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探讨论文_张延青,苗环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探讨论文_张延青,苗环

东营弘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东营 257500

摘要: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在确保建筑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对技术含量的要求也比较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会对建筑工程的使用质量带来重要影响。只有科学合理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混凝土应有的作用,更好的为建筑工程服务。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难点,谈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之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因此,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关系到整个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因此在施工中要重视混凝土的施工工作,认真按照规范严把质量关,确实做好混凝土工程的配料、搅拌、运输、浇捣、养护整个工序。在整个施工工艺过程中,每道工序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影响,其中如有任何一个工序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最终质量。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有几个十分关键的措施,这些关键措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混凝土施工前,要对模板和支架进行充分的检查,内容包括模板和支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标高等方面。特别要针对模板的稳定性、模板裂缝和孔洞的封闭情况等要有具体的把握,这样才能避免模板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位移或者松动的情况发生。在使用模板时,要特别注意清理模板里面的杂物,并在使用前对模板进行浇水,保证模板的湿润度,模板在吸收水分之后会出现膨胀现象,这能有效避免漏浆现象,但是要严格防止模板多吸收水泥浆带来混凝土保护层的疏松。要对钢筋的种类、数量、规格等进行认真的检测,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质量,还要对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及预埋件的规格和数量等进行严格的检查。

2、混凝土施工的过程管理。在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对工人的技术交底进行足够的重视,严格把握好对踩筋现象的控制,钢筋工要对板筋移位、松绑、踩筋以及保护层进行及时有效的整改。另外,还要对钢筋工程的验收工作进行强化,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楼板的厚度,确保上下层钢筋之间的高度和下层保护层厚度负等符合设计的具体要求。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浇筑后一次性压平磨光,并尽可能少留施工缝。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难点分析

1、利用合理的运输方式。在施工中混凝土所采取的运输方式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一定要利用合理的、适宜的运输方式保证施工的质量。在运输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掌控运输的时间,必须保证用最短的时间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的准确位置。如果运输的时间过长会严重的损坏混凝土的自身性质,从而降低它的粘合度。

2、搅拌技术。在运输完混凝土的施工材料之后,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搅拌。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搅拌均匀并使材料与水的混合达到饱和度。搅拌的时候,需要根据搅拌的总量决定搅拌的时间。搅拌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难以确保施工的质量,也达不到混凝土的粘合度。因此,在混凝土的施工中搅拌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浇筑技术

(1)保证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再进行浇筑,钢筋赋予了混凝土一定承载拉应力的能力,因此在建筑物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钢筋是否能正常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赖于在混凝土中是否摆放到位。在混凝土的浇筑阶段,有的钢筋位置不正确,容易对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威胁到建筑物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剪力墙的浇筑,剪力墙在建筑物中属于较为特殊的结构,一般处于门窗等关键性部位,承载起了大部分的荷载,所以剪力墙混凝土的浇筑一直是建筑房屋施工中的重点。现行的剪力墙浇筑方案为流水线以及长条形浇筑法。这种浇筑法有一定的顺序性,必须要等上一层混凝土完全凝结之后再浇筑下一层,逐步地浇筑起整个剪力墙,并且浇筑工作也要严格遵守墙体-墙内的顺序,确保浇筑到位。有的剪力墙处于门窗位置,浇筑工作就不能开展一段时间暂停一段时间,必须要保证整个浇筑过程的一气呵成;有的剪力墙设置有一些孔洞来完成排水工作,那么在做工作的时候就要保证孔洞的高度能确保浇筑工作的完成。

(3)基础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基础施工的工序复杂、种类繁多,现阶段一般采用条形、大体积以及阶梯状这三种主要的基础施工方案,并且最广泛使用的是条形基础施工方案。在这种施工方案当中,应当用木板来当施工的参照物,将需要进行浇筑的区域准确地标记出来,一段一段地进行浇筑,确保浇筑到位。有的房屋占地大,施工规模大,将整个工程分成一部分一部分来施工有较大的弊端。因此混凝土浇筑工作要一气呵成,或者将整个工程分成几个大的区段,避免分工过细造成各个区段之间无法良好接合,最后的结果也是产生大量的裂缝,影响房屋的整体质量。假若混凝土浇筑无法一次性完成,施工单位可以先打好地基之后再浇筑上半部分,这样既有利于灵活调整施工进度,也能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

(4)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混凝土浇筑。由于施工技术的局限性,我国很多建筑物都采用了多重框架结构这种建筑物结构模式。多重框架结构的优点很多,缺点也很明显。正是由于这种结构的特殊性,在实际施工的时候还要同时兼顾房屋是以垂直结构还是水平结构对力进行承载的,并根据不同的承载方向来开展浇筑工作,确保浇筑到位。

4. 振捣技术。在完成浇筑的施工技术之后,需要及时地实施振捣技术。振捣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将混凝土充分地填充到模板的间隙中,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严实性。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振捣技术的作用,需要严格地按照分层厚度、模板间的距离以及作用半径的要求进行施工,才能有效地发挥振捣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的作用。

三、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之对策

1、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发展还比较落后,对于施工技术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较为欠缺,还是以借鉴居多,因此,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施工技术的要求。为此,建筑行业中的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及建筑的技术机构等相关的部门,应该要重视对施工技术的提高与创新,积极组织专业的建筑从业人员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加以创新。并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加以总结,提高其技术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及科学性。于此同时,工程的管理者、技术与施工人员均应在实践的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积累更多更成功的经验。使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得以不断提高。

2、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环节进行管理。提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首先,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落实各施工技术的环节,对于当中的节点,则可给予必要的有效的技术指导或者交流。其次,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工程的质量检验的标准,较为熟悉,掌握建筑的工程施工要求。最后,并能灵活根据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技术力量及机械设备、人员配备等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施工,制定比较合理科学的有关混凝体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

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而且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首先要提高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制定全面、科学的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后期的检查验收,并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全面把握和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荣春.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建筑知识,2015(8).

[2]张啸.探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相关对策[J].科技展望,2015(10).

[3]程磊.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工程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论文作者:张延青,苗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探讨论文_张延青,苗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