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正在快速地影响着世界,智慧在自然地融入生活,当前人们更深刻体会到世界的扁平互通,而建筑的智能化无疑是智慧世界中一颗璀璨的星辰。目前智能化普遍水平并不高,智能化在很多工程上的表现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建成的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智能化的概念以及建成之后的模型很多人不甚了解,所以在建设初期的沟通上就已经存在隔阂,难免建成的效果不如业主预期的优秀。
关键词:智慧园区;设计;构建
1系统结构
本文所述的智慧园区设计选用5A系统:楼宇自动化(BA)、消防自动化(FA)、安防自动化(SA)、工作自动化(OA)、通讯自动化(CA),运用智能集成管理系统(IBMS)对5A模块下的一切子系统进行一致管控,提高智慧园区的高可用性和高维护性。
本设计参照智能化大楼规范设计,结合实际要求,实现工作、管理自动化,满足现代化和智能化工作需求。整个智能化系统主要包含若干子系统及全体架构的整合。
2智慧园区系统功能设计
2.1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其作用是把建筑物内部及建筑物之间的语音交流设备、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它广义的数据、通讯设备相互衔接起来,并能够经过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通信线路相衔接,最终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先进的和可扩展的链路基础。
2.2视频监控系统
依据园区地理方位,周边环境以及内部建筑物结构功能分布,建造一套视频监控系统,经过建造视频监控管理渠道,接入前端监控点,完成对园区人、车、物的统一管控,提供整个园区的视频监控画面。视频监控系统要求选用数字化、分布式的部署结构,实现视频信号的传输、交互、存储、处理,构成一个开放的、完整的、规范化的系统架构,以便监控中心能及时全面掌控园区安防状况,确保园区安全。
在园区周界、园区出入口、主干通道、一切建筑物各层的出入口、公共区域及其它特定区域设置摄像机。
2.3入侵报警系统
进一步加强园区安保,沿园区围墙设置一套周界入侵报警系统。检测到外界振荡如攀爬、碰击围栏发出入侵报警信号,启动声、光报警器。报警系统选用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在园区装置报警设备,用于紧急状况下的报警与管控。
该系统需具有智能识别,精确定位,可靠性高,布防便利,维护简单等特色。
2.4门禁一卡通系统
门禁一卡通系统集成职工考勤、电子门禁、内部消费管理、访客管理和停车场系统等,并能够扩展到电梯控制、停车诱导、巡更等功能,使各项管理工作愈加高效、科学,为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和安全。
2.5出入口及停车场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用于对进出园区的车辆和停车场进行有效管理及计费,完成从车辆快速进场、快速缴费、快速出场等全自动化智能停车场管理功能。
2.6机房工程
机房工程共包含三个部分:用于放置运营商设备的弱电机房、中心机房、安防及消防监控中心。火灾报警及联动操控柜、弱电机柜、服务器、工作站、UPS电源等设备均装置在安防监控中心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包括:装修工程、配电设计、空调系统设计、安防系统设计等。
2.7信息发布系统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首要作用是在园区内部播放日常通知、宣传片、音乐等,系统应能展示图片、文字和声音。
2.8公共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日常播放广告、通知、背景音乐等,紧急状况下可接收消防报警信号,强切为紧急广播(消防播送等)。因而要求公共广播系统整体音响效果响亮、清晰。园区建筑物外部可独立设置广播前端,建筑物内部广播前端可与消防广播共用,广播设置消防优先级。
2.9会议系统
依据场景的不同将会议室分为一般会议室、重要会议室和报告厅。主要设备如下:
电子屏、扩音系统、电子横幅、电子签到、会议信息推送指示牌、自动遮阳窗帘操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系统、信号频闭系统等。
2.10电子巡更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是用于规范安保人员按规定的时刻、路线进行巡逻的管理系统。
巡更信息点主要设在园区的外围围墙栅门、各建筑物的每层楼两边(端),半地下停车场区域,以及园区主干道等重要位置上;巡更的时间具有可调整性。
2.11建筑设备自控系统(BAS)
建筑设备自控系统(BAS)的主要任务是对园区内的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园区机电设备包含:暖通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电梯设备、供配电设备和其它机电设备。
系统可实现自动监测并控制各种机电设备的启、停,显示或打印当前运转状况;自动监测、显示、打印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转参数及其变化趋势或历史数据;依据外界条件、环境要素、负载改变状况主动调节各种设备,使之一直运转于最佳状况;监测并及时处理各种意外、突发事件;实现对大楼内各种机电设备的统一管理和控制;能源管理:水、电、气等的计量收费,实现能源管理自动化;设备管理:包含设备档案、设备运转报表和设备修理管理等。
2.12语音通信系统
语音通信系统是企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为分机话务处理、中继话务处理、话务操控管理、语音提示处理等。
2.13园区IT基础架构
园区网络架构依照数据中心等级对园区网络进行配置,在数据连续性上实现全冗余,接入层以上能够实现故障自动切换,达到用户无感知、数据无丢失。数据中心级网络架构能够提供更为强大和稳定的数据传输功能和交互功能,并能完全支持云架构下的网络虚拟化特性。
网络选用二层架构:核心层和接入层。
按需求区分虚拟网(VLAN);通过访问操作列表(ACL)实现按需求进行的IP层安全访问控制。
2.14智慧园区管理系统
根据管理的需求,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经过一致的信息渠道实现集成,集成的子系统,包含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火灾消防报警系统、机房监控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等。使得这些孤立的子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系统,其接口界面规范化、标准化,实现各子系统的信息交流和协议变换,以构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
定论
智慧园区能够实现园区中多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打破传统的园区封闭系统的信息孤岛。未来的智慧园区,能够在统一网络、统一基础设备、统一数据环境的基础上,尝试建立高效的园区运营中心,从而实现园区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园区运营中心将连接智慧园区各个业务领域,各管理系统之间选用规范的业务总线进行串连,对各个业务领域的报警、事件等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依照预订的规则和流程,进行处理、陈述、展示、存储,不断积累数据、建立更高级的人工智能,从而持续提升智慧园区运转的效率和园区企业、人员的舒适性。
参考文献:
[1]秦兆海,周鑫华.智能楼宇安全防范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2]徐进,黄军政.智慧园区公共服务建设与运营模式的探究.电信网技术,2016(04).
论文作者:周怡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园区论文; 系统论文; 智慧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建筑物论文; 架构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