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1
摘要:河道治理工程自古有之,京杭大运河是为了方便南北之间的物流交通,同样,在现在进行河道治理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在运输或是发展中的需求。在以往的河道治理工程中,人们在进行治理时往往只单一的考虑到“便利”而忽视了对河道周边环境、周边生态的破坏。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水利应用于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实践探究,希望在进行河道治理的同时,找到“便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点,不以牺牲、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价进行治理,而要在治理河道的同时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也是我国所提倡的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实践探究
引言
水利工程自古有之,像都江堰、京杭大运河都是为了满足发展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也进行过大型的水利工程,如三峡大坝。但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发现现有的一些水利工程的存在,破坏了河道周围原有的生态环境,河道周边的水土流失加剧,植被出现沙化,加剧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提倡将生态水利应用于河道治理的工程当中,缓解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让水利工程在为社会发展提供便利的同时,原有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不被破坏。
一、生态水利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生态水利工程顾名思义,就是在进行水利改造过程中兼顾生态平衡、兼顾自然环境的水利工程,使水利工程既能发挥“利”的一面,又能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我国的疆土辽阔,所拥有的湖泊、河流也比较多,为了加速社会发展,需要利用这些江河湖泊,因此我国对许多河流、湖泊进行了水利方面的改造,修建不同规模的水利工程。但是因为忽略对环境的影响,近些年来,水利工程的弊端也慢慢显现出来了。许多水利工程周边的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沙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生态水利被用于河道治理工程,一方面是生态水利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状;另一方面,生态水利采用大量新型材料、新型技术,新型理念,可以解决水利工程中的一些“顽疾”,让水利工程发挥最大的作用。水利工程的有效利用率和水量的关系较大,生态水利可以对水量进行调控,并且降低能耗。生态水利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既能平衡水利工程和自然环境的问题,又能增加水利工程的利用率[1]。
二、河道治理工程的现状
(一)水流污染情况严重
在进行河道治理工作中不难发现,在远离人群的河段,水质、河道周边环境都比较好,但是靠近人群的河段周边污染严重,河流里经常可见漂浮的垃圾、周边企业排放的污水。这种情况破坏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河水里的动植物的大批量死亡[2]。
(二)与周边环境不和谐
传统意义上的河道治理工作的重点就是预防洪涝灾害,加强预防的相关建设。虽然河道预防洪涝的能力加强了,但是在建造这些建筑物时,没有考虑到与周边的生态环境是否和谐,是否具有美观性,是否能利用河道周边的天然地势建立出既可达到预防洪涝灾害又可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一致的工程[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生态水利治理河道的核心
(一)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归根究底,生态水利治水就是为了平衡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也是为了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因此,在进行生态水利治水时要时刻把握这个核心,兼顾自然环境与发展需要,不可只图一时便利忽略对环境的保护,也不可一味追求环境忽略实用性,一定要两者并重,这才是生态水利治理河道的核心。
(二)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率
生态水利的另一个核心就是提高水资源的调节和预防洪涝灾害的功能。生态水利河道治理,也不能脱离河道治理的初衷。河道治理简而言之,就是对水资源可以起到储蓄、调节的作用,并且在汛期可以排泄洪水,预防洪涝灾害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生态水利河道治理的时候,要把握这个核心,不能忽略河道治理的初衷,要在生态水利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预防洪涝灾害的建设,增强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四、生态水利治理河道的具体措施
生态水利治理河道可以改善河道的污染情况,平衡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水利工程的利用率,推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关于建立生态水利治理河道的相关措施[4]。
(一)采用新型材料
生态水利治理河道主要针对两个方面,除了河道治理原先需要发挥的防洪、调节水资源的作用,还要注意维持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在对河道进行生态水利治理时,可以采用新型材料,比如在平原地带就可以采用橡胶坝,橡胶坝相较于原来坝的材料,不仅所需资金少,而且不用投入大量的人力、大量的时间,可以降低对在防洪这部分的资金投入。类似于这种新型材料还有很多,都优于之前的材料,因此在这部分可以因地制宜,采用新型材料,既可达到防洪、调节水资源的目的,又可以减少资金投入,将节约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河道治理的相关工程。而且,新型材料在美观程度上都优于原先的材料,可以兼顾实用性和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美观性。
(二)大量种植水生植物
靠近人群的河段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严格把控污水排放,对周边的企业、工厂进行检查,确定符合排污标准方可进行排放。第二,可以增加水生植物的种植。有的水生植物对水质有净化的作用,有的水生植物比较美观,种植之后可成为河道的景观带。可以将水藻类可净化水质的植物与睡莲、芦苇等交叉种植,既美好河道环境,又净化水质。这样对生活在河水里的鱼类、虾类来说,植物的种植增加了河水的含氧量,优化鱼类、虾类的生存环境。
(三)投放鱼苗等水生动物,平衡生态环境
在进行水生植物的种植后,一定要投入一定量的鱼苗等,保持河道内的生态平衡。河道中种植大量的植物,虽然美化环境、净化水质,但是随之出现的还有蚊子、蚯蚓等动物,而投放鱼类就可以吃掉一部分虫子,虫子可以减少植物的肆意漫长,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平衡的生物链,将河道内植物、鱼虾类、虫子的量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
(四)加强河道管理
河道与周边的环境建设的比较优美,一定要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管理。对于乱扔垃圾的人进行劝导,倡导人人爱护环境,减少塑料制品被扔在河内,污染水源。另一方面,因为河道内种植了大量植物,要定期对植物进行检查,确保植物健康成长,避免出现大面积腐烂植物,如果有植物腐烂,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清理,保证河道内的清洁。
五、结束语
生态水利应用于河道治理将是河道治理的一个趋势,生态水利可以平衡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基于保护生态环境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储蓄、防洪,可以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而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就是我国在发展中所提倡的。在具体的实际工作当中,可能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技术人员能够攻克技术难关,平衡生态与水利工程之间的关系,减少人与自然的矛盾,为人们保留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创造出更好的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赵超.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5):62-63.
[2]徐凯.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196-196.
[3]许映建,石磊.如皋城区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应用[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6(7):38-41.
[4]邹晓静,马佳璐.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上海水务,2017(03):39-40+77.
论文作者:张枝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河道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平衡论文; 水资源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