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凯恩斯主义的错误看新的需求管理理论_凯恩斯主义论文

从凯恩斯主义的错误看新的需求管理理论_凯恩斯主义论文

从凯恩斯主义的失误看新需求管理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凯恩斯论文,主义论文,需求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投资、消费、储蓄三者关系的重新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消费品生产呈现出一种加速发展、突飞猛进的趋势。它要求消费需求一改过去的缓慢增长方式,转而大规模急剧扩大,以适应消费品生产迅速增长的势头。但由于种种原因,消费需求往往不能适应消费品生产的迅猛发展而急剧扩大,反而相对萎缩,成为经济增长的桎梏。于是消费需求不足就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道难关。因此,能否正确认识投资、消费、储蓄这三者的关系是解决上述难关的关键。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一个严重缺陷是没有弄清楚投资、消费、储蓄的关系,因而不可能找到扩大消费需求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对投资、消费和储蓄三者的关系,各国经济学家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探索,经历了三个认识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斯密、李嘉图等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对投资、消费和储蓄三者关系的初步认识阶段。斯密说:“资本增加,由于节俭;资本减少,由于奢侈与妄为”(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上卷,310页,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4。)。在古典经济学看来,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要想增加投资,就必须增加储蓄,而增加储蓄又势必减少消费。斯密提出为了增加一国的财富,提高经济增长率,就要大力提倡节俭,其原因就在于此。这种将投资与消费对立起来的观点后来被一些经济学家发展到极点,竟以为消费越少越好,储蓄越多越好。储蓄越多,投资也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

但是,这种将投资与消费对立起来的观点,毕竟经历不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从19世纪初叶开始的生产过剩危机,到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高峰,带来毁灭性后果。它清楚地表明储蓄过多所导致的消费需求不足,不仅引起投资大规模下降,而且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换言之,人们节省消费,增加储蓄,换来的不是投资的增加,而是投资的减少。严酷的现实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于是,对储蓄、消费和投资三者关系的认识进入了第二阶段。

凯恩斯最先对传统观点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指出:“资本不能离开消费而独立存在。反之,如果消费倾向一经减低,便成为永久习惯,则不仅消费需求将减少,资本需求亦将减少”(注: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9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在他看来,资本需求(或投资需求)最终来自消费需求,如果没有消费需求,归根结底,最终将会使资本需求或投资需求化为乌有。因此消费需求对投资需求起着最终制约作用。这就打破了投资与消费对立的观点,揭示出投资需求依赖于消费需求的深层次联系。但他又认为,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可以简化为投资等于储蓄,当消费需求不足,使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可以通过扩大投资来恢复总量均衡。为了能大规模增加投资,凯恩斯提出扩大货币发行量,降低利息率,以刺激投资的政策主张,由此走上滥发货币,盲目扩大投资的道路。可见,在对消费、储蓄、投资三者关系认识的第二阶段,虽然纠正了消费与投资对立的观点,初步认识到投资需求依赖于消费需求,但对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在消费需求不足引起大量消费品积压的情况下,不去扩大消费需求,而去扩大投资品(生产资料)需求,很容易产生总需求结构与总供给结构错位,招致滞胀危机。在严重的滞胀危机面前,人们对凯恩斯主义产生了怀疑:投资究竟能不能弥补收入与消费的差距,总需求的扩大是否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度?于是,对投资、储蓄和消费三者关系的认识进入了第三阶段,即进行全面认识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首先要全面、深刻地认识投资对消费的依赖关系。从微观上看,一个生产消费品的企业,当其产品需求量比较小,没有达到将全部产品都销售出去的程度时,企业将削减产量,以适应市场需求;当产品需求量增加到正好将全部产品都销售出去(按成本价格)的程度时,企业维持原有产量;当产品需求量增加到大于企业产量,出现求大于供时,产品价格上升,产生投资需求,企业出现旺盛的投资欲望,并且产品需求量越大,投资需求也越大。从这里可以清楚看出投资需求对消费需求的强烈依赖性,即随着产品需求量增加,投资需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单个企业是如此,千百万企业汇集在一起也是如此。至于生产投资品(生产资料)的企业,由于它们依附于生产消费品的企业,因而后者投资需求增大,它们也随之增大;后者投资需求减少,它们也随之减少。

由此可见,投资需求是消费需求的函数。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条件下,投资需求直接随消费水平的变化而作同方向的变动。由于消费需求的增加引起投资需求增加,因此称之为消费的投资效应,或消费的投资系数(H),可用H=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来表示。

有了消费的投资系数这个概念,就可以研究国民收入是怎样达到均衡的。我们用表1来表示这一过程。表1的第一栏为国民收入值,也就是总供给,设它固定为10000亿元;第二栏为不同的消费需求。 假定消费的投资系数是0.25,这就是说,消费需求每增加100元, 投资需求增加25元;反之,消费需求每减少100元,则投资需求减少25元。 第三栏为投资需求,它是消费需求与H的乘积。第四栏为总需求, 也就是投资与消费需求的总和。如果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和等于国民收入,经济达到均衡;如果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和大于国民收入,经济膨胀;如果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和小于国民收入,经济萧条。

表1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单位:100亿元)

国民收入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总需求 经济状态

100 100

25

125通货膨胀

100 80

20

100均 衡

100 60

15

75 经济萧条

从表1可以看出,消费需求对总需求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国民收入为10000亿元的情况下,如果消费需求为10000亿元, 则总需求为12500元,超过总供给,出现通货膨胀。如果消费需求为6000亿元,则总需求为7500亿元,小于总供给,经济出现萧条。只有当消费需求为8000亿元时,总需求为10000亿元,等于总供给,经济达到均衡。

因此,投资、储蓄、消费三者关系,既不像古典经济学所认为的任何储蓄都可以转化为投资,储蓄越多,投资越大,也不像凯恩斯主义所认为的可以用增加投资来弥补消费不足,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它是通过消费的增加,引起投资需求增加,直到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和等于国民收入,从而实现投资与储蓄相等,也就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换言之,当投资小于储蓄时,不是靠增加投资,而是靠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来实现两者相等。

从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过程看,消费应该增加到使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和等于总供给的程度,才是合适的,但由于消费的决定权掌握在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手中,而这些消费者并不知道他们的消费达到何种程度,正好使消费与投资需求之和等于国民收入(总供给),往往不是消费过少,就是消费过多。前者造成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引起经济衰退;后者导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诱发通货膨胀。因此,政府进行适当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但这种干预不能像凯恩斯主义所认为的在消费需求不足时可以用增加投资来弥补。如上所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导致的经济萧条只能靠扩大消费来消除,这是扩大需求的唯一正确途径和方向。

二、消费品变化规律和经济阶段划分理论

在全面认识消费、投资、储蓄三者关系,明确总需求不足只能靠扩大消费来弥补之后,下一个问题是如何扩大消费需求。凯恩斯主义扩大需求,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不考虑微观效果和供求在结构上的吻合,不注意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要求,这是它理论上的又一严重缺陷。其结果是扩大需求的效果极差,直接导致供求结构失衡,引起滞胀危机。

那么,什么是消费品变化规律呢?它包括哪些内容?从单个消费品的生命周期来看,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产品刚被发明出来,价格比较贵,产量也比较低,大多数人买不起,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产品增长比较缓慢,需求量也比较小;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该产品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能大批量生产,价格也降下来,再加上人们收入提高,对它的需求迅速增加,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产品产量和需求量增长很快,人们对其需求迅速得到满足。第三阶段是发展缓慢甚至停滞或消亡阶段,由于在第二阶段,该商品得到大规模发展,已基本满足人们需要,需求达到饱和,因此只能随着人口增长而缓慢增长,如果有替代商品出现,该商品还会衰退,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产品需求增长较慢,产量也相应增加较小,处于相对停滞或衰退状态。

消费品虽然种类繁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新的消费品不断被发明创造出来,但对全部消费品(包括服务)来说,它们不可能同时处于生命周期的同一发展阶段。在一定时期,有的商品或处于生命周期的第一发展阶段,该类商品称为第一类商品;有的商品处于生命周期的第二发展阶段,该类商品称为第二类商品;有的商品处于生命周期的第三发展阶段,该类商品称为第三类商品。这样,全部消费品可分为上述三类商品。但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发展,供给增加,处于生命周期第一阶段的商品要转入第二阶段,处于生命周期第二阶段的商品要转入第三阶段,处于生命周期第三阶段的商品逐渐走向衰亡。与之相应,第一类商品要转化为第二类商品,第二类商品要转化为第三类商品,第三类商品趋于衰亡。于是全部消费品的演变历史可以表述为这样一个过程:第一类商品不断转变为第二类商品,第二类商品不断转变为第三类商品,第三类商品逐渐走向消亡;同时,新发明创造出来的商品又不断补充第一类商品。这是消费品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从消费品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来看,第二类商品处于生命周期的最旺盛阶段,产量和销售量(需求)增长率最高,且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和带头作用,因而称为主导商品,生产该类商品的部门称为主导部门;第一类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增长率虽然较低,但从长期看,呈上升趋势,因此称为发展型商品,生产该商品的部门称为发展型非主导部门;第三类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增长率已渡过高峰期,趋于停滞(或缓慢增长)乃至下降,该类商品称为衰退型商品,生产该类商品的部门称为衰退型非主导部门。当第二类商品转变为第三类商品,一部分第一类商品转变为第二类商品时,与之相应,主导部门转变为衰退型非主导部门,一部分发展型非主导部门转变为主导部门,经济也进入一个新阶段。可见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首先取决于主导部门和主导商品,其次取决于非主导部门和非主导商品。当主导部门和主导商品发生变化时,经济阶段也随之发生转变。

如何具体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及其主导部门呢?这取决于大多数消费者共同偏好和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传统社会,生产力低下,虽然消费者对穿、住、行、用等方面都有需求,但对吃的需求最为迫切,而农产品又供不应求,需要社会生产力投入主要部分去生产,因此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主导部门,以农产品为主导产品,这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以农业为主的阶段。由于该阶段大多数人的收入很低,又称为贫困阶段或低收入阶段。

经过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大多数消费者对它的共同偏好大大下降,于是从主导部门和主导商品转为衰退部门和衰退型产品(这种衰退是相对而言,指增长相对缓慢、停滞或衰亡)。这时,与其它产品相比,轻纺产品不仅生产成本较低,易于生产,价格低廉,而且需求迅猛增长,因此取代农产品成为主导产品,轻纺工业也成为主导部门。经济发展从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即以轻纺工业为主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收入有显著提高,称为温饱阶段。

在轻纺工业经过一段时间的优先发展,其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住、行(相对应的产业是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就突出起来。人们对它们的需求急剧上升。这种需求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公共交通和廉价住房的需求;第二个层次是对小汽车和较高级住房的需求。两个层次相比,第一个层次在当时无论是生产成本、价格还是需求迫切程度都比第二个层次高得多,因此,公共交通、廉价住房及邮电通信等部门继轻纺工业之后成为主导部门,经济发展也从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以公共交通、廉价住房等为主的阶段,又称为初级富裕阶段。

在对公共交通、廉价住房和邮电通信等部门的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这些部门便从主导部门转变为衰退型非主导部门,小汽车、较高级住房等的生产部门上升为主导部门,经济发展从第三阶段进入第四阶段,以小汽车、较高级住房等为主的阶段。该阶段又称为中等富裕阶段。

在小汽车、较高级住房等得到一定程度普及后,其生产部门从主导部门转变为非主导部门,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需求(不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剧增,上升为主导部门,经济发展随之从第四阶段进入第五阶段,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阶段,又称为高富裕阶段。

综上所述,人类经济发展历史,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上述五个阶段。从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看,发达国家如美、德、日、法等国已达到第五阶段;中等工业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和南美、东欧一些国家已达到或接近第四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是处于第三阶段,或是处于第一、二阶段。

在对经济发展过程划分出阶段,并区分出各个阶段的主导部门、主导产品和非主导部门、非主导产品后,需求管理就有了科学基础。

三、新的需求管理理论和方法

需求管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凯恩斯主义的方法,由政府人员根据主观愿望,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经济萧条时期,减税,增加财政开支,如增加公共工程开支、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等;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通货膨胀时期,增税,减少财政支出。这种方法弊端极多,容易导致滞胀危机,已为实践所证明。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特别是消费品变化规律和经济阶段划分理论来调节需求,主要是在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适当扩大主导商品需求,以此来弥补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带动经济增长;在消费需求膨胀导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及时缩小主导商品需求,消除通货膨胀。为什么要扩大主导商品需求呢?这是因为衰退型商品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没有多少扩大余地;发展型商品的需求主要来自高收入者,他们有足够的钱购买发展型商品,不存在需求不足。唯有主导商品,处于增长的旺盛阶段,需求潜力极大,但有时因种种原因,这种需求不能转化为实际购买行动,缩小了消费市场,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所谓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主导商品需求不足。换言之,在经济萧条时期,只有扩大主导商品需求,才能真正增加有效需求。那么,凯恩斯主义扩大的需求都是些什么需求呢?凯恩斯主义扩大需求的主要措施是增加公共工程开支、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等。政府增加的这些支出,只是较少部分扩大了主导商品需求,起到增加有效需求的作用,其余部分从表面上看增加了总需求,但这种增加的总需求大都是无效需求,除了加剧通货膨胀之外,不会对经济增长有任何积极作用。这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和方法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新的需求管理方法,吸取了凯恩斯主义的教训,注意提高扩大需求的效果,因而更科学、更全面、更有效。它的实施大体要经历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确定现时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和主导产品、主导部门,判断经济是否出现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发展阶段的确定,要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和共同偏好。以我国为例,我国是二元经济,工人与农民、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别较大,形成农村消费集团和城市消费集团两大集团。根据这两大集团的不同收入和不同偏好,他们分别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农村集团基本上是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主导产品是轻纺产品及耐用消费品等;城市集团基本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主导产品是廉价住宅、公共交通、电话电信等。消费需求是否不足,主要看这些主导产品的需求是否充足,是否为主导部门的全力发展准备了所需的销售市场。

第二个步骤是找出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凯恩斯认为人们的八种主要动机,即谨慎、远虑、计算、改善、独立、企业、自豪、贪婪是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这种看法过于简单,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因情况不同而各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有制度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等。

从制度因素来看,资本主义的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使收入相差悬殊,社会财富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广大工薪阶层人数虽然众多,但拥有的财富相对较少,导致消费需求萎缩。西方国家政府按照凯恩斯主义主张,采取种种措施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如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需求不足。

从技术因素来看,技术发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点发展方式,将资金主要用于发展水平较高、较先进的技术,这种技术一般资本密集程度较高,耗费资金多。它造成经济的二元化,一方面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化企业集中在城市,但由于是资本密集型技术,雇佣的工人比较少,虽然他们的工资较多,但形成的消费需求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广大农村由于投入的资金较少,技术进步很慢,基本还是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劳动,效率很低,因而收入也较低,他们虽然对消费品有旺盛需求,但形成不了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城市与农村、工人与农民在收入上的较大差别,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正常扩展,大大缩小了消费品生产发展的市场空间。

另一种是均衡发展方式,它先将资金主要用于发展低级技术(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技术)以取代手工劳动,在普及低级技术基础上,再普及中级技术(劳动密集程度较低的技术),然后再普及高级技术(资本密集型技术),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技术现代化和高级化。从表面上看,均衡型发展技术方式似乎花费很多时间,不如重点发展方式一下子就能使一部分企业实现技术现代化和高级化。但实际上,前者的效果要比后者好得多,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技术相对均等化达到城乡、工农收入相对均等化,避免了二元经济和因城乡收入差别较大所引起的消费需求不足。如日本、韩国等国家采用均衡发展方式,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就实现了技术现代化和高级化,而一些采取重点发展方式的国家至今还是二元经济和二元技术,并且低级技术占主要部分,还常常受到消费需求不足的困扰。

我国在技术上采取的是重点发展方式,它扩大了城乡收入差别,妨碍了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迅速增加,即一方面城市和工业部门具有巨大的生产轻纺产品和耐用消费品的能力,工人和城市居民的收入比较高,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另一方面拥有近九亿人口的农民由于收入较低,对这些产品虽有强烈的需求,却无力购买,使轻纺工业和耐用消费品产业失去广阔的市场,不得不限产压库,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可以说,技术发展不均衡是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政策因素来看,不适当的经济政策往往会大大缩小消费需求。例如我国城市居民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住房应是主导产品,实际上,城市居民对它的需求也是十分迫切的,但奇怪的是,他们宁可把钱大量存入银行,也不去购买住宅,致使大量已建成的住宅卖不出去,住房产业举步维艰。是不是他们收入低,无钱购买住宅?回答是否定的,他们的存款达几万亿元,怎么能说没有钱。原因是我国的住房政策,特别是住房价格政策存在着问题。住房价格人为抬得太高,老百姓买不起,不得不把钱存入银行。结果,两败俱伤:房地产公司由于价格太高,住宅卖不出去而亏损;老百姓有钱买不起住房而望楼兴叹。其次是住房分配制度不合理。住房无偿分配害处极大,它一方面妨碍了住房市场的形成,使居民因企盼白得一套住房,而不积极投资购买住房,大大缩小了住房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由单位购房无偿分配给职工,使住房越建越高级,造价越来越昂贵。如果由居民购买住房,他们因收入有限,不会去购买造价昂贵的住房,而单位的钱比较多,造价再高的住房也买得起,于是房价越抬越高。可见,住房需求不足是住房政策失误所致。

总之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需要一一查清,才能对症下药,不能像凯恩斯主义那样盲目扩大需求,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三个步骤是确定扩大需求的具体方法和对象。消费需求不足的后果是简单再生产萎缩和扩大再生产困难,造成一部分消费品和投资品积压。从理论上讲,直接扩大这些积压商品的需求,其需求扩大效果最佳。但是积压的消费品如果不为社会所需要,扩大其需求岂不造成资源浪费。对于积压的投资品也有一个将它用于何处最有效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科学、合理地扩大积压商品需求。

对积压的消费品,比较容易解决,主要看它是因为什么原因积压的,如果是低收入者因无力购买造成的,则可以适当扩大其需求,如政府以成本价格将其买下来,然后用以工代赈等形式分给低收入者或贫困者;如果不为社会所需要,则必须转产或停产,不能扩大其需求。

对积压投资品,如何扩大其需求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它关系到如何扩大再生产。主导产品和主导部门的提出,为解决这个问题铺平了道路。根据消费品变化规律,每一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主导部门,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该部门需求不足。因此,扩大投资需求主要是扩大主导商品和主导部门需求。只要采取各种措施,适当扩大主导商品需求,推动主导部门发展。就能较好地消除积压投资品,使它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以我国为例,现时主要应扩大轻纺产品、耐用消费品(对农民)和住房(对城市居民)等的需求。但这出现了一个矛盾,轻纺产品和耐用消费品已经严重积压,如何能再扩大其产量呢?诚然,城市居民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已经饱和,但在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其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虽有需求,但无购买能力,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显然,放任不管,听其自然是不行的;用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方法来增加农民收入,难度很大,受到城市居民承受能力的限制。既然城乡收入差别较大是技术发展不平衡造成的,那么改变技术分布不均衡、不合理的状况,在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大力发展以生产轻纺等产品为主的乡镇企业就成为首选方法。广大农民对轻纺产品、耐用消费品等的需求很大,即使城市将全部积压品供给农村,也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这就为乡镇企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政府投资或农民集资建立乡镇企业,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使他们有钱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而这种产品又正好是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从而一举两得,既提高了农民收入,又使他们生产的产品获得了销路,形成了良性循环。

对于城市居民,主要是扩大普通住房、公共交通、电话电信等需求。城市与农村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扩大主导商品需求的方法也不同。对于农民,是如何通过兴办乡镇企业来提高他们的收入;对于城市居民,是如何诱使他们将自己的收入用来购买主导商品。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降低主导商品价格,如在住房上政府首先要用各种手段降低建房成本(如减少对建房的税收,降低地价,限制建房者利润等),如果还不能将房价降到消费者所能承受的水平,则由政府给于一定的价格补贴,将房价降下来。但这种补贴只能给低收入者,不能人人有份,更不能给高收入者。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第一,可以直接增加住房需求;第二,可以用政府的住房价格补贴来吸引市民大量投资购买住房,起到投一获十的效果。第三,可以将市民的大量收入和存款吸引到购买住房上,减轻对其它商品特别是供不应求商品的需求压力。第四,既为住房产业筹集了大量资金,又大大拓宽了住房市场,使住房产业能够发挥主导部门的作用,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可谓一举多得。另一个方法是赊购或分期付款。当主导商品因价格较高,超过消费者承受能力而需求萎缩时,可将付款的时间拉长,使消费者买得起。为增加分期付款的吸引力,政府可给予一定的补贴,将分期付款的条件降得低一些,如降低分期付款的利息,延长分期付款的时间等。它同政府的住房价格补贴的效果一样,可一举数得。

有一些主导商品属于公共产品,无论是增加较低收入者收入,还是价格补贴或赊购补贴,都不能有效增加其需求,如铁路、公路等公共交通设施建设。这时,就需要由政府筹资或出资来兴建。从欧美国家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很多铁路、公路、港口都是由国家出资或筹资兴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些主导商品的生产及其需求的扩大需要由政府来承担,不能都委之于消费者。

总之,扩大投资,重点应放在扩大主导商品的投资上。扩大主导商品投资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政府直接投资于其产品属于公共产品的那些主导部门。第二种是政府不直接投资,而是通过扩大主导商品需求的方法,来间接扩大主导商品投资。这是扩大投资的主要方法。第三种方法是投资与消费相结合的方法,或者说以投资来创造消费,以消费来消化投资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如在农村建立乡镇企业。它主要用于消除技术不均衡和经济二元化。

四、我国的具体对策

按照新的需求管理理论和方法,首先要判断我国是否存在需求不足。我国经济现状的特点是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年增长率在9 %左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通货膨胀的潜在危险,大量消费品积压和国有企业因产品销售困难而大面积亏损。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以后到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需求来带动,现在则主要靠投资需求来带动。但投资增长过快,又会引起通货膨胀,这已为历年经验所证明。为防止投资膨胀引发通货膨胀,我国严格控制投资规模,不再片面追求高速度,将经济增长率规定在适当水平。这就保证了我国在没有高通胀的情况下,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但我国大量消费品积压,已成为企业严重亏损和三角债越积越多的重要原因。显然,靠加大投资来带动消费需求增长已行不通。现在投资规模已相当大,存在着通货膨胀潜在压力,难以再有较大增加。

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增长,就会发现我国存在严重的消费需求不足,同时也会发现这种消费不足是妨碍我国走向富裕社会的巨大障碍。如上所述,我国是二元经济,对农民来说,主导商品是轻纺产品、耐用消费品等,对城市居民来说,主导商品是普通住宅等。这些主导商品在我国都处于严重积压状态。它们本应该成为经济增长的带动力量和火车头,但却不得不限产压库,陷于销售困难的境地。这说明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在明确了我国消费需求特别是主导商品需求不足后,就可以来探究其原因。按收入高低和生活状况,我国国民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收入较低、生活困难者,主要是贫困地区人民、城市失业者、农村贫困者(如五保户)、城市生活困难者(老、弱、病、残者);第二种是农村中的处于一般收入水平的农民;第三种是城市居民,如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第四种人是城市和农村中的高收入者。所谓消费需要不足主要是第一、二、三种人消费需求不足。对于第一种人,主要是救济问题。他们所以生活比较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国家和社会应该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这不仅对他们有利,对整个社会也是有利的。原因在于:第一,他们代表着很大一部分消费需求,向他们提供援助,可以将这部分需求释放出来,缓解消费需求不足,减少积压消费品,使许多企业能够从停产或倒闭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恢复生产,减少失业。第二,可以大大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保持社会稳定。当低收入者生活难以维持时,是很容易闹事的,将他们的生活水平维持在一个能接受的程度上,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对城市和农村的贫困者和失业者的救济及补贴不能太高,要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低于在职人员,否则会影响后者的工作积极性;也不能太低,否则不能有效扩大消费需求和维持社会稳定。由于他们需要的主要是生活必需品,如农产品、轻纺产品等,而这些产品特别是轻纺产品大量积压,因此可以以“准实物形态”来提供救济,如向他们提供只准购买指定商品(如积压商品)的特种货币,或要求他们只能到指定商店(专卖积压商品和生活必需品商店)购物等。这样可以提高需求扩大效果,直接减少积压消费品,不必担心他们得到补贴后将钱用在购买非积压商品上。对贫困地区,可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以大量积压的工业消费品为报酬来发动贫困地区人民修建公路,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等,改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当然,援助贫困地区的最好办法不是输血而是造血,即投资兴建乡镇企业。

上述种种措施,虽早已在实行,但规模太小,还没有提高到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角度。这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把援助贫困地区和贫困者当作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于国于己有利的事业,因而积极性不够高。须知,援助近亿人的贫困地区人民和城市、农村贫困者,将极大地扩展消费品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不仅能有效减少失业,而且能大大促进社会稳定,又何乐而不为呢!另一个是援助资金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已被西方国家在实践中解决了。援助资金的实物形态是积压商品,其现金则来自政府收入,如税收、发行公债、向银行借款等。美国每年用于社会福利和转移支付的资金达几千亿美元,超过国防开支,其累积数额达几万亿美元。其他西方国家也都在这方面支付了巨额资金。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还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资金,但为了缓解消费需求不足,拿出比现在更多的资金是可以做得到的。

对于农民,要提高他们的收入,主要靠在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建立大批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提高农村的技术水平,逐步消除经济和技术二元化。发展乡镇企业一要有启动资金,即国家要将一部分投资资金转向农村,像发展城市工业那样发展乡镇企业;二要确保产品销路,从实践来看,很多乡镇企业失败就是因为产品没有销路。而沿海地区农村的乡镇企业所以比较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广大农村建立起大量销售网点和集贸市场。当然,也要鼓励农民购买自己生产的工业品,城市工业应集中力量生产高档次产品和出口产品,尽量不要与农民争市场,他们应该在更高层次、更高级别上开拓新市场。同时,农民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产量,积极参加城市建设,兴办第三产业,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收入,尽快从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与城市居民共同富裕起来。

对于城市居民,他们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以他们的现有收入在一定时期内还买不起小汽车和高级住宅,那是第四阶段的目标。因此现阶段大批量生产小汽车和高级住宅是没有销路的,这已为实际所证明。但这并不是说,汽车工业和住宅工业不能成为主导部门,公共汽车、运输汽车、普通住宅的大量生产还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还比较低,广大市民对住房的需求很大,国家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将房价降至市民能承受的水平,为住房产业的大发展创造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对于公共交通,广大城市居民和农民是迫切需要的,它的大发展足以带动整个经济增长,构成第三阶段的主导部门。从各国经济发展历史来看,无不有一个大力发展铁路、公路等公共交通的阶段。同时,这也是为将来在第四阶段普及小汽车创造条件。但铁路、公路及其它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个人和企业很难大量投资,应主要由各级政府投资和集资来兴建。但在现阶段,应尽量建造成本较低、标准一般的铁路、公路,那些耗资巨大、豪华昂贵的基础设施,要在经济发展的第四阶段才能兴建。

对于高收入者,由于他们的收入远远超过其消费能力,容易造成消费不足,政府应对他们征收较高的、累进的所得税,将这笔钱用于救济贫困者,以扩大消费。这对高收入者也是有利的,因为消费不足造成的经济萧条对任何人都是一种严重损害。

归纳起来,在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救济方法,主要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以工代赈等,其对象是第一种人。第二种方法是“造血”方法,由国家投资或各方集资在农村兴办乡镇企业,让农民靠自己的力量致富,国家在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予以扶持,其对象是第二种人。第三种方法是诱导方法,用降价、赊购等手段将居民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其对象主要是第三种人。第四种方法是国家直接投资,主要是兴建公共设施,建造铁路、公路等。

实施上述扩大需求的方法,需要大量资金,国家从哪里弄来这么多钱呢?对于实施第二、四种方法的资金,国家只需改变投资方向,从现有投资中拨付就可以了。因为将投资用在这些地方,比用在其它地方效果要好得多。对于实施第一、三种方法的资金,主要靠税收(特别是对高收入者的征税)、发行公债和向银行借贷等。我国银行存款已近5 万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居民储蓄是本应用于消费的过多储蓄,国家通过银行将这笔钱借出来,用于扩大消费需求,对发展经济、减少失业、安定社会是十分有利的。从实物形态来看,它们大都是积压商品,扩大其需求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而且还能变废为宝,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当然,国家举债来扩大需求,必将使国家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这在长期靠借债来扩大政府开支的西方国家已经成为颇为严重的问题。例如美国政府已将减少财政赤字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但第一,西方国家举债已达数十年之久,债务之多达天文数字,而我国国家债务数量还比较小,回旋余地比较大;第二,西方国家扩大需求的方法缺陷多、效果差,因而借债也多,我国如果采取效果比较好的扩大需求的方法,借债量会大大减少;第三,如果因怕举债过多而不敢扩大消费需求,引起经济萧条,则损失更大。虽然强行扩大投资,可以避免经济衰退,加快增长速度,但这种投资同样是靠向银行借贷(即向居民存款借钱),其偿还也是没有保证的,因为这种投资只能用于生产资料生产自我服务上(如果用于生产消费品,只会使消费品的积压更加严重),其产品是生产资料,而居民需要的是消费品。当居民取出存款用于购物时,会发现他们的货币是没有实物保证的。因此,不必惧怕借债扩大消费需求,只要举债适度,提高扩大需求的效果,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总之,我国已经具备进入富裕社会的经济实力,只是因为消费需求不足,妨碍了这种能力的发挥。这突出表现在我国消费品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和消费品的严重积压,以及巨大投资能力不能用在扩大主导消费品生产上。如果我们适当扩大贫困地区人民、城乡生活困难者、农民和城市居民的需求,为主导消费品生产及为其服务的生产资料生产打开发展通道,则主导消费品产量必将几倍、十几倍地增长,失业也将大大减少,我国人民过上较富裕的生活就指日可待。反之,如果我们对消费需求不足置之不理,听凭消费需求极其缓慢地自然增长,则主导消费品生产在消费不足限制下,只能不断地限产压库,蹒跚前进,中国人民进入较富裕社会的日期将大大推迟,那将是十分可惜的。

标签:;  ;  ;  ;  ;  ;  ;  ;  ;  ;  ;  

从凯恩斯主义的错误看新的需求管理理论_凯恩斯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