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骨科 福建厦门 361004)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对骨关节炎手术后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此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64例行骨关节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一般护理干预)与实验组(系统性护理干预)各32例患者,分别对两种护理干预方式改善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比对。结果 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6.54±1.23)d、住院时间(17.64±2.3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3.69±2.11)d、(28.67±3.27)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2周(7.46±1.84)分、4周(4.13±1.02)分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0.59±2.36)分、(7.56±1.77)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骨关节炎手术的患者而言,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康复进程状况,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系统性护理;骨关节炎手术;康复进程
前言
骨关节炎的病变因素为软骨退变与继发性骨质增生,患者的外周神经系统、肌肉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慢慢退化,致使神经与肌肉的反应协调能力较差,较易导致关节受到损伤。根据临床治疗显示发现,老年群体是并发骨关节炎的主要群体,临床常变现为膝关节变形、关节疼痛等症状,在临床上常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由于手术后的恢复过程较为漫长,并且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因此术后需要予以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于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促进作用[1]。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各个科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本文就系统性护理对骨关节炎手术后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抽选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关节炎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实验组(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14例,女性为18例,年龄范围在53~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1±5.23)岁,病程范围在3~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7.56±1.21)年;实验组患者中,男性为15例,女性为17例,年龄范围在5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03±5.87)岁,病程范围在3~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21±1.34)年。采取统计学软件计算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予以对照组32例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体征进行检测,并采取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予以实验组32例患者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心理干预:由于骨关节炎手术的康复时间较缓慢,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需要让患者正确认识功能训练对于恢复骨折的重要性,让患者能积极的参与训练与提高治疗依从性,令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后尽早下床进行活动,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出现关节粘连[2]。另外,由于长期卧床与术后关节疼痛的患者较易引发一系列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焦躁、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在病房内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电影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帮助患者缓解关节疼痛感。
(2)康复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主要是以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为主,以帮助患者后续进行抬腿训练;术后应指导患者实施直腿抬高训练,让脚背向上抬起,下肢与膝关节维持在同一直线上,之后将腿抬高45°,最后缓慢的放下腿进行放松护理,若患者在训练时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可适当的将训练量调整,若患者关节腔内无积液,则需要实施压腿训练与屈膝训练;在不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强前提下,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太极拳、散步等活动;待患者的病情有所恢复时,可鼓励患者进行慢跑、游泳等生活能力训练[3]。
(3)饮食护理:对于体重较高的患者,需要加强饮食的均衡,多以蔬菜、水果等饮食为主,以控制患者的体质量,防止下肢过度承重而导致关节较长时间处于负荷状态,致使患者的关节退化加速。
(4)出院指导:护理人员需制定出院手册,让患者自行对手册进行自主学习,在手册上制定科学的系统性护理计划,使患者能根据计划规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针对性训练,有效避免因过度训练而对关节造成再次损伤。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另外选取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2周、4周的神经缺列情况进行观察,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康复效果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为骨质增生、软骨损伤,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为骨质增生、关节疼痛以及活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并且,由于临床上对于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缺乏一定的认识,较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压疮、神经功能障碍等,不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因此临床需要予以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4]。系统性护理干预能从患者的生理与心理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促使患者活动各方面的安全感,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治疗与护理。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护理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系统性护理干预通过术后心理方面的护理,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同时通过功能训练方式有助于患者全身血液循环,减少代谢物质积累现象,从而促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5]。另外,术后需要予以患者清淡的饮食,维持患者饮食平衡与控制体质量,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体质量对下肢的压力,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对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促使患者拥有积极的心态进行护理,促使患者的骨关节康复,以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护理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
综上所述,对行骨关节炎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促使患者生理与心理方面获取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骨关节功能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家玲.系统性护理对骨关节炎手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1):2947-2949.
[2]马亭亭.全面护理对骨关节炎手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0):1757-1759.
[3]杨林.全面护理对骨关节炎手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5):153-153.
[4]杨静.系统性康复护理指导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7):331-331.
[5]叶德勤.系统性康复护理对TKA患者术后膝关节肿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7):989-992.
论文作者:陈腾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患者论文; 骨关节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关节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进程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