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论文

新闻采访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论文

新闻采访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杨业科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融媒体中心,云南 迪庆 674600)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媒体随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新闻受众群体鉴赏新闻媒体能力相应提升。因此,这就在无形中对新闻采编工作的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纵观现阶段的新闻采编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亟待完善。本文就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对新闻采编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解决策略与方法,希望能为新闻采编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新闻采访;问题;解决对策

一、引言

新闻报道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是其接受社会公共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为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通过新闻的采访能够将实时资讯在舆论中快、准、精传播。为达到这一目的,新闻采访需要有科学合理的采访技巧指导,作为采访的载体,采访人员水平能力及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如何给予新闻工作者科学的采访技巧与方法培训,落实对社会群众的新闻信息需求,本文进行了以下思考。

二、新闻采访的概述

新闻报道活动主要是通过前期素材收集,经过整理甄别,精心编写好进行发布工作的一种活动。精准且高效的前期基础收集工作,是确保整个新闻活动进行的重要前提。完整且有效地把采访对象的回单记录下来非常重要。此外,根据采访过程中,也需要抓住采访对象的种种细节(例如:表情以及情感表达),去深挖受访者内心世界。将所采访收集到的新闻信息进行仔细的整理与阐述,从而完成对社会事件的研究。

联轴器的玻璃钢中间管是实现联轴器电绝缘的关键部件,玻璃钢中间体制造好后,需要进行绝缘电阻测试,要求玻璃钢中间体两端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 MΩ(1 000 V DC)。

因为新闻采访有着个性化较强的属性,所以也要求采访者必须牢牢把握真实性与时效性原则。新闻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对发生事件全面的掌握,以媒体进行传达。如果不是在建立与事实传播的基础上,新闻的信息就会失去原有的价值。因此,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首要是需要确保真实性。新闻传播的过程是通过对完整且全面的采访作为基础素材所进行的事件还原,所以价值与真实至关重要。

新闻报道对及时性的要求很高,新闻报道还需要具备非常强的及时性。在所有事件发生后,后续的采访工作要及时进行跟进,通过各种渠道抢占第一手资料。采访者需要拥有非常高的新闻敏感度,在事件出于待发酵阶段就能识别到有价值的关键点,并且根据这些重点搜集相关一手资料。在采访时,采访者也需要带着这样的新闻敏感性,通过不断的沟通去尽可能地去梳理出具有价值的焦点,以确保新闻的价值[1]

三、新闻采访中存在的问题

(一)准备不足

有些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往往前期没有充足的准备。这就会使得新闻采访工作存在无法完整且准确充分进行新闻报道的问题,导致新闻不能展现全貌以及新闻事件背后的实际意义。新闻的全面性并不完全体现在采访的过程中。采编记者在对采访者进行采访之前,就需要对所要采访的事件,有着非常详细地把控、充分且清晰地知道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采访思路。这样才能保证采访内容不会偏离主线。也能保证给被采访者留下应有充分前期准备而存在的相应尊重。

尤其是很多民族地区的新闻记者由于双语采访经验不足、采访前未经精心准备。导致在采访过程中对采访对象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没有高度,仅停留在肤浅的层面。这样缺乏深意以及针对性的问题采访,会因为没有抓住事件核心重点导致事件主题偏离。甚至还存在有些记者提出的问题,过于空、大、泛泛而谈。被采访者因为不知道记者的问题具体是什么,只能随便回答,使得整个采访看下来缺乏特点。

(二)提问欠缺深度

还有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没有注重人道主义与人文关怀。不分场合随意提问,例如在有些民族地区受灾现场,当记者采访受难家属时,直接询问家属与亲人分离的心情如何。这对被采访者而言,造成了心理上的极大伤害。因此,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提问能力钻研提问技巧。如果记者在采访前无法详细了解整个事件情况的所有方面,就会自然而然地因为逐渐接受事件而导致自己的主观情绪被带入采访过程。如此一来,采访信息就会缺失公正性与真实性。个人的主观臆断会在整个过程中激化事件矛盾。这样就在公众舆论方面造成很严重的后果[2]

整个环太湖地区1961—1970年间各站降水幅度不同,区域增减不一(表5)。春季,普遍出现减少趋势,除宜兴站略有增加趋势;夏季,各站降水量普遍存在增加趋势,增幅最大出现在宜兴地区,为19.71 mm/10 a,而增幅最小的是嘉兴站,为0.58 mm/10 a;秋季,整体都出现减少趋势,最明显的是嘉兴地区,为-13.05 mm/(10 a),最不显著的是太湖东部的苏州和吴江地区;冬季,环太湖地区的降水又出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宜兴站,为18.28 mm/(10 a),最小的是常州站,为11.65 mm/(10 a)。此外可以发现,整个区域的降水变化有一定的季节周期性。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关键是需要根据相关事件,对被采访者进行提问,通过采访者的回答,从而整理思路完成采访。这是采访进行的重要形式。在采访过程中,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根据问题对采访质量进行把关。这也是新闻采访过程中所需关注的问题。目前许多新闻记者自身并不具备比较高的素质。

四、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

(一)前期充分准备工作

采访前,明确采访主题以及内容。根据新闻事件的具体情况配之以及相关理论政策。精细考究需要提出的问题。明确出以何种方式将采访问题准确且合力的提出。且提问问题应该是整个事件中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

新闻采访就是带着极强的目的去寻求答案,在进行新闻采访的社会活动中。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挖掘。通过精心的策划与前期充分的准备提炼出需要重点关注有价值的信息点。

因为新闻采访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因而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务必在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以此来获得时效性较高的新闻信息,尤其是突发性事件。因为时效性很短,各种资源媒体都在抢占时间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记者就会拥有更多的机会,也会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反之,随着时间的流逝。资料的真实性无法得到确保,新闻的整体事实价值也会降低。

(二)快速到达新闻现场

与此同时,要甄选采访对象,根据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以及播报实时内容进行采访对象的抉择。在采访之前,对确定好的采访对象,了解其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人物专访时,记者需要重点关注被采访对象的性格、履历、观念等,要充分保证在采访过程中能够把握整体的采访节奏。使得与采访者思维同步,从而将采访进行的更有质感。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自身也需要严格,尤其是要杜绝摒除浮躁的功利心态。必须端正思想,求真务实。采访前,对新闻采访工作科学规划,且认真充分准备采访问题,并且事先做好采访模拟活动,不断梳理采访过程思路以及模式。

(三)灵活应变

如若碰到一些突发性事件,比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此类事件因为情况特殊,导致记者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到达拥有采访机会,事件的当事人就会离开现场。导致记者无法通过与当事人的沟通来清楚地还原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记者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去搜集新闻信息。在了解新闻信息之后,对事件具体情况的背景及产生原因也有在相应的调查,从而使得新闻的采访内容饱满且充实。

多层次与全方位。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是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具体包含技术的创新应用、产品的数字化转型、流程的协同化升级、渠道的数字化转型、人员素质的全方位提升等。转型升级几乎涵盖了新闻出版的所有产业链条,从选题策划、内容审校、印制发行到衍生产品。转型升级的应有题中之义是新闻出版与外部产业的融合——新闻出版与影视、科技、农业、地质、法律等其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新闻出版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一方面是落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另一方面也是转型升级高级阶段的重要抓手和主要举措。

采访之中也要注意,不要背离新闻报道的实质——实事求是。新闻被采访者语言情绪,有时无法进行现场把握,就要在前期进行思想交流的分析与了解。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从而达到在现场能够随机应变的目的。

(四)掌握提问的技巧

采访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除了前期的完美准备,也需要掌握合理的提问问题技巧。不仅可以从正面进行提问,也可以从侧面旁敲侧击地提问。提问问题角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新闻采访不能超出正常的交流范围,一切以尊重作为沟通基础。

受访者所使用提问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一些对外界有抵触的受访者,应避免直接式的采访,可以围绕新闻采访的主题采用迂回的方式进行提问,不会给受访者唐突的感觉,能够对受访者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受访者能够说出记者想要采访的内容[3]

木雕传统工艺传承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基于大理大学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模式探索…………………………………………肖振萍,赵全胜(82)

常爱兰嫁到我们岭北周村的第二年,麻糍就死了。麻糍死的第二年,常爱兰又嫁了。常爱兰嫁给驮子时,周小羽十岁。

五、结束语

要保证新闻采访的质量,就必须做好新闻的采访工作,这也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前提重点。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积极学习采访的技巧,并且在实践中强化记者的自身的采访技巧,记者要与受访者保持平等地位,最大化程度上得到受访者的信任,从而能够与其进行深层次的精神交流。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去获得有效且真实的信息,新闻报道的价值就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史金红.新闻采访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3(6):22-22.

[2]袁志华.浅谈新闻采访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4):165+167.

[3]张敏.新闻采访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4(7):242-242.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2019)24-0046-02

作者简介: 杨业科,男,普米族,云南迪庆人,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访与编辑。

标签:;  ;  ;  ;  

新闻采访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