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地区农村环境问题调查论文_李敬含

胶东地区农村环境问题调查论文_李敬含

中共蓬莱市委党校 山东蓬莱 265600

摘要:胶东地区是沿海开放地区,城镇和乡村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农村农民增收较快。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经济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以胶东某县级市为例,对部分镇街、水务局进行调研发现,当前农村环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加以解决。

关键词:胶东;农村环境;问题调查

一、胶东地区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水的问题。部分村居面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污染,居民吃水、生产用水困难的问题。该市某镇某村没有通自来水,65%左右的村民家里水井干涸,只能和邻居共用井水或者出去买水吃;某村虽然通了自来水但是二天供一次水,用水紧张;某村400多户1000多村民,基本都靠买水吃。水污染的问题,某村村委成员反映,该村附近有一生产化工原料工厂,存在表面停工整顿背后偷着生产的现象。据该市水务局数据显示,市自来水普及率为80%左右,还有105个自然村没有通自来水;部分地区自来水水质变差,存在硝酸盐含量超标问题;该市目前的果业种植业规模已经超过水资源负荷;农业生产过度用肥用药,导致土壤酸化等;部分农户生产搞水肥一体化,缺乏必要的科技改革和技术指导,实际上是大水漫灌的生产方式,造成水、肥大量浪费。

2.居民生产生活垃圾问题。农村居民的生产垃圾主要为农资产品的废弃物,包括农药瓶子、包装袋、地膜、反光膜、水果套袋等;生活垃圾主要为食物残渣、厨余垃圾、日常用品废弃物等。据了解,目前该市村居基本实现垃圾统一清理、统一回收、统一处置。但是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部分村居、村民处理垃圾的随意性比较大:农药化肥的包装袋、瓶子,地膜、反光膜、苹果葡萄包装袋等随意扔在沟渠地头;居家生活的饮食垃圾、被服垃圾、病患用品垃圾等,随意倾倒在河沟或者废弃园地。既造成水土污染,又容易滋生病害、传播疾病,而且影响到整个村居大环境。

3.农村大环境问题。在实地走访调查中,发现部分村居大环境存在以下问题:主要街道较为清洁,房舍整齐、绿化美观、卫生服务设施齐全,许多街巷里的住户房舍、卫生、绿化不佳;河道沟渠被泥沙、垃圾、杂草堵塞;粮食、草堆占用公共街道和绿地;乱搭乱建、乱涂乱画的现象也有存在。

(二)主要原因

1.部分农村干部群众卫生意识不高。

一是村“两委”干部环卫意识淡薄,没有从思想上重视农村环卫工作,对待环境卫生保护和检查应付了事;二是村民群众自身素质和环卫意识不高,如生产垃圾中的瓶瓶罐罐、塑料薄膜、纸袋随处抛掷,生活垃圾就近乱扔乱倒,建筑垃圾、热煤灰等直接倾倒垃圾桶,导致垃圾桶破损等。

2.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农业生产中的污染源比如化肥农药的包装制品、塑料薄膜等,应纳入严格管控物品进行统一处置;二是培育居民环保意识的措施不力;三是财政投入不足。

二、改善农村环境的基本思路

1.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

城市有相对充足的财政资金来源有较多的筹资方式和较为完善的筹资机制保障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城市不同,农村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既缺乏财政来源又欠缺筹资方式。我国应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首先,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其次,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商品粮基地建设资金、农田基本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等农业发展资金的使用与农村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结合起来,优先安排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各级财政要运用贴息等方式,带动农民向生态农业投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广辟农村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来源,必要时可以争取发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彩票。

2.搞好小城镇规划,加快农村居民向小城镇集中。

农村人口数量过大增加了破坏农村生态、污染农村环境的机会,需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特别是重点小城镇)转移的速度,提高居民集中居住的程度。因此,搞好小城镇规划,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增大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将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搞好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的城镇工业规划。规划县域工业集聚区,对工业“三废”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要搞好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生活污水、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建立县域城镇污染的集中治理机制,克服污染治理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同时,对从事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营运的单位或个人,要在用地、用电、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扶持政策。

3.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二是转变农村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转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增长方式,即在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的力度,测土配方、科学浇灌、科学施肥;加大生物农药的研发与推广,控制剧毒和毒性较长的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可降解农膜产品的研究,提高农膜残片的回收率,控制农田“白色污染”。

4.多渠道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农村生活用能问题是导致农村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农村燃料缺口问题将会出现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无法实现既定的封山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目前,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途径有几点:首先,在适合建设沼气的地区大力推广农户使用沼气,这样既解决农村的能源和污染问题,又能节约木材,提高农村的有机肥使用率;其次,加大秸秆气化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将农村丰富的种植业副产品转化为清洁能源,取代薪柴(草)与煤炭,减少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再次,开发新设备以提高农户对太阳能的利用;最后,国家应建立专项资金补贴农村居民用电,实现城市与农村用电的同网同价。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贯彻十九大作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部署,也是各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政策依据,需要各地进一步吃透政策,厘清思路,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农村环境问题。

一是在政策宣传方面,要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来抓环境整治,以此为基础,修订改善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要在镇街村居继续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巩固已有成果,扩大示范效应;要在村居广泛宣传环保政策和知识,健全村规民约,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习俗,树立爱村爱家爱环境的先进典型等。

二是在管理机制方面,要建立市、镇街、村居、村民一体化的垃圾处置机制,尤其是村居和村民,要有直接的责任人主管村居环保工作,还可以成立居民环卫小组,村民选举或者轮值组长,负责执行并大力宣传上级政策,指导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置,监管村居整体环境的保护,曝光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揭露或举报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等,保证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三是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市级层面建立化肥农药薄膜等主要污染物的统一回收制度。要从这些污染物的购销、使用、回收三个层面进行制度设计、过程监管和结果检查,要加强对城镇农资销售网点、农户的政策和制度宣传,要实现市财政、镇街、村居三级联动,对执行农资销售和回收制度的商户、农户给予有偿补贴。

四是在资金投入方面,市级层面要在自来水的普及和水质改善方面加大投入,要积极引进农资污染物处理的先进设备或者进行技术开发,要对严格执行农资污染物销售和回收的商户农户的补贴及时到位,进一步提升广大城镇居民保护环境、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论文作者:李敬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胶东地区农村环境问题调查论文_李敬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