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特色馆藏建设的构思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构思论文,我院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特色馆藏是图书馆特色服务的物质基础,是图书馆特色服务之源。有计划、有目标地强化特色馆藏建设,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充分利用开发特色馆藏和现代化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快捷、高质量的特色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生命。由于办学的专业特点、性质不同,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各异,相应的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图书馆必然也有完全不同的馆藏特色。
1 特色馆藏建设的确认及必要性
馆藏的结构及特色反映出图书馆藏书的特有风格,同时也决定了读者群的种类。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能为社会提供多大信息量和馆藏文献的利用程度已成为评价图书馆的重要指标。换句话说,能否行之有效地将为读者服务与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紧密结合,为广大读者提供及时、准确和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已成为评价各类型图书馆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快特色馆藏建设,充分开发利用特色文献资源,提高图书利用率和办馆效益,有效地为社会经济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追求。
所谓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就是充分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反映某个或某几个学科领域、为某类型读者群服务和充分体现为地方乃至全国服务的,有关文献资源品种最齐全、质量最高、掌握古今中外系统的文献资源的集合。换句话说,特色馆藏就是你无我有、你少我全、你旧我新的信息资源。如北京广播学院馆藏主要侧重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语言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大众传播论文专题数据库的建设等内容;首都医学院馆藏偏重于医学方面的大量文献,包括各种病症手术的声像资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馆藏集中了古今中外的建筑结构、图册、理论文献资源;中医药大学馆藏保存了大量中医古籍善本资料等等。
特色文献的建设对推动本学科与本行业的发展、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的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作为信息传播源来讲,特色文献建设将为本行业读者群提供快捷、高质量的全球性信息资源,同时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紧密结合,建立特色文献库,对提供网上特色资源和资源共享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特色馆藏的建设不仅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必需,也为各类型图书馆的发展展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同时也为图书馆的业务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使用的合理化指明了方向。
2 特色馆藏建设的初步设想与实践
特色文献的确立,首先必须清楚自己本校的办学方向以及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作为图书馆的领导者必须熟悉本学科、本行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尤其是了解本学科领域特色文献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情况,依据本馆馆藏的具体情况,确定本馆特色文献建设的总体规划、近期和长远的发展日标、实施措施,以及采集、整序、标引、加工和开发利用的具体实施方案及队伍的建没。
目前全国许多大学都办起了服装专业,但以“服装”命名的高等院校全国唯我一家。依据这样的行业发展状况和我院的办学方向,以及我院的教学科研发展规划的奋斗目标,我馆将特色馆藏建设目标定为:在服装服饰领域内,不断丰富充实特色资源,尽力做到品种最全、数量最多、内容最新的服装服饰信息资源,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充分开发、利用服装馆藏特色,为本校、北京地区乃至全国提供快捷、质高、面全、新颖的服装服饰信息资源,成为国内知名的有服装信息特色的新型图书馆。
特色馆藏建设目标建立之后,对我馆馆藏建设的具体重点项目初步定为:收集世界各国的时装杂志和国内服装专业的文献;收集国际、国内历届服装设计、面料、流行趋势发布会声像资料;收集中国民族服饰资料(包括别有特色的中华各民族服装服饰资料、图片、风土人情、首饰制作工艺资料)并与有关单位协作制作民族服饰系列光盘;收集全国服装行业及生产厂家的产品规模及通讯资料;收集与整理世界五大时装中心、时装设计大师、国内服装大师的资料;收集国内服装设计师、新秀的生平及设计资料。
特色馆藏的重点之一就是收集中国民族服饰资料,中国民族服饰不仅是中国灿烂文化宝库的一块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稀有的珍品,许多外国人为中华服饰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服饰特色而倾慕,因此,将具有欣赏、参考、研究和收藏价值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料制作成为具有科研、教学、收藏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多媒体光盘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目前,我馆已采集来自世界英、法、美、日、澳、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的原版时装刊162种,时装合订刊2527册;采集服装工美类精品图书1.5万册,国内时装现刊12种,工艺学术期刊合订本2000册,录像资料346部,多媒体光盘274张,时装图片资料库3000余条。从时装馆藏来看,是国内时装信息资源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从时装期刊馆藏来看是国内馆藏时装期刊品种最齐全的内地首家时装专业图书馆。
我馆积极开展服装服饰文献的二次开发,申报并获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服装服饰信息的开发应用”,此课题主要研究国际时装设计大师、国际时装名城和时装材料应用与设计教学光盘制作等内容。此项工作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3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力促进特色馆藏建设
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卫星通讯技术、高速网络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国家信息网络工程、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特色文献的分散、条块、封闭的管理模式应彻底打破,建立本馆、本地区特色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建立本馆局域网并与校园网、中国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相连,获取更新、更快的特色信息,关键是逐步建立特色文献数据库。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改进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为使读者获取生动、形象、直观和不受时空与地域限制的特色文献信息资源,1998年我馆就建立了拥有22套声像设备,采用课桌式布局,以个人收视为主、兼顾大屏幕的声像阅览室。三年来接待读者56181人次、集体观摩教学50余次;1999年筹建了相当规模的电子阅览室,经过2000年6月扩容,面积从43平米扩至108平米,微机增至34台,平均每天接待读者100多人次。
随着我院校园网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完善,图书馆不能仅仅从形式上成为校园网的重要子网之一,更重要的是要更新观念,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个有利条件扩大服务方式、更新服务内容。一方面,要利用现用的图书馆管理软件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距离(如网上书目查询、读者借阅情况查询、图书预约等)、扩大读者范围;另一方面,迅速建立图书馆网页,依据图书馆的具体实际促进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根据我院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特点,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特色馆藏建设:(1)与有关技术部门或公司合作,开展服装服饰期刊的数字化工作。针对我院164种服装服服饰期刊,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阅览量大的几种开始,取得一定效果以后再逐步展开;(2)与国际著名的服装服饰专业网站加强联系,一方面将其网站与图书馆网页链接,扩大读者的视野,提供更多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使其能为我馆提供具体的资料;(3)与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协作,购置“超星数字化软件”,共同进行服装服饰学术光盘、我院“饰”杂志和本院硕士研究生论文数据库建设;(4)如果条件成熟,与院内民族服饰博物馆、服装系合作,共同筹建民族服饰专业网站;(5)逐步扩大服装服饰资料的收集范围,使其形成系统的文献资料;(6)继续建设图书馆时装信息中心这个面对社会的窗口,加大对社会服务的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扩大服务范围;(7)了解社会从事教学、科研、生产、销售的具体要求,逐步开展文献资料的二次开发、三次开发,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提高办馆效益;(8)与服装系合作,制作服装面料设计及应用等内容的教学光盘资料,加强与教学之间的联系;(9)与外单位协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服装服饰资源全文数据库,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没奠定基础。
特色馆藏的建设与服务,是在具有网络平台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加速特色馆藏建设与有效实施特色服务是图书馆长期的工作任务,是时代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