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绩效的思考
王 军 1王 萌 2
(1.青岛市科协,山东 青岛 266071;2.青岛海洋科技馆,山东 青岛 266003)
[摘 要 ]院士专家工作站在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带动企业人才成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助力地方转型发展等方面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包括青岛在内的全国大中城市竞相加速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力度,但建站提速的同时也出现了“重建轻用”等问题。该文以青岛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分析了整体概况,客观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生态环境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院士专家工作站 实地调查 发展生态环境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院士专家工作站是集聚高端智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速科学技术产业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10年以来,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青岛市科协等七部门联合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74家。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青岛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数量持续增加,建站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作用发挥日益显著。在搭建引才引智平台、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提升服务强化考核、撬动产业升级支点、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等方面开辟了一条符合具有符合实际、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青岛路径”,青岛市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稳居全省龙头,走在全国前列,多次得到山东省科协领导批示,要求全省推广青岛经验做法。日前,青岛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方面的创新举措被各级媒体广泛专注,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显要位置刊发了青岛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所取得成效,《青岛日报》也整版登载了青岛市三个典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经验。
为了准确掌握目前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运行状况,及时了解相关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营中所遇到的困难、需求和院士专家团队的诉求,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更好地服务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加强和改进“四服务”工作,市科协积极投身全市“大调研、大学习、大改进”的热潮,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调研小组,通过开座谈会、实地走访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多途径开展实地调查。调查中发现,全市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实际运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接院士专家乏力、协作机制不顺、跨界交流困难、成果转化不畅、政策了解有限等问题,急需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多角度全方位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全面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质量,以绩效为先,利用院士资源的“智高点”,抢占青岛市科技创新和更好更快发展的“制高点”。
一、建站工作稳步推进
(一)陆续引进近百名院士
2010年至今,全市累计共建成各类院士专家工作站7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省级工作站38家。柔性引进院士97名,院士团队专家491名,签订合作项目435项。
变电站监盘作为集控中心的主营业务之一,但是过分依赖设备使其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无人值班站,数据堵塞、装置死机等现象屡见不鲜,但自动化通信装置却无定检计划,只能依靠值班人员在日常巡视过程中,认真、仔细的核对信号与光字,有时遇到缺乏经验的值班员,这方面的工作就难以周全。这次进埔站的接地变、站用变问题就是个例子,假如不是巡视时发现,真要等其发生故障跳闸,有开关开入量上送至集控后台,值班员将无法第一时间掌握跳闸信息,延误事故处理,特别是接地变的事故处理,在此建议各集控中心将后台机信息与集控后台信息核对增加进日常巡视工作项目中,并能举一反三,切实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主流的三维模型建模软件均能完成运载器装配过程的仿真并制作虚拟动画,并且能够生成对应的视频文档(如AVI格式文件等)。视频文件能清晰地对运载器装配过程进行展示,辅助实现运载器装配工艺指导。通过对工艺设计系统的开发,实现将流媒体文件集成到工艺设计系统中,实现对工艺过程的动态可视化。
调查发现,8年间,除2018年新建的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之外,有5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状况整体良好,有8家考核不达标和工作开展不力的工作站被摘牌,其中市北区1家、青西新区1家、即墨区1家、高新区4家。
She was the only person awake at that night.(她是那天晚上唯一醒着的人。)
(二)青西新区数量居首
3.支持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针对潜在效益好、市场前景大的新技术、新成果,在采购、应用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保护,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搭建桥梁。
青岛市建成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涉及的领域较广泛,主要分布在11个行业。其中,生物技术领域、涉农领域、能源领域和机械制造领域的工作站数量最多,分别为9家、9家、8家和7家,这些领域多为青岛市传统优势产业或重点发展产业,相关企业的科技创新需求较为旺盛,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前景相对广阔。但是,智能制造及海洋装备技术等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多数处于初创阶段,由于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攻关能力不强、联络对接能力有限、建站力度较弱,截至目前,仅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建站。
(三)出现三个建设峰值
一方面,对接合作长效机制仍不完善。调查中发现,超过半数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企业间的合作是以某一项具体技术攻关为依托,没有形成常态、长效、长期联系合作的成熟机制。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工作站负责人反映,企业没有与院士团队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全面合作关系,基本上是“一事一议”,每次邀请院士来企业指导都很困难,每次时间也都很短,与院士的沟通交流不充分,与院士及团队对接实效难以达到预想的期望值,合作潜力没有得到深入挖掘,院士团队的智力支撑作用没有充分激发,在重大科技项目承接上能力有限,办法不多。另一方面,院士团队资源的集聚效应发挥不充分。多数建站企业缺乏院士专家工作站长远规划,与院士团队的合作定位于应急型的短期技术项目攻关和眼前急需破解的技术瓶颈及现实的成果转化,合作方向仅限于眼前可预期的经济效益,仅有蔚蓝生物等少数具备战略眼光的企业注重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在高端智力集聚方面的作用,运用院士团队为企业提供发展战略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并取得明显成效。
(四)涉及领域分布广泛
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女性受教育程度上升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近几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相较2016年进一步减少6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同比2016年下降0.5个百分点。
(五)建站补贴最高80万元
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补贴方面,各区市颁布的引导和激励政策差别较大。目前,除了李沧区和高新区外,其他区市均出台了相应的补助政策。市北区的一次性建站补贴最高,每建设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区财政给予80万元的资金支持。崂山区、即墨区、莱西市的建站一次性补贴标准也高达50万元。除此之外,工作站建成后,即墨区还安排专项资金30万元,用来奖励进站院士。此前,青西新区的资金补贴标准为20万元,2018年以来也调整到50万元。平度市推出建站满一年并考核合格,给予30万元奖励的政策。市南区、市北区和胶州市补贴标准均定为20万元,城阳区的标准为10万元。
式中,QBCF为评价区域农产品的重金属生物可利用风险商;A为研究区农产品中重金属的实测质量分数均值,mg·kg-1;C为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实测质量分数均值,mg·kg-1;CS为土壤重金属的限量值,采用GB 15618中规定的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mg·kg-1;S为农产品重金属的限量标准值,采用 GB 2762中规定的食物中污染物限量标准,mg·kg-1;SE为研究农产品中重金属i的实测值的标准误差。
(六)承担146个科技项目
8年间,青岛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激发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推动器”的作用。数据分析发现,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累计承担863项目9项,973项目4项,星火计划项目5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7项,其他国家部委科研项目48项,省级科研项目9项,市级科研项目64项。另外,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铁道部科技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2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4项。
此外,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开展技术讲座、开办培训班、举办论坛沙龙、深入一线指导等多种方式培养储备人才,并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培养博士164名,硕士277名,其他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806名。
二、集聚效应仍未显现
(一)合作松散联系不密
从年份上来看,在2010年至2017年的8年间,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共出现三个峰值,分别在2010年(建站11家)、2013年(建站11家)、2017年(建站10家)。与此相对应,前两次建设高峰过后,会出现2~3年的稳步发展阶段,这是因为青岛市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时把改进管理、改善服务、提升质量和加强建设、扩大规模、持续扩容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另外,2016—2017年间,全市建站数量大致相当,2018年达到新的建站高峰,全年新建站10家。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政策引导和考核工作正在发挥作用,青岛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模式已经相对成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高速发展期。
(二)激励措施有待加强
通过与其他城市横向对比发现,青岛市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站补贴及后续奖励等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亟待加强。以杭州为例,2010年建站以来,经过数次调整,在政策支持力度方面,杭州已经成为渐行渐远的“标兵”。杭州对建站满一年考核合格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给予50万元一次性补贴,部分区县实现了1∶1配套奖励,建成省级工作站后可获奖励30万元,建站三年后评优成功给予奖励20万元。起步较晚的济南已经成为超越青岛市的“追兵”,开始成为领跑山东省内市级人才支持政策的领头羊。目前,济南市建站数量仅为11家,且管理尚有待于规范,绩效评价工作尚未开展,各项工作开展的深度远不及青岛市,但是在激励制度的接续方面做出诸多创新尝试,除了建站给予20万元财政支持外,运行满一年考核合格后再追加10万元,三年后评优可再获10万元补贴。
相较之下,青岛市各区市出台的奖励措施,无论从奖励金额、配套程度、连贯程度上,还是从落实实效上,均呈现出较大差异,这是各区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力度不一、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信息鸿沟”客观存在
3.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方向,制定发展规划,全面加快建设步伐,有效衔接国家及山东省有关中长期科技规划、人才规划、产业规划等相关政策,落实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向纵深推进。
2.对科技信息洞察不够。以即发集团为例,企业在新旧动能转型发展的创新战略决策方面急需院士专家提供咨询引导服务,但是目前院士专家工作站内的专家研究方向较为专业,而与石墨烯等跨领域专家对接乏力、渠道不多,导致企业在战略方向的调整上举棋不定。
3.对政策信息了解不够。调查发现,近半数院士专家工作站对财政支持、人才引进、评选先进、承接项目、平台共享等方面的政策缺乏系统研究和透彻把握,因此错失了享受优惠政策的机会。
(四)交流平台急需拓展
1.学术交流渠道有待完善。目前,部分运行良好的院士专家工作站逐渐开始承办行业技术会议、学术沙龙等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奥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工作站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邀请诺贝尔奖生理学得主蒂姆·亨特、魏于全院士等知名专家到会,这是一个在国际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术会议,对于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单位的知名度和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进一步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提升青岛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具有重要的学术引领作用。但是,在活动举办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高端专家邀请难、主题设置难、内容吸引力不强、规模和知晓度不理想、宣传不到位等问题,急需借助科协组织在联络科技工作者方面的优势资源,壮大声势,提升层次,扩大影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各院士专家工作站之间交流机会不多。一方面,拟建站企业和已建站企业间缺乏沟通,不少企业存在小进则满、固步自封的传统认识误区,对市科协组织的“军民融合院士创新论坛”等高端学术活动反映冷漠,许多工作站和企业参加学术活动的人员不是专业人员,一些企业为应付差事、派一个无关人员来应付,不注意聆听院士专家的发言,回去不反馈汇报,会议往往收不到预期效果。一些拟建站企业与已建站企业的交流渠道不畅,信息不对称,对院士专家工作站作为协同创新载体的潜在作用了解不到位,建站目的不明确;有些建站企业只关注地方政府的支持资金,建站规划和内容空洞,建站积极性和工作站运转效率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院士专家工作站之间的交流载体不多。目前,青岛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效率和效益差别较大,集中体现在合作层级、成果取得、日常管理等方面。在院士专家工作站横向交流、互通有无、经验交流上仍缺乏一个广泛、稳固的大平台。
三 、营造院士专家工作站良好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路线
1.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各项制度。不断深化制度建设,规范建站资格、申报流程、合作模式、工作开展、绩效考核等工作,为规范管理提供抓手。
2.厘清院士团队和企业团队权利和义务关系。厘清院士团队和企业团队等不同创新主体在联合攻关和技术合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促进产学研用链条的高效对接提供依据。
1.对院士信息掌握不够。多个初创企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负责人表示,在联系院士方面存在“两高、两低”现象。所谓“两高”,指的是科技创新需求高,对顶级专家的依赖程度高。“两低”指对行业内相关院士的信息资料掌握度低,联络院士的能力低。
(二)加大政策倾斜,有效激发活力
2.设立院士人才专项资金。目前,青岛市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载体承接科技项目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在一些研发周期长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项目和面向地方发展的战略咨询项目获政策支持的渠道有限,设立专项计划加强政策倾斜,可有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企业的研发需求。
在整个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中,医学检验人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是实现医学检验高质量、高效率的基础。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医疗机构内的检验人员在进行医学检验的时候,很容易会出现疏忽大意的情况,没有对医学检验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导致医学检验质量大幅下降,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1.加大奖补力度。从发展实际需要出发,青岛市应提高对建站单位的一次性奖励资金。参考杭州的做法,对建站满一年考核合格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给予50万元一次性补贴,要求各区市基本实现1∶1配套奖励,建成省级工作站后可再增加奖励20万元,建站满三年的优秀院士专家工作站给予奖励20万元。各区市也应比照市级奖励标准,制定相应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补贴政策,提高建站奖励标准,考虑引入运行满一年奖励、评优奖励、院士奖励等配套政策,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及稳定运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地域分布来看,青西新区目前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4家,在全市各区市中位居榜首,即墨区和市北区各有9家,并列第二。这与三个区发力“蓝、高、新”,推出一揽子引才计划密不可分。同时,科研机构和企业相对集中,具备区位优势的市南区有7家正在运行,位列第四位。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莱西市和平度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步伐也相对缓慢,分别建站4家和1家。
(三)搭建各类平台,促进互联互通
1.进一步完善市级院士专家库。在准确把握全市行业及企业发展需求和科技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组织优势广泛联系国内外相关领域,特别是紧缺行业和新兴产业的院士专家建立各行业专家名录,推动院士专家库全面扩容。与此同时,加大专家库信息资源的共享力度,增强对接企业需求的实效。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关键时期,要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作为大学生理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
2.探索建立青岛市院士专家站联盟。在全市范围内,打通各院士专家工作站人才互通、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的渠道,盘活工作站的专家资源,提升运行效率和运营质量,提高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效。
3.创新学术交流工作模式。一方面,将院士专家工作站举办的行业会议等技术交流活动纳入全市学术交流框架中,通过联合主办等形式,提升院士参与程度,扩大影响力和知晓度;另一方面,加强信息沟通,邀请有需求的建站企业参加学术年会、学术沙龙、学术论坛等活动,拓展企业与院士专家对接的渠道,推动学术平台资源的共享。
(四)完善动态管理,提升运行实效
1.市区两级联动,发挥“猎头作用”。鼓励各区市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加强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运营状况、研发能力和建站意愿,建设企业专家需求库。将条件成熟、有建站意向的企业及时纳入服务范畴,通过市级平台和联系网络,在国内外积极对接相关领域的院士团队,引导企业以服务内生需求为前提,定向引进高度匹配的院士团队。
2.优化集成管理机制。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善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项目合作、成果取得、效益提升、产业应用等方面的动态考核机制,促进院士专家团队和企业研发体系的融合水平和协作水平,形成工作站与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的良性互动。
据近年来毕业生反馈信息表明,当年那些经过层层筛选进入医院的学生,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相比之下,那些去医药企业单位实习的学生却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平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向学生提供助学金、奖学金等;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均在企业进行,由企业专员为学生指导讲解,进行岗前培训,使其了解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等,并发挥“技术能手”师傅的帮、传、带作用,让学生参与生产实践,熟练掌握生产岗位中的操作要点和技术要求,真正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结合,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技能型人才。
3.合理引入退出机制。对于合作效果不佳、联系不紧密、考核连续不合格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特别是对建站长时间内没有实质性合作的“僵尸站”“空壳站”,在规定时间内整改不力的,启动退出机制予以摘牌,优化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发展生态环境,推动“引进一名院士,带动一家企业,培养一批人才,壮大一个产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图分类号 ]G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9596-2019(01)-048-05
*基金项目: 中国科协八大代表调研课题项目,中国科协改革创新项目(编号:2015GGCX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