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祖强
身份证号码: 440202197XXXX25336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全面建设,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园林工程随之兴起,并且在改善城市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从园林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园林施工的新工艺在管理和技术上都存在一些难点仍需解决。本文首先介绍了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然后对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解决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的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园林;工艺;管理
1引言
园林施工新工艺是随着科技发展而衍生的,对植物的生长以及景观的效果都有着很大的作用。采用园林施工新工艺要在原有的园林工艺发展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同时还要统筹规划园林施工区域的植物生存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使之相互融合、统一。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园林施工理念应该与现代施工工艺有效结合,根据园林规划建设实际需要,选择园林施工新工艺,并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提高园林施工管理水平。
2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
(1)合成土工材料施工工艺。在园林施工中,如果需要使用三维网防护技术进行施工,则需要运用土工合成材料,三维垫网可以应用于植草固土方面。在实际应用中,要求土壤足够疏松,并且预留80%以上的空间,在这些预留空间中,可以采用土壤和细石进行充填,植物穿过土壤和细石,能够更好的生长,草皮成熟后,能够将网垫和泥土紧密结合起来。植物根系可以深入地下35cm作用的深度,因此,三维垫网也可以作为复合型保护层。(2)高边坡防护施工工艺。在园林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边坡高度、长度、坡度等因素,选择最符合实际需要的防护措施,这样有利于提升软土结构的抗剪力,改善地层力学性能,使得地层和结构层之间能够相互作用,从而提升边坡稳定性。(3)测量施工工艺。对测量工序开始前,首先需要对水平仪进行多次校验,确保其处于正常工况下,然后结合设计图要求,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多次测量。如果测量数值与提供值有所区别,则还需要重新进行测量。另外,如果数据资料有偏差,则设计单位必须及时到场,并且重新测量,再设置护桩。(4)土方施工工艺。在园林工程土方施工中,土方施工的主要工序有三点,分别为存放、倒运和回填。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园林工程施工实际需要,选择机械施工或者人工施工。如果土方位置比较集中,而且施工范围较大,则可以使用机械施工方式。如果园林工程施工范围比较小,而且施工区域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则可以使用半机械化或者人工施工的方式。
3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
3.1管理难点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对于施工新工艺的管理至关重要,为了促进园林工程建设发展,必须对施工工艺加强管理。现阶段,我国园林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在很多细节方面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因此,园林建设管理依据缺失。另外,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园林工程建设发展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的管理难度比敬大。除此以外,园林工程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现如今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因此,这也是制约园林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
3.2技术难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园林施工新工艺发展迅速,但是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新工艺的应用和管理还有一定的难度,具体体现在小型园林建设,植物栽培种植以及园林日常管理等方面。在园林建设中,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面,为了更加丰富园林整体层次感,在不同季节都能够欣赏到独特的风景,必须在园林设计方面重点考虑对于植物品种以及配置的选择,尽量多的选择植物品种,并且将乔木、灌木、草木以及各类花卉进行合理搭配种植,体现出各类植物品种独特的生活习性以及欣赏特点。除此以外,还需要考虑各类植物对于水分、土壤环境以及生长温度的要求。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景观效果,还需要合理搭配各类乔木、灌木以及叶花果,增加园林植物的层次感,更好的展现四季生物的多样性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解决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的策略
4.1促进现代技术的应用
在园林工程建设管理中,如何将新工艺和新技术应用于实际施工中,是园林建设的一大难点,对此,必须结合园林工程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新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对园林工程的景观和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加强绿化艺术的应用;将虚拟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建设中;使用雨水回收再利用技术等等。在实际施工中,首先需要明确园林工程定位,然后结合实际情况综合使用各种新工艺和新技术,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园林工程建设品质。
4.2提高园林施工新工艺的预见性
①在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前,设计人员首先需要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上,才能有效提高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运用的预见性。②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可以通过试验的方法,将各种施工新工艺运用于实际建设环节,然后检验施工地的实际施工效果。对于园林工程的全面规划,为了确保其科学合理,首先必须对新工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检验研究,然后才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比如,对于园林建设中石材新工艺的应用,在新工艺石材的选择方面,不仅需要考虑园林工程设计建设的审美要求,而且还需要综合考虑石材的质量。在审美方面,对于选定的新石材,必须保证其表面清洁、颜色、形状、质地等都符合人们对于观赏石的审美要求;而将这类新工艺石材运用于园林工程建设中,在石材的定位、走向等方面,都应该综合考虑地面震动、雨水侵蚀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考虑施工安全标准。
4.3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在园林工程新工艺应用中,对施工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是促进新工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有效提升园林施工的资源利用率,施工人员必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各类施工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为了节约水资源,可以使用先进的滴灌、喷灌技术对树木、花卉等进行浇水灌溉,这类新技术与传统的灌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促进植物生长发育,而且在节约水资源方面应用优势十分明显,有利于节约园林建设管理成本。4.4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为了有效提升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练掌握,明确园林建设施工活动安排。园林工程施工系统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涉及多种施工内容,在不同的施工单位进行交叉施工时,必须首先建立健全统一的施工管理标准。为了保证施工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还应该提供质量较好,数量充足的施工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确保园林工程建设能够按时竣工。除此以外,在园林施工全过程中,还应该加强质量控制,对园林苗木的成活率、土壤环境进行检测,对园林加强日常养护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园林工程建设质量。
4.5加强对植被的培育与土壤的治理
在园林工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园林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对各类植物的生产条件、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土壤、水分、阳光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另外,还需要对园林的土壤特点、气候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种类。另外,在植物栽培过程中,还应该对土壤环境进行改良,加强植物日常养护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植物成活率。在对园林工程土壤环境的治理方面,如果土地盐碱化问题比较严重,则可以使用天然雨水淋洗、挖管道等方式,排除土壤中的水分和盐分,以此达到良好的土壤改良效果。如果园林土壤环境已经受到污染,则可以采用土层增厚、表层铺石子等方式,尽量避免土壤受到二次污染。
5结语
现阶段,在园林施工新工艺的运用和管理方面还有很多难点,本文主要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园林工程建设发展的方法,主要包括促进现代技术的应用、提高园林施工新工艺的预见性、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以及加强对植被的培育与土壤的治理这几个方面。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并且加强日常管理和养护,这样才能有效展现出园林工程建设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梁程.关于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研究思考[J].四川水泥,2015(04):32.
[2]梁振杰.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探讨[J].工业b,2015(40):11.
[3]付春桃.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探析[J].决策与信息,2015(11):113.
论文作者:严祖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园林施工论文; 新工艺论文; 园林论文; 植物论文; 土壤论文; 难点论文; 园林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