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压线损管理能够客观反映低压配网的技术结构与经营管理质量,为线损制定相应的线损计算方法与降损措施。一般来说,影响低压 线损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低压配电网络、设备和人为线损管理两大方面。智能电网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中低压线损的管理工作中还存 在一些问题,电力企业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基于电网智能化的中低压线损管理。
关键词:电网智能化;低压线损;管理
1、电网智能化的含义
①无论是电能量的传输方面还是电源的接入和退出方面都缺少一定的弹性,这就导致电网的运行在可组性和动态柔性方面都严重存在问题。 ②控制机制反应较为缓慢,系统不能实现信息的共享,对于信息也不能有效地进行利用。③不能构成有机整体,系统的智能化程度非常低等 。而智能电网是以高速的信息网络为基础,再加上各项先进技术的支持所构成的电网系统,智能电网能够安全、智能、可靠、高效地运行。 智能电网的技术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智能电网拥有十分牢固的基础体系以及技术的支撑体系,能够抵挡住外来各种各样的攻 击和干扰,与传统的电网系统相比,智能电网的坚强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②电网实现了其自身基础体系与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先进 技术的有机结合,这样电网系统每时每刻的信息和情况就能被及时地获知,这样电网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就能被消除在萌芽之中。③智能 电网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各种相关技术的综合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影响低压线损管理存在问题
2.1、缺乏规范化管理
由于我国各地电力企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其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电力系统建设后期电力 系统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一点就是因管理缺失,致使低压台区线损问题频发,威胁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2、线路质量引起的线损异常
线路作为电力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影响着电力输电质量和安全。有些线损异常往往是由于电力企业采办时购买的线路质量不达 标造成的。还有就是电力企业为了缩短工期,节省施工成本,在电力施工建设时搭建不合理的线路网络,造成线路损耗严重。
2.3、线路问题引起的线损异常
由于线路问题引起的线损也很常见,例如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线路设计,若设计不合理使变压器安装在偏离负荷中心的其他位置,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因支线过多、过长引起供电线路重复或迂回 ,增加线路损耗。
第二,线路接头,如果在施工中,安装人员对电力相关设备的接头未进行规范化安装,使线路接头部分连接不当,使线路发热,增加耗损。 例如配电网和用户电线间连接不当。
第三,三相负荷,当变压器与经济运行方式相背离时,三相负荷出现不平衡现象,就会使中性线损耗加大,出现线损。
第四,计量用电,对无计量的外来负荷违法接入电力系统(即窃电现象)引起的线损。还有就是因人为的漏电、电表抄错、漏算等造成的电 量耗损。
3、基于电网智能化的中低压线损管理及对策
3.1、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明确工作的具体流程,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签订线损管理的责任状,强化管理员对于线 损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可确保线损管理工作和降损工作的有序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应建立相应的奖惩制 度,做到奖罚分明,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供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对配电系统进行合理规划
内容繁琐、管理程序复杂是进行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的主要特点,为有效提升系统规划设计的可靠性以及合理性,相关工作人员应运用一定的 科学技术方式来进行不断改进和更新。在实际建设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全面考虑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功能,进行多方案设计,进而 确保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的适用性以及有效性。在这个过程当中,相关系统建设工作者应分模块、分阶段来进行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 设计。同时,相关设计人员在对选择技术进行优化时,应分析及研究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期确保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实用性。
3.3、人为管理降损方面的防控措施
首先,在人为管理降损方面的防控措施首先要强化电力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对策,将线损率列入到企业考核目标中,并与员工奖金、工资挂 钩,提高线损考核效率,并科学合理实施低压配网理论线损的计算过程,保证所管辖线路变更状况与参数变更都能做到及时有效修正,同时 提出有针对性的降损计划。例如推行地区电表表计自动抄录考核,供电量数据同时率优化,通过各种方法来降低地区内的低压配网线损率波 动。
其次,强化辖区内的低压配网营业普查力度,严格查处用户偷漏电现象与电能表接线问题。对于某些用电量波动偏大的用电户,则要定期进 行用电参考量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就是不能随意更改抄表时间,避免出现少抄、错抄、漏抄、估抄等现象。
最后,做好针对低压配网线路及其设备的巡查工作:①区域性维护,划分线路维护巡查责任区域,保证每年至少两次的线路砍青维护,保证 不出现挂青、临时性用电私接状况,第一时间排除个别用户用电安全隐患,确保全局供电安全;②做好特殊天气下的巡查工作,专门选择阴 雨天气进行线路巡查,仔细发现线路污闪或个别线路的绝缘子螺栓、线夹松动问题,避免放电现象发生,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部位问题并及时 检修,最大限度防止配网线路电能损失。
3.4、采用三相就地平衡法来减少电能损失
当电网中的三相电压有电压降现象出现时,如果电力分配不均衡,那么三相电流就会出现不均衡的问题,此时供电变压器的供电能力就会在 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针对这个问题,电力企业可以采用三相就地平衡法,来对用户端进行有关数据的测量,然后再根据相关数据对各路出 线的电流进行测量,这样就能使各路的负荷数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有效地解决由于三相电压不平衡所带来的电路损失的问题。
3.2、降低电流峰值
电力运行时有效降低电流峰值,不仅可以长时间保障负载电流值的安全、平衡,同时也能保障电能在不同的时间上维持均衡,进而降低线路 损耗。关于降低电流的峰值,可以采取安装电子定时器控制电流的手段,使电力相关设备在电能使用时间上避让电力高峰值。另外,也可以 采取轮流使用电力设备的方式降低线损。同时,也可以采用减少电流或减少变压装置重载等方式降低线损。总之,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降 低电流峰值,避免线损现象发生。
总之,目前我国基于电网智能化的中低压线损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低压线的电能损耗以及能源浪 费,因此,电力企业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尽可能提高中低压线损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云亮.基于电网智能化的中低压线损的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8,25(05):210-211.
[2]蔡章强.配电网中低压线损管理工作探索与实践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5):203-204.
[3]李丽桃.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理论计算及线损管理研究[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17-18.
论文作者:梁荣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电网论文; 线损论文; 低压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电流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