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抓住传媒发展改革的机会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媒论文,牢牢抓住论文,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与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所谓关键,就是说,这是一个重要选择的岔路口,“向左是地狱,向右是天堂”。
中国传媒业今天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发展的困难。这种困难事实上早就存在,只是因为中国传媒市场的极度不发育造就了一定的“垦荒空间”而使它相对隐性了一点而已。当这一“垦荒空间”被迅速发展的传媒业充满之后,发展的困境便实实在在横亘在人们面前,成为人们必须以极大勇气跨越的罗陀斯岛。
而这一发展的困难究竟症结何在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绝对不是传媒市场的“饱和”造成的——中国传媒市场开发度之低以及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成长为传媒业带来的极大发展空间,都是不争的事实;而新媒介的崛起为传统媒介的发展所造就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困难,但就其实质而言,不过是整体传媒业重新“洗牌”与融合之前的一种“涅槃之痛”。今天中国传媒业发展的真正困难是来自于既有的制度安排与体制规则。当传媒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无论是它在吸聚和链接资本市场方面,整合其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外部资源,延伸其市场边界,扩张其价值链方面,还是在形成媒介业作为创意产业所必需的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方面,以及媒介履行现阶段为社会所急迫需要的“社会守望”、“公共话语空间”的职能方面,都遇到了来自制度安排和体制规则方面的极大限制,致使我们的传媒在产业发展上无法做强做大,始终停留在画地为牢的境地上;在利用数字化技术给我们的传媒业带来的新空间、新能力、新规则方面视新技术如洪水猛兽,迟迟无法搭上数字化发展的快车;在社会角色扮演上始终停留在“喉舌”的要求上而对当前社会发展的诸多迫切要求视而不见。而我国传媒业发展现状的重要特点——传媒业微观业务层面的改革远远超前于宏观体制方面的改革;边缘资讯领域的改革远远超过主流资讯领域的改革;增量传媒的改革远远超前于存量传媒的改革——其实都是由于制度资源的不开放所造成的。
现在,正是中国传媒业发展改革的最为重要的机会点。牢牢抓住这一机会点关系到我国传媒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发展时期的兴衰成败。我们必须深刻记取国企改革的教训——当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企还掌握着最为优厚的资源和最为主要的市场份额的时候,没有抓住机会实现其转型与改革,错过了发展的历史机遇,使其后续的发展与转型的成本陡然增大,成为“鸡肋”;我国传媒业目前所面临的情况与当年国企的情况极为相似,我们的传统媒介、我们的主流媒介目前还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和最强的社会影响力,如果我们延宕发展改革给我们提供的这一机会点,不去顺应社会潮流、不去利用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机遇,满足于今天的片刻“安宁”,当我们的市场份额被一一掏空,当我们的影响力渐次边缘化,那时,我们再想改革、转型、接轨,也许我们即使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也未必如今天这样顺理成章。
顺风而呼者易为气,因时而行者易为力。培根说:“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当你没有抓住再后悔时,却只能摸到它的秃头;或者说它先给你一个可以抓住的瓶颈,你不及时抓住,再得到的却是抓不住的瓶身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让我们珍视历史赋予我们的这一改革转型的机遇吧!
标签:传媒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