径,实际的失业率已达到10%以上。为了在经济低迷的困境中刺激经济增长,日本大量地依靠发行国债融资,结果经济没有刺激起来,公债规模却越滚越大;如果包括未备基金的年金负债在内,日本政府的公共部门债务已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2倍,日本的公共部门实际上已经破产了。然而公债爆炸,利息必然上升,而利息的提高又必然减低经济的增长,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是信心危机的强化甚至彻底崩溃。可是,处在这种艰难状态下的日本,它最近作出了难以理解的选择。它继续向美国靠拢,对亚洲和欧洲采取疏远的政策,最后推出了旨在全面走向自由市场的经济改革方案。这些选择不仅不会给日本带来好处,反而会使它的经济雪上加霜。日本向美国进一步靠拢,结果只能是把自己同美国栓在一起成为一根绳上的蚂蚱;对亚洲实行疏远政策甚至挑起贸易摩擦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在经济处于严重衰退的时候进行市场化改革,至少在近期内是毫无指望而倍增痛苦的事情,对于日本这样的国家,一下从“裙带资本主义”走向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走出“流动陷阱”,谈何容易!
欧洲经济正在走下坡路
曾几何时,人们把希望都集中到了欧洲。法国人就曾存有担当西方经济复苏火车头的抱负。可是,欧洲经济也在明显地走着下坡路。早在1992年,英国遭受了金融危机,法国也在1992年和1993年多次遭受过国际投机资本的大举进攻。欧洲的经济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就有问题了。现在的欧洲,仍然处在僵化的体制当中。尽管它现在不在“流动陷阱”里,但欧洲的经济增长明显放慢了,英国的工业生产已下降到了衰退的边缘;德国的商业信心指数和商业期望指数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建筑业市场长期出现萧条;法国的制造业已连续出现负增长,财政赤字已逼近警戒水平。整个欧洲的失业率在持续地攀升。由于油价和食品价格的上涨使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上升了,它的通货膨胀率目前已攀升到了3%以上,而它的利率仍维持在3%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在目前,欧洲的利率政策难以启动,它们正处在通货膨胀和利率调整的两难之中,真是欲罢不能,欲进不止。政府在严重的经济困境中显得束手无策。欧洲的经济在明显地走下坡路。
东南亚和拉美,还没有来得及从金融危机中挣脱出来,更大的危机又来了
1997年,东南亚和拉美资本主义国家遭受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的浩劫。在这些国家,老百姓至今仍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他们的房子、汽车一夜之间就没有了。但那时,美国的经济仍然在强劲地增长着,欧洲的经济状况也还不错。在这种状态中,这些国家依据在金融危机中由货币强力贬值而获得的出口竞争力的支持,经济出现了一定的恢复。但是,他们的内需没有得到扩张,经济更加依赖出口;他们没有来得及对本国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甚至还没有对脆弱的金融体系进行改造;一些在金融危机中负债累累的公司还没有来得及找到贷款。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更大的经济危机的苦难又来了。印尼始终就在危机中痛苦地挣扎着;新加坡的经济在2001年的前两个季度分别下降了11%和0.8%;马来西亚和泰国第一季度的GDP比上年第四季度也都出现了下降。越来越多的统计数字意味着大多数亚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出现衰退。
拉丁美洲也处在经济危机的“暴风雨”前夜。长期以来,拉丁美洲似乎专利般地与金融危机联系起来了。如果提起货币危机、银行倒闭、恶性通货膨胀,人们自然就会想起拉丁美洲。1983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达到3000%;而80年代的墨西哥则是以“金融无赖”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当亚洲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拉丁美洲也受到了强力袭击。总之,只要世界的任何地方稍有风吹草动,肯定就要影响到拉丁美洲。果然,当人类进入21世纪,当美国经济增长放慢的时候,阿根廷又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股票一个星期跌掉一成多,利息狂涨,隔夜利率曾一度窜至400%,它的债券价格可以用60美元的现金买到100美元的债券。阿根廷的灾难至今还在继续地恶化,它的债务危机正震动着整个拉美市场,智利比索已下跌至历史低位,墨西哥比索7月份创下了全年来最大的日跌幅记录;巴西雷亚尔再度下跌至历史低点。阿根廷的金融危机最先由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造成,反过来它又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影响,它的继续蔓延,将会引起美元汇率的暴跌。
对于亚洲和拉丁美洲来讲,无论是相对于1995年的金融危机,还是相对于1997年的金融危机,这些经济体今天所面对的经济环境是更加恶化了,他们所要解决的经济难题是更多而且更加复杂了。所以,它今天所要面对的经济危机也必然更加深刻和更加广泛。
1997年国际投机资本对东南亚国家进行大肆炒作袭击,制造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这样一个局部的金融危机却震撼了整个世界。而那时,美国和欧洲的经济仍在强劲地增长着。然而今天,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重陷危机之中、日本仍在“流动陷阱”里不能自拔的时候,美国和欧洲的危机也开始了。目前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从它的“头部”、“心脏”到“四肢”的各个部分都染上了病痛,这些疾病已经发作了,而且是“老病”、“新病”一齐进发。它们正在相互感染着、催化着。其结果必然爆发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已经拉开了序幕,尽管在这条不归的路上,有时会出现回光反照,但这场危机必将不断地走向它的深渊。
标签:金融风暴论文; 利率政策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美国经济危机论文; 经济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经济学论文; 初见端倪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