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中基于认知行为疗法自主干预的实施,对孕妇自护能力的提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孕妇中随机抽取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自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护能力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饮食、运动、健康知识水平、血糖监测、自护责任感以及自护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妊娠结局中黄疸症、畸形儿、早产、巨大儿以及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自主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水平,提升血糖控制质量,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升妊娠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认知行为;自主干预措施;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是影响妊娠期孕妇及胎儿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症较为复杂,孕妇及胎儿等均会受到影响[1]。且糖尿病孕妇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不适,还要担心胎儿的异常,心理压力更大,较容易出现多种不良情绪。认知行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提升自身自认能力,与自主干预措施的配合应用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2]。将我院2017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孕妇中随机抽取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我院2017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孕妇中随机抽取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孕妇中随机抽取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0例,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16.5±1.2)岁;孕周27-34周,平均孕周(29.5±2.1)周;体质量58-78kg,平均体质量(65.3±2.1)kg;经产妇20例,初产妇40例;对照组60例,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16.4±1.3)岁;孕周27-35周,平均孕周(29.3±2.3)周;体质量56-79kg,平均体质量(65.5±2.4)kg;经产妇22例,初产妇38例;孕妇均未服用过任何脂代谢药物;患者妊娠前无糖尿病病史,且无糖尿病遗传史;患者及家属军自愿签署研究参与知情书;患者存在躯体功能障碍或试听功能异常等情况。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符合对比要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调查患者基本情况,建立孕妇保健手册,定期对患者进行记录随访,按照保健指导规划为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及护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血糖控制重要性,解决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情况。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基于认知行为的自主护理干预,①组间认知行为小组,该小组成员需要包含医师、心理咨询师、营养规划师、护师以及护士,护士和护师需要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以及自护能力状况,经医师分析后提出相关意见,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②留存患者及家属联系方式,建立微信沟通群组,为各项护理工作提供交流平台;③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定时在群组中发放相关健康知识文章及视频等,提升孕妇及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效果,重视血糖的控制和调整。回访沟通时需股利患者主动说出自己的疑虑以及担忧,对其进行相应的疏导缓解,避免严重的不良情绪影响患者及胎儿的健康,同时与患者家属加强沟通,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定时提醒患者产检时间以及产检项目,提升产妇对产检的重视及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使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对两组孕妇自护能力进行评分[3],详细统计两组孕妇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结果,评分主要包含饮食、运动、健康知识水平、血糖监测、自护责任感五个方面,每项评分满分为20分,总计为100分,评分越高则患者自护能力越强。详细统计两组孕妇护理后黄疸症、畸形儿、早产、巨大儿以及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分组计算发生率后进行组间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孕妇护理后自护能力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饮食、运动、健康知识水平、血糖监测、自护责任感以及自护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对比(,分)
2.2对比两组孕妇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
研究组孕妇及胎儿妊娠结局中黄疸症、畸形儿、早产、巨大儿以及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统计对比[n(%)]
3 讨论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自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制定相适合的护理干预,通过微信交流群等沟通方式的开展,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对于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以及护理依从性的提升均有显著效果[4]。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护理后饮食、运动、健康知识水平、血糖监测、自护责任感以及自护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饮食、运动、健康知识水平、血糖监测、自护责任感以及自护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基于认知行为疗法自主干预的实施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及自护意识,提升患者对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的依从性,提升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重视各项自护护理,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患者自护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及护理,积极做好血糖自我控制,降低胎儿及孕妇不良情况的发生,提升妊娠结局质量[5]。
综上可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自主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水平,提升血糖控制质量,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升妊娠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麦燕玲. 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认知水平及结局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7,15(6):695-697.
[2] 陆永芬. 行为转变理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6):66-69.
[3] 官颖,李锡梅,王亚丛,等. 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对妊娠糖尿病病人自护能力、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8,v.32;No.606(10):95-97.
[4] 佘燕芬. 孕妇操联合认知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心理状态、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8):81-82.
[5] 陈洁,吴茜,程小霁.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J]. 护理学杂志,2017,32(6):25-27.
论文作者:刘艳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患者论文; 孕妇论文; 血糖论文; 能力论文; 糖尿病论文; 认知论文; 结局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