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常州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常州论文,农业发展论文,战略论文,农业论文,都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化发展带来的“都市病”受到普遍关注和忧虑,农业分享城市资源并向资本、科技、信息密集和土地节约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日趋强烈,农业日益成为常州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发展常州都市农业,建设“有农的”城市,既是传统农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极化过程中城乡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客观要求。
一、都市农业是我市经济和城市建设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市农业是发达国家二次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是依附于城市资源又直接为城市服务的农业,既是农村的一部分,又是城市的有机部分。都市农业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城市现代工业物质装备,其主体的生产性功能得到深化和提高;二是作为大自然的看守者和管理者的生态功能,以及调节身心、教化人民的生活、文化、教育等多种社会功能得到施展和开发。具体来说,都市农业的功能作用主要是:为城市提供新鲜、无污染的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作为“都市之肺”,防治城市环境污染,营造绿色景观;分享城市文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产业化经营发展;为市民接触农业、回归自然、休闲娱乐、体验农村生活提供场所和机会。
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是常州经济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在此发展过程中,有四大因素的变化对常州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1.人口增多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求常州农业向用地节约、产出高效和精细化、设施化方向发展,实现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据统计,我市人均耕地占有面积已从八十年代初的1.06亩下降到1998年0.90亩,耕地资源的减少,再加上近几年丘陵山区的开发,造成自然资源日趋紧张。无节制地使用不可再生的资源,必将造成资源的枯竭,贻害子孙后代。
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转折,要求从“大市场、大流通”的高度来认识和建设常州农业,特别是城郊农业。据测算,目前常州市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副食品中,猪肉有近90%、禽和蛋分别有60%来自郊区以外;蔬菜除七、八、九三个月伏季外,有超过40%的外地货源通过凌家塘农贸市场等流通渠道进入寻常百姓家。因此,要摈弃城郊农业等同于副食品生产的观念,要从偏重于城郊农业的“保粮食生产”、“保副食品供应”等生产性功能,转向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注重农民的收入,注重农业的生态作用,注重农业为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的功能。
3.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使大量绿色农田变为非农用地,带来建筑增密、空间和绿地减少、环境质量下降,这就要求从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相融合的角度来认识和建设常州农业。常州经九十年代以来的大发展,市区人口由1991年的67.66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84.76万人,增长25.27%;城市化率由1991年的25.12%提高到1997年的37.87%,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快速发展阶段;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39平方公里扩展为1997年的67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增长62%,居住用地增长24%。而高楼大厦中的人均绿地较少,喧嚣中的宁静空间不多。据环保监测,1998年我市酸雨频率高达41.3%,比上年上升了5.5%, 环境建设和环境质量类指标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分别列全省最末与第11位,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氮氧化物浓度年日平均值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指标分别处于全省最末一、二、三位,环境质量甚忧。如何发挥农业充当城市“绿色藩篱”的作用,发挥农业在保持和改善城市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值得我们思考和作为。
4.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出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再加上双休日的实施,这就要求从适应城市居民消费变化趋势,特别是从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的角度来认识和建设常州农业。去年,常州人均GDP达到1785美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去年经旅行社组织外出旅游的常州市民达6.19万人次。随着大多数市民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要求农业在自身结构的调整过程中,林果、花卉、蔬菜、水产、特种畜禽从单一生产型逐步向生产、生态、生活休闲方向发展,开发其潜在的生活性功能、生态性功能,为市民提供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体验农业、教育后代的场所,提供赏心悦目的生态环境。
以上四大因素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反映了我市经济和城市发展对农业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同时还深刻地表明,都市农业,对于建立一个健全优美的新常州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对常州农业的地位、功能、目标等进行新的思考与定位,及早把发展都市农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二、农业结构调整为发展常州都市农业创造了条件
九十年代以来,我市围绕发展“三高农业”,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要素组合、经营方式、资源利用、品种结构等方面,均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高效农业比重提高,为开发农业的多功能、多目标奠定了基础。一是粮食产出率大大提高,为腾出耕地发展经济作物创造了条件。我市1991年粮食播种面积为416.18万亩,至1997年减少为370.33万亩,6 年间共调减面积45.85 万亩, 但因为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粮食总产却从1991年的27.68亿斤提高到34.15亿斤,一直保持自给有余,且播种面积仍有较大的下调余地。二是多种经营大步发展,农业为市场需求服务功能得到增强。现我市种植业与养殖业产值之比已从1983年的4 ∶1 变为1997年的3∶2,特种水产、名特优茶、经济林果占各自总产量的45%、62.5%和60%,一批农副加工产品如“周城火锅”、“长青珠宝”、“珍珠酱鸭”、“常德乐肉松”、“茅山青锋”、“运村皮件服装等”,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农业的商品率由“八五”期初的50%上升到63%,满足了市场各方面的消费需要。三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农业的主体生产性功能得到强化。水稻单产连续八年超千斤,林茶果速生丰产技术大面积推广,水产高密度混养技术日臻成熟,以及水稻轻型栽培技术、保护地果蔬种植、规模化畜禽饲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新农艺、新技术和抛秧机、联合收割机等新农机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向省工、节本、高效方向转变。
2.以粮菜生产为主的分散型城郊农业开始形成集约化多种经营生产,一方面提高了为城市服务的功能,另一方面为发展特色农业、观赏农业、绿色生态农业腾出了空间和地域。现常州郊区已建成了一批上规模的畜禽、渔业养殖基地;建成以蔬果、花木为主的规模化园艺场56个,总面积达4000余亩,蔬菜产量已占全区地产蔬菜总量的60%以上。地处青龙乡的常州农业开发区的特种竹栽培、自控温室栽培、种苗组织培养,展示了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现全郊尚有万余亩夏粮面积可以调整种植经济作物,一部分常年性粮田和农业设施可用于发展休闲性、观赏性农业项目,这些都为都市农业的发展留有较大的空间余地。
3.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相继涌现,为开发旅游观光农业创造了条件。随着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 已涌现出20 多个特色种养基地和200多个专业乡村,其中不乏具有农业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 科普性、体验性价值,可以通过调整、充实和提高,从单一生产型逐步走向生产、生态、生活休闲型,由经济功能为主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功能综合体现方向转化,为市民提供休闲旅游的场所。例如,夏溪的花卉绿色走廓、周城汤山村的立体农业园、洮、滆两湖围网养殖的“水上长城”、天目湖畔的桂茗茶园、平桥的干果之乡、青龙的现代农业园艺、横涧的万亩竹海,等等。
4.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开始由产销脱节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市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已达1000余家,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超5000 万元的有37家,销售额达60亿元,创利税3亿元。 这些龙头企业加快了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产品商品化,提高了农副加工品在全部农产品中的占有份额,增加了市场的有效供给,促进了价值增值和农民收益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市已经具备发展都市农业的基础条件,再加上山水、人文、市场、科技等资源优势,如果对发展都市农业及早谋划、扎实推进、坚持数年,相信可以成为常州新的经济生长点,从而加快常州的可持续发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发展常州都市农业的几点建议
都市农业是人们对工业化、城市化的一种反思和重新认识,是对新时期农业发展的一种探索,是一项需长期发展的系统工程,因此要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来加以推进。
1.更新观念,从城市整体发展角度来发展常州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是农业与工业、城市与乡村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现代农业的一种发达形态。因此,各级领导和农业组织者、生产经营者要跳出农业的框框,从常州城市的整体发展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都市农业。一要从传统的城郊农业概念转向都市整体农业观念;二要从原来偏重农业自身发展转向注重与二、三产业的延伸和结合;三要从被动为城市配套服务转向主动向城市渗透、发展;四要从过去只注重农业生产功能转向生产、生态、生活、教育、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现,从而真正把都市农业摆上重要位置。
同时,还要把握两点:一是对城市结构布局要有新的认识。旧时常州有城墙,是抵御侵扰、隔离城乡的屏障,现在有了开放的外环路,但不能片面地把一条环形路理解为城市与乡村区分的标志。都市农业是比城郊农业范围更宽的概念,都市农业可以变环形郊区为城郊交叉,变“农村包围城市”为城郊混合相融。都市农业并不排除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在新的市区保留部分农业园地的可能性,以防止市区无限制地扩张和“摊大饼”式地连成一片,防止在市区见缝插针地建造高楼大厦。一些发达国家的新城建设指导思想是建设“没有郊区的城市”,把农地与城市交错结合;日本的日野市则在城里开办了8个总面积近1.2万平方米的“市民农园”,供市民种植各种农作物。应该说,利用都市的“热岛效应”和基础设施,在城市内保留一些绿色环保农业,把都市变成生态城市,这是值得我们在勾勒常州城市布局时参考和探索的。二是要全面、正确理解和认识都市农业。现在有不少学者把都市农业解释为观光、旅游、休闲农业,把都市农业的重心放在生态、文化功能上,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并不全面。要认识到,都市农业是农业的经济、生产主体功能的深化和提高,农业主体功能的发挥永远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农业科技进步、产业化经营、内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和强化农业的主体功能,才能开发、拓宽农业的其他功能,利用都市农业的魅力来吸引投入,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2.明确指导思想,合理规划布局。
根据常州的实际情况,常州都市农业的指导思想拟为:依托城市资源,以贸工农、产加销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支撑,以发挥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功能为方向,以现代科技武装的集约化、机械化、园艺化、设施化生产的农业现代化为目标,改善城乡生态,丰富群众生活,创造优美环境,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都市农业的路子、形式和运行机制上要有所创新和突破,体现其时代性、科学性、新颖性。
都市农业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上的都市农业是指分布在城市、城郊和未来城市拓展区的农业,广义上的都市农业是指在整个中心城市经济辖区范围内的农业。常州都市农业应该是广义上的都市农业,应该是辐射所辖三市五区的都市农业。在这概念基础上,按照农业资源、设施等分布情况,高起点规划常州都市农业的发展战略,确定各区域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功能特色、重点项目、主导产业和产品,从而形成多心、多功能、多层面、组团状结构布局,形成点、线、环、面有机结合的网络格局。常州都市农业的布局大致拟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是市区、城郊范围内的农业,以绿色蔬果园艺业和副食品生产为主,大力开发农业的生态、社会功能,为城市提供更多鲜活嫩、洁净绿的农副产品,直接为改善城市环境和满足市民多方面生活需求服务。第二圈层是平原圩区的农业,以开发建设生产性农业为主,结合开发生活、生态性农业和植树造林,体现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和生态效益。这一区域要利用较为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通过现代科技武装,加强农业新品、特品、精品的开发,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弱质低效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承担起都市农业在常州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三圈层是丘陵地区的农业,要在进一步搞好山区资源开发的同时,利用“山清、水秀、空气好”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发绿色食品,积极发展具有农业特色的观光旅游业,从而带动农村通讯、交通、饮服业、娱乐业、食品加工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
3.因地制宜,分类发展,逐步推进。
常州都市农业建设应是一个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分区域、有主次推进的过程。从上述三个圈层区域的实际情况来看,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①实施农副产品名牌工程。这是强化都市农业主体功能和为城市服务功能的需要。当今名牌竞天下,都市农业也需实施名牌战略,在创建品牌、名牌上做文章,形成以名牌占领市场,市场牵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生产基地辐射千家万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我市在培育、创建名牌农副产品方面已经有了良好的起步,首批认定了43只名优农副产品,其中如武进市培育的武运牌系列水稻种子,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达1.25亿亩,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总体上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份额不大,深加工品不多。如何在发展都市农业过程中培育和发挥“农”字号名牌的“龙头”作用?一是要成立“名牌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全市“农”字号名牌产品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制订创建规划、目标,健全相应法规体系,对有发展前途的农产品从资金投入、要素组合、政策扶持等方面加以精心培育,“先谋势,后谋利”,支持“农”字号名牌及其发展,形成一批规格化、品牌化的优质农产品。二是实行“三专”,即在报纸、电视及其他新闻媒体设专栏介绍常州名优农副产品,宣传名牌,扩大影响;对名优农副产品专门包装,并申请专利,以保护名牌,防止鱼目混珠,如被评为首届名优农副产品的金鹿牌茅山青锋就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包装,以区别于其他牌子的茅山青锋;在有关商业网点设专店(专柜)销售一些地产名优农副产品,如尊龙牌酱鸭、常绿牌红香芋、周城牌羊肉火锅、横山牌猪肉松、五禧牌健康蚕等,以利用名牌的“磁场效应”,形成销售网络,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②绿色生态农业。这类农业拟选择在我市城郊地区或外环路沿线、城区间隙地,兴建植物园、休闲果园、花卉长廊(市场)、风景经济林带、市民农园等,发展观赏园艺、蔬菜园艺、果树园艺,实行集约化栽培,使我们的菜园子多味多彩,居住环境常绿怡人,为常州增添新的景观和绿色屏障,为市民提供就近的假日休闲、体验田园乐趣的去处。绿化生态农业景点要通盘规划,最好能把景点连线成片,成为一条线或一片专带,同时还要考虑到农作物的季节性与全年观赏经营的矛盾,搭配不同季节的品种,多植常绿植物,尽量延长可观赏期,提高经济效益。
③工厂化、设施农业。这是采用城市基础设施、工业装备和企业管理办法等,以生物工程技术、农用新材料为依托,实现人工创造可控环境、自动化生产、技术高度密集的现代农业。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3公顷蔬菜自控温室向外开放,市民只要买一张门票, 便可领略蔬菜栽培无土化、水肥浇灌电脑化等现代农业的独特风韵。我市可选择郊区、戚区和新区有条件的园艺场,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采用国产或进口先进园艺装备,引进国内外蔬菜、花卉、果类新品种,实现蔬果、花卉的工厂化种植,作为常州农业的“盆景”或精品,一方面为城市提供新鲜、安全的绿色食品,另一方面为市民提供采摘、品赏、游览、购物的场所,为中小学校开设现代农业的科普教育基地,发挥都市农业的休闲、教育功能。
④观光旅游农业。是以自然资源、农业技术以及农村风土人情及配套设施为基础,集“行、游、住、食、购、娱”为一体,融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农业因与旅游业相融而增色,旅游业因有了农业景观支撑而添辉。这种新型产业既是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重要途径,又是拓宽旅游业发展领域的最佳选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生命力。国内已有广东东莞的年丰山庄、山东泰安的农家旅游、海南的龙湾农业度假村、我省昆山的“丹桂苑”,等等。我市一些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如花木、鸵鸟、梅花鹿、蛇类、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以及有条件的湖泊、丘陵地区特别是天目湖周边乡镇应努力朝这方面发展,做好、做足观光旅游农业的文章。可通过配备一定的旅游设施,兴办一些观光茶园、观光果园、观光农场、水上乐园、民俗农舍等;可根据不同季节,举办观光贸易节、登山采摘节等,开展茶园(果园)采摘、湖边垂钓、草地牧羊、竹海赏绿、温室赏花、野炊守猎等可游、能游、适游活动;可利用资源优势,推出一批特禽、特菜、特果、特景、特趣、特餐、特饮等,通过人与自然、旅游景点与农业景观、农产品加工与市场建设的最佳组合,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最终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开发观光旅游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农业的原来面貌,突出农村生活特色,丰富乡土文化内涵,不要人为地刻意雕琢,使环境和设施过于人工化、商业化,损坏自然景观。
⑤都市渔业。区别于传统、单一的养殖业,是名贵水产、观赏鱼类、特种水禽养殖与水产品保鲜加工、垂钓休闲相结合的新型渔业。都市渔业水面利用率高,生产技术密集,除了传统生产性功能外,还有生活性功能,是与城市生活关系密切的农业产业。常州都市渔业要提高传统水产品养殖水平,大力发展技术已较成熟的螃蟹、青虾规模化养殖,积极引进国内外名、新、特品种,开展观赏渔业养殖,开设垂钓休闲项目,突破保鲜加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其改善生态平衡、调节人们身心方面的作用。我市现有养鱼利用水面80 万亩, 其中养殖面积47.34万亩,要力争使名、特、优、新水产占养殖面积的50%以上。 现郊区有精养鱼塘4000亩,对其中有条件开展垂钓休闲活动的,要调整品种,完善设施,逐步向市民有偿开放。据测算,垂钓的单位面积利润比一般养殖高5—6倍。
4.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和健全多渠道投资保障机制。
建设都市农业是一项综合、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一是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高起点搞好常州都市农业的发展规划,把发展都市农业作为常州“十五”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要强化依法治农、依法建农,把都市农业建设纳入法制轨道;三是农业、旅游、规划、城建、园林等有关部门要统一认识,密切配合和运作;四是实行市场取向,要在分析、吃透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考虑实际条件许可,确定优先发展项目,集中财力、物力重点实施,力求建一项、成一项、收效一项;五是要采用市场机制,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培植都市农业的投资主体,鼓励城市资本、金融资本、国外资本、工商资本、个人资本投入都市农业,鼓励个人或合股投资开发都市农业,形成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六是要高度重视农业人才的培训,建立完善农业职业教育学校或培训基地,培养肯吃苦、懂技术的复合型、实用型农业人才,以适应都市农业对人才的需求;七是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减轻风险,提供保障,让常州农业以向都市型发展的新态势进入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