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峰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二中学 253100
情感是人类比较高级的复杂心理活动,它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情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初中生的思想共鸣以及情感共鸣,由于初中生自身已经具备一定思考的能力,而情感教育不仅能够从初中生的内心世界出发,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在对学生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之后,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
在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时代下,以人为本,情感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研究。作为普通老师,我们学科也在以下方面展开了探讨与实践。
一、注重仪表,带着微笑
这是很多优秀老师进入教室之前必须做到的。一套得体的职业套装或者淡淡的彩妆让人感觉最佳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不仅能感染自己,也能感染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中去,决不把低落的情绪带进教室。
二、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也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作为老师本着一颗爱学生的心,调节好自我情绪,努力用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一次观摩课上,后边一个同学上课时转笔玩,执教老师没有公开批评,而是用眼神示意,可他却没有领会。老师在集体做练习时,不经意地走到他的身旁拿起他手中的笔放入他的铅笔盒中。在他紧张的一刹那,老师给了他一个微笑。之后,这个同学精力集中了,不再转笔了。课堂上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在很多优秀老师那儿却化为与学生情感碰撞的良机,产生神奇的力量。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
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都很强的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无味。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逐步体现出来。多媒体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由低到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课堂上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恰当结合使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等进行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大大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实现课堂的情感目标这样的抽象内容,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将会发挥更强的效果。
四、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与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正确地把握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切实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科学知识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目标。它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为此,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完成科学探究的同时,也随之造就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美好纯净的心灵。
五、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资源,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时,不止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中生物受到周围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影响,也在影响改变周围的生态环境,还引申到学生不止受到周围老师、同学与学校家庭的影响,也通过自身的言行影响着周围的人与事,进而提倡每一个同学共同努力,合理竞争,一起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家庭环境。
六、在教学评价中实施情感教育
情感中积极性评价策略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充分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行此项策略时应该要注意这三个方面:首先是对于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应该从学生自身成绩出发,对他们在学习以及生活中表现出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正确的引导。恰当时也要给予一些鼓励,不能一味地把他们与成绩良好的同伴间进行比较。其次是对于成绩表现良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刻苦认真学习的学生,无论他们成绩有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都应给予一定的表扬,对所有取得优良成绩有学生,老师最好是从努力和个人能力的角度进行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再次就是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时,老师都应该从表扬的角度出发,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要进行认可,回答不正确的同学也在合理的部分基础上,把不足之处弥补上。
通过生物课堂情感教育的关注与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发现、获取、掌握、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乐趣和成就感。通过生物课堂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策略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我们在工作中更需要不断地反思,细心地审视和分析正在发生着的一切教育教学现象。通过反思,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得失,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改变策略,使教育教学趋于最优化。
论文作者:王玉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老师论文; 科学论文; 价值观论文; 态度论文; 目标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