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妇幼保建院 350300)
摘要:目的 研究宫腔COOK单球囊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分娩产妇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64例。对照组产妇仅在必要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观察组产妇采用宫腔COOK单球囊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9.38%,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7.5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698.65±76.52)ml,产后24h出血量(797.65±114.68)ml,对照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859.46±84.96)ml,产后24h出血量(1156.54±128.69)ml,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当中,对于有产后出血高风险因素的产妇,可采用宫腔COOK单球囊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用的方法防治产后出血,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关键词:宫腔COOK单球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疗效
分娩是女性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人类繁衍的必要途径。分娩对于产妇来说往往是比较困难的,自然分娩会给产妇带来较大的痛苦,而剖宫产的母婴结局一般也不如自然分娩。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产妇在分娩之后可能会发生产后出血的并发症,影响产妇产后恢复,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安全[1]。所以,在产妇产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止血,减少产后出血量,以保证产妇的安全。基于此,本文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分娩产妇128例,研究了宫腔COOK单球囊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实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分娩产妇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产妇有64例,年龄在25-36岁,平均年龄为(29.7±1.5)岁,孕周为37-40周,平均孕周为(38.7±1.1)周;观察组中产妇有64例,年龄在24-36岁,平均年龄为(29.4±1.6)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8.9±1.2)周。纳入标准:均为剖宫产产妇,均为单胎足月,产妇或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案例选取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有心肺肝肾功能性疾病的产妇,临床资料不全的产妇,不同意参与研究的产妇。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产妇均择期剖宫产手术,做好手术前准备和输血准备。
1.2.1对照组
对照组产妇建立输血和输液通道,从腹壁做横行切口进入腹腔,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尽可能将胎盘避开。术中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宫肌注射催产素10单位,另再静脉滴注催产素10单位[2]。在此基础上,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取250ug子宫肌注,胎盘剥离面8字缝合止血对于5min后仍有较多出血的产妇,视情况选择子宫动脉结扎、Blynch缝合术等治疗,然后再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或放置止血带、行子宫切除术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产妇采用宫腔COOK单球囊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应用,在对照组产妇操作的基础上,使用宫腔COOK单球囊。COOK单球囊是单腔由导管,单球囊,尖端二通栓塞,排泄口组成。引流宫腔积血不用再宫腔内放置导尿管。用COOK单球囊填塞宫腔,注射生理盐水250-450ml。接引流管。对宫腔积血进行引流。术后24小时拔除球囊[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产后24内出血量超过1000ml即为产后出血。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9.38%,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7.5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表 1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n(%)](n=64)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剖宫产是当前一种比较常用的分娩方式,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日益发展成熟,在临床上也得到了更多的应用,剖宫产率也在不断提升。不过,剖宫产属于一种手术操作,与人类正常生理行为活动不同[4]。同时在剖宫产中,受到较多因素对影响,导致产妇容易发生产后出血的症状,影响了产妇的健康和安全。为了保证产妇安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产后出血积极防治。以往临床上主要使用缩宫素配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能够发挥一定的止血作用,但是总体上来看,其止血效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有研究表明,宫腔COOK单球囊是防治产后出血的一大利器,球囊注水填满宫腔对子宫壁有直接压迫的物理作用下,实现止血的目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安全性也比较高。观察组产妇采用宫腔COOK单球囊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应用的方法,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妇。单球囊膨胀之后,对宫腔填塞,增大整个宫腔的内压力,对子宫内壁造成压迫,对子宫螺旋动脉形成压力,宫腔内压力提高,超过动脉压,减少或停止动脉出血。
填塞单球囊对子宫内腔表面压迫,压迫静脉可减少渗血,减少或停止静脉出血。单球囊膨胀后,对子宫腔造成扩张的效果,对子宫内壁压迫和刺激,通过反射性作用,促进子宫收缩,提高止血效果。在胎盘剥离之后,由于血窦开放,动静脉中会有大量的血液流出。使用宫腔COOK单球囊填塞,能够通过压迫的物理作用止血,在机体内皮细胞、血小板、抗纤溶和纤溶、抗凝血和凝血等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形成血栓,达到止血的作用。另外,单球囊注射生理盐水膨胀,可塑性更强。在使用宫腔COOK单球囊的同时,也要注意将将宫腔积血充分引流[5]。如果使用该法方法治疗后,仍无法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产妇仍有较多的出血量,就需要及时行子宫切除术或子宫Blynch缝合术和资料。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9.38%,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7.5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698.65±76.52)ml,产后24h出血量(797.65±114.68)ml,对照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859.46±84.96)ml,产后24h出血量(1156.54±128.69)ml,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产妇分娩当中,对于有产后出血高风险因素的产妇,可采用宫腔COOK单球囊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用的方法防治产后出血,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虞晓潇,沈维维.宫腔球囊填塞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7(12):2292-2293.
[2]王善容,常青,兰晓华,等.缩宫素、葡萄糖酸钙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7,15(1):64-65.
[3]杨琼华.产时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钙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150-152.
[4]单艳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7):90-91.
论文作者:汤玉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宫腔论文; 前列论文; 对照组论文; 子宫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