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严”新政下高中英语教学新探_英语论文

“五严”新政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新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政论文,英语教学论文,高中论文,五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1年6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成为指导和引领今后一个时期该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五严”的具体规定包括:

一是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并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高(中)考成绩、升学率等情况,不得炒作“高(中)考状元”。二是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禁中小学组织任何年级学生在节假日(含双休日和寒暑假)集体上课,或以补差、提优等形式变相组织集体上课。三是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等。四是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五是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各种名义设重点学校、分快慢班等。

“五严”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江苏省的基础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意见》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严格执行“五严”的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些举措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但也给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为在教学成绩的要求下,以往教师不可避免地要给学生进行一定形式的补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五严规定的出台使得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和应用,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引导学校英语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运用问题教学,聚焦学生思维,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1.教师如何设计问题

(1)针对性。设计的问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因为课堂效率的关键是学生能够主动地学和教师有针对性地教。

(2)新颖性。要点内容以典型的、直观的感性材料来创设问题情景,即要点内容问题化。教师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诱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教学内容,所以设计问题时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典型性、直观性。

(3)思维性。教师在备课时要把重点内容精心编成习题,即重点内容习题化,教师设计的习题不能只是知识的再现、巩固和简单的应用,也不应局限常规的逻辑思维,这样会造成学生的定向思维,而应该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设计一些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习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笔者针对所观摩的一节高一年级英语课模块2 Unit 1 Reading 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在这堂课上,教师安排学生先进行了3分钟Fast-reading,然后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了许多浅显、琐碎,且绝大部分由学生齐答的问题。笔者随机进行了统计,该节课教师共提问近100次。下课后,笔者向该教师索要备课笔记,发现本节课的教案没有一个问题设计。说明该教师在课堂上是随意、无心地提问题,没有重点和目的。她所开展的提问活动存在以下问题:问题过于简单,思维量太小,滋长了学生不求深入的学习习惯,学生一直在思维的“浅水区”里游戏,思维得不到有效深入。实质上教学过程从本质意义上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交流、碰撞、升华的过程。对于教学的研究必须致力于对话环境的创造、对话机制的发现和形成。因此提前设计出有针对性、新颖,并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十分重要。

(4)层次性,即难点内容层次化。一方面,为同一层次的学生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化;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这样以问题驱动学生的高效学习,以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

(5)适时性。提问的时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应选择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从教学过程来说,课初,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要及时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中来;课中,当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时,教师要及时提问。提出一个问题,能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2.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

(1)促使学生想问。教师提问后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三个“等待时”: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听学生说完再做出反馈;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回味、反思,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2)引导学生乐问。帮助学生提高应答的自信,教师要乐于对每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高兴、问得快乐。

3.处理学生回答的策略

(1)树立科学的纠错观。如果学生的错误回答不影响交流,或是学生明显的口误,就不必纠正。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如果确实需要纠正,可使用“重新构建”的技巧。例如:S:My father buyed the bike for me.T:Your father bought the bike for you.Where did he buy it? S:He bought it in Nantong.要尽可能地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相应水平做出相应的肯定评价,不要简单地给予否定。

(2)尽量启发学生回答。教师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而急于给学生答案,如果学生暂时答不上来,教师可用启发追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只有在学生实在得不出正确结论时,教师才告知学生正确、合理的答案。

(3)乐于接受预料之外的答案。有的教师在提问时往往期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和回答,如果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就不能接受,这是不妥当的。有时学生的答案尽管结论与拟定的不一致,但其思路很可取,甚至有创新,就不能简单地否定,而要合理看待,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二、开展磨课活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要提高一周5天的正常课堂教学的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高效课堂来自于优质、高效的备课活动,由此我校把“磨课”作为集体备课活动的重要抓手。“好课多磨”,所谓“磨课”是指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由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协助,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合理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反复深入地研究与实践,使这一节课成为水平较高的精品课,参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磨课”,青年教师更加需要“磨课”,“磨课”是教师职业技能提升的有效途径,是帮助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捷径。

校内教研活动“磨课”,指年级备课组确定课题,探究教案,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主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每当主讲教师上完一节课,听课教师就及时组织起来就主讲教师的教学活动展开讨论,进行客观评价,提出优化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然后再由同一教师根据大家的建议和意见进行第二次课堂教学尝试。即:(1)选定主题;(2)选定开课教师;(3)开课教师设计教案初稿;(4)备课组全体教师阅读、讨论并修改初稿;(5)开课教师根据修改意见形成二稿教案;(6)备课组其他教师听开课教师用二稿教案第一次上课;(7)备课组全体教师听课后集体评课研讨,形成三稿教案;(8)开课教师在第二班级用三稿教案第二次开课;(9)备课组其他教师在其余班级分别体验三稿教案;(10)全组教师再次对磨课活动进行反思总结。

磨课的内容包括:磨理念——体现怎样的教学理念?磨目标——这节课究竟要讲什么?磨教材——如何更深入地研读教材?磨环节——哪些是课堂必备的环节?磨学生——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磨教法——哪些教法更有效?磨学法——哪些学法需要指导?磨细节——该提什么问题,如何反馈?下面通过一次磨课活动来具体分析这项活动的操作和实践。

【案例分析】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Unit 2 Reading An Adventure in Africa为例,授课教师给备课组每位教师印发了其设计的教案初稿:

Step Ⅰ.Lead-in

Step Ⅱ.While-reading

(1)Fast-reading:Read the passage in 3 minutes to answer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2)Careful-reading:

Read Para 1 to tell True or False:...

Read Para 2 to fill in the blanks:...

Read Para 3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

Read Para 4-5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

Read Para 6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y do many people feel sick while climbing the mountain?

Read Para 7-8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ere will they go before going back to London?

Step Ⅲ.Post-reading

Part C:Students' Book Page 24

Choose the best answer according to the letter.

...

Pair work:Draw the traveling route on the map.

Step Ⅳ.Discussion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hile enjoying traveling?(Dos and Don'ts)

Step Ⅴ.Summary

Step Ⅵ.Homework

集体备课时全组教师进行了第一次“磨课”,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部分教师认为,初稿教案中设计的阅读理解题用正误判断、单项选择、回答问题、完成句子等形式考查的绝大部分属于能直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的细节理解题,没能很好地挖掘到应有的深度,缺乏深层理解的环节。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学生才进高一年级三个月,词汇量不足,基础薄弱,高一目前阅读训练的主要任务是细节理解,深层理解题较难,题目设计得再好,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教师就成了独角戏演员,学生听不懂反而影响课上双边活动和学习效率。通过磨课,我们取得了一致的理念:阅读过程是获得信息,并按这个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细节理解是获取信息,而深层理解是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设计的处理信息的任务,处理信息的任务有易有难,深层理解题未必就是难题,高一学生虽然词汇量不足,基础薄弱,但也应该设计相应的深层阅读任务,每次阅读训练细节阅读和深层阅读应齐头并进。大家还提出,StepⅣ.Discussion与前面的内容跨度太大,建议降低Discussion的难度。

根据全组教师的第一次“磨课”意见,授课教师对初稿作了如下修改:①Fast-reading增加第二任务:Ask Ss to scan the rest of the letter to find Toby's route in Africa(Morocco,the Sahara Desert,the River Nile,Lake Victoria,Kenya,Tanzania,Mountain Kilimanjaro).②Careful-reading Read Para 1 to tell T or F 改为Skim Para 1 to find general information(Who,When,Where,What).③Read Para 2 to fill in the blanks后面增加选择题。④Read Para 3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改为to complete the form:

⑤Read Para 4-5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后面增加问答,如:Why should Toby buy a large,strong,light backpack? Why do they try to get as close as possible the animals? ⑥Post-reading增加Question:Why not say "a travel in Africa" but "an adventure in Africa" based on what you've learned in the text? ⑦StepⅣ.Discussion换成Suppose your group are going to take a trip this winter holiday.Make a travel plan in at least four sentences.(Where to travel? What to do? What to take with? How to travel?)

备课组其他教师听了开课教师用二稿教案第一次上课后进行了第二次“磨课”,在肯定教学效果得到改善的同时又提出了如下修改意见:第一,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也是阅读理解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由于学生尚未学习世界地理,而本文涉及了非洲地理,授课教师上课时已经把非洲地图印给了学生,课件中也有展示,课堂教学中教师在Post-reading部分还安排了Pair work:Draw the traveling route on the map。但教师在展示学生画的旅行路线时没有用实物投影,学生缺乏直观感和成就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师安排了Discussion部分,但学生小组讨论的效率不高,因而后来让学生到前面展示成果时讲不出来。教师应让学生在分组活动前明确分组、任务、时限和组长,在分组活动中教师要逐组巡视、耐心观察并提供指导意见,在分组活动后做好引导组长展示、同伴互评、掌声鼓励的工作,这样才能达到高效活动。根据集体备课时全组教师第二次“磨课”意见,授课教师修改形成了三稿教案,并在第二班级用三稿教案第二次开课,备课组其他教师在其余班级分别体验了三稿教案。

大家认为开展“磨课”虽然全组教师尤其是授课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比较多,但由于组内教师人人参与,并且用同一教案上过课,每人的体验更直接更有效,投入程度和课堂效率更高,教学理念得以更新和补充,教学目标更明确,教材研读更深入,学情细节得以关注。如果每个备课组都能日积月累磨课经验一到两个学年,那么具有本校特色凝聚全校英语教师集体智慧的英语高效课堂电子教案库就能建立起来,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就会更快,校本教研的质量也会更高。

三、实施自我管理,加强家校监管,提高自主学习成效

1.“五严”规定为家长和学生带来的问题

“五严”规定要求切实保证师生法定休息权利。严禁中小学组织任何年级学生在节假日(含双休日和寒暑假)集体上课,或以补差、提优等形式变相组织集体上课。双休日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城里的学生要回家自主学习,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有些家长迫切要求学校双休日向学生开放自主学习的场所,主要原因如下:

(1)学生无人监管。双休日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督促自己孩子自主学习,结果有的孩子边看电视边做作业,学习效率非常低。更何况,部分留守学生,父母在外打工,无人在家监管他们。由于绝大部分高中生还是未成年人,好奇心强,分辨是非和抵制诱惑的能力还很弱,部分自控自治自理能力不强的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玩游戏机、交异性朋友等等,不仅浪费了双休日的时间,还逐步染上了不良习气。最近中央电视台连续报道的中学生手机涉黄现象正说明了对中学生加强监管,防止出现管理真空的必要性。

(2)安全隐患。大部分学校是面向全县(市)招生的,许多学生离学校较远,父母总担心孩子的途中安全。

(3)加大负担。有的学生家庭经济较困难,学生每个双休日都回家,来回的车费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4)影响平时的教学状态。周五下午离校前,一些学生由于想着回家而心神不定;周日晚前回校后,由于疲劳,学生要到周二才能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大大降低了五天学习效率。

不管是少数双休日留在学校自主学习,还是回家的学生,都需要实施自我管理,加强家校监管,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学校可以成立学生自我管理小组、采用“兵教兵”战术、教师周五印发有关练习的答案解析、播放励志教育片、通过“家校通”平台加强家校监管等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包括自主安排作息时间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平衡的能力、自主调节的能力、自主发展的能力。

2.对于“五加二”大于七,学校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变”与“不变”的关系。现在,作息时间和课程表根据五严规定而改变了,但考试的要求仍在,教学目标要更清晰,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加艰巨。学生的根本仍然是学习,学习的根本仍然是勤奋,这是永远不会变的。因此,现实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更加自觉、深入,改变观念,改变习惯,改变方法,只有“刻苦的精神”加“科学的方法”才能铸就成功!

(2)“自主”与“自由”的关系。就笔者的理解,自主便是主控自己;自由便是任由自己。自主行为应该是一种有目的的,靠意志力的,会寻求帮助,会借助手段的智慧活动,而自由却只是一意孤行。教师要引导学生团队协同,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才能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现在课内的课时数少了,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同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课外,如果能引导学生适当地进行一定的研究性学习,笔者认为也是不无裨益的,这不但可以拓展学生们的认知面,而且还可以促使同学们对课内所学向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学生们更加自如地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更要有爱心和责任感。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不让课内任何一分钟白白地浪费掉。认真挑选好两天学生自主学习的作业和练习,备课组精心编写好答案解析。

规范办学是一种面对实际、富有挑战性的办学理念。但只要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把握主动,开展五天高效课堂,培养学生两天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就能够既减轻师生负担,又取得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  ;  ;  

“五严”新政下高中英语教学新探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