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甲方对建设工程的管理论文_周若楠

浅谈甲方对建设工程的管理论文_周若楠

广东省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 523079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建筑工程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我国企业通过不断的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国外跨国建筑工程公司中,大多数具备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相对于国内建筑企业来说,他们有着较强的竞争力,这就对我国甲方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业必须抓住当前的市场机遇,尽快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甲方;项目;管理

对于工程项目而言,甲方的管理作用贯穿于整个工程。其管理上的职责范围广,要求明确,专业性强。就甲方来讲,为了使工程管理任务高效完成,自身要有明确的针对工程项目上的管理体系与标准,通过落实管理制度来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高效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对各个关键点的质量抽检工作,并对相关质量数据与文件进行采集与归档。管理人员从严从紧的遵循管理标准。在施工质量上,以设计图纸中的硬性要求为标准来检验材料质量,保证验收与审核的科学严谨性。在工期进度上,注意工程项目节点控制,保证每个工序按节点高效完成。在工程投入成本上,严格材料成本以及特殊要求材料的审核,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降低施工成本。在工程建设安全性上,建立安全施工标准。密切注意所有施工人员与施工过程的安全状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一、 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前期准备与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中至关重要的阶段,设计阶段通常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基本阶段。施工图是工程招投标标书的主要凭证,也是施工图预算编制以及工程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的主要依据,施工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设计成果作为甲方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其优劣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果。甲方在前期准备与设计阶段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设计工作。常见的问题有:(1)工程设计单位设计人员水平较低,对甲方的工程用途、意图理解不透彻,无法按照甲方的要求设计施工图,完成之后达不到甲方的标准;(2)涉及到多家设计单位时,各单位沟通联系不及时,各区界划分不明朗,造成重复设计,令施工过程无法衔接;(3)疏忽图纸审查环节致使很多问题未发现,造成施工过程中因甲方原因而引起的设计变更;(4)概算审核过程中有遗漏,造成投资概算不准确,使施工成本增加。

2.招标与合同签订阶段

工程建设招标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入建设工程市场,进行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从而达到确保工程质量、控制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甲方应通过工程招投标形式,公开招投标,优选施工队伍。整体素质高、经济效益高、社会信誉高、技术水平高的施工队伍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招标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有:(1)投标价格超过控制价,造成“废标”;(2)投标过程中有“陪标现象”,导致投资提高,工程质量下降。施工合同即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甲方在签订合同时会遇到的问题有:(1)用来表述工期、质量、造价等施工合同重要条款的术语不准确;(2)对工程进度拨款和竣工结算程序的详细规定表述含糊不清、容易产生误解;(3)对不可抗力未做详细量化。

3.施工过程中

施工是整个工程项目的主体,是一个将设计意图转换为建筑产品的过程,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皆与该工程息息相关。在此过程中,某些设计中考虑欠缺,或是和实际情况的不符合等问题都会一一凸现出来。甚至和以后使用维护相关的问题也会有所暴露,应值得重视,更何况其任一道工序出问题均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施工的技术问题、材料问题、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常见的问题如下:

(1)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技术实力较弱,不能洞悉具体的施工工艺,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工序步骤不能完全掌握;(2)施工方所进材料未按照合同规定的品牌、材质,导致施工质量下降。;(3)施工现场材料供应、设计变更等出现问题,使施工不能按进度节点完成;(4)施工人员自我防护的安全意识匮乏,出现无证操作、高温上岗、不戴安全帽、高空施工无防护等安全问题;(5)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粉尘等对周围的水资源、空气造成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工程项目管理中解决问题的措施

1.参与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要控制好设计阶段的成本,首先要在下达设计任务书时做起。 甲方要根据本单位建设项目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向设计单位下达“设计任务书”。该任务书中应写明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使用要求、投资、工期和地质勘测资料等,以便设计院能够按“书”设计。

设计阶段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和重点。 尽管设计费一般只占工程造价的 1.5%~2%,但对工程项目的经济影响可达 98%[1]。 由此可见,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对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费用和工期,直接决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量。在建设工程设计实例中发现,不少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一味追求使用好材料,造成一定浪费。 因为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 的 65%~75%[1],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所以甲方应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优势,认真审核设计,及时发现问题。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因设计不精、设计深度不够而增加工程造价不确定因素的情况,可积极推行限额设计,以有效控制造价。 即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方案和初步设计预算控制施工图设计,使各专业在保证建筑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合理分解限额,把技术要求和经济效益有效结合起来。 甲方应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并利用同类建设工程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比较,力求设计最优化,以降低工程造价。

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下的工程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协调管理上。由于建设项目的不同,对于每一项目的施工细节也就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协调的作用就是为了保证施工阶段下的人员安排、施工组织方式、物资供给分配、交流沟通信息的及时性等方面的相互配合。甲方在这一阶段的工程管理上,要注意做好技术参数信息的及时协调。目前来说,施工阶段上,工程建设规划、工期进度都有了相应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但由于建设项目是一项综合性的整体工作,所以对于各个工序下的信息数据的传输与及时交流就要做好衔接。这方面的工作要建立在甲方对于施工现场的实时掌握上,协调处理好设计监管与施工小组间的沟通。保证施工阶段下每个环节的顺序过渡与交接。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着由于协调作用未到位而造成的项目施工缺陷。

为了做好这一阶段下的工程管理工作,甲方应该就技术信息的传播与协调上,做好以下几点:

(1)子项目分配责任制的促进作用这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子项目的技术信息,在子系统内进行交流与传播时,能在合理的分包制度下,受到子项目人员清晰严谨的审核与复查。同时,分包责任越清楚,对于施工中的采购物资合理规划,技术参数数据达标与技术协调工作的处理,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2)重视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

工程管理中,建设方即甲方,要重视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以及经济手段上的处理措施。这是为了使管理失效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效进行转移。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

(3)协调工作中管理程序的作用

所有的协调工作都要建立起明确的工作程序,通过各个层面上纵向上的客观控制,加强程序的管理作用。这样才能尽量降低管理对于个人的依赖性。依靠规范的程序来达到协调工作的科学与合理运作。

三、 结语

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问题是全方位的,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周期与施工安全等。甲方管理人员应该从源头上重视,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有目标的做好组织协调控制。加强管理力度,为企业节省建设投资,同时也为提高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树春.谈建设工程中甲方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J].科技创业家,2013.

[2]梅京北.甲方监督管理控制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J].城市建筑,2013.

[3]谢勇.浅论建设项目的甲方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1.

[4]冯露,凌建璋,张璐.浅析基建工作中甲方的前期管理[J].安徽建筑,2013.

[5]李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3.

论文作者:周若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浅谈甲方对建设工程的管理论文_周若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