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 研究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57例,对患者进行3~12个月随访,对其中13例术中或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 对57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3~1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6.43±2.64)个月,57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中1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术中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股骨颈基底骨折,1例患者出现脂肪栓塞,2例患者出现对位对线不理想,2例患者出现远端锁钉偏离钉孔。术后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2例患者出现骨延迟愈合,1例患者出现血栓性静脉炎,2例患者出现膝关节纤维性僵直。结论 对股骨干骨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并发症;防治策略
带锁髓内钉对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钢板螺钉固定的偏心固定,骨膜血运破坏,以及明显的骨折端应力遮挡作用,并且带锁髓内钉与以往普通髓内钉相比较,其适用范围更广,并且相比而言固定效果更好,闭合插入的情况下患者创伤较小,并且出血量更少,具有较好的优越性。但是随着近年来带锁髓内钉再临床中的应用,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此次研究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57例,对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对其中13例术中或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研究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发症的防治策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57例,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37.42±5.63)岁。左侧28例,右侧29例;53例患者为新鲜骨折,4例患者为陈旧骨折。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为患者选择长度直径适应的带锁髓内钉,在患者股骨大粗隆顶点想头侧做纵行切口,切口长度约5cm,自梨状窝紧贴大粗隆部进行打孔,然后将肌肉分离,在导针的的引导下对其进行扩髓,然后将髓内钉主钉植入,使用瞄准器进行引导,根据患者骨折端情况为其安装锁钉。将主钉端埋入骨内皮质内。然后对股骨下端骨折自膝关节将关节囊打开,在患者髁间窝向上打孔,然后采用相同的方法将交锁髓内钉进行安装。如果患者骨折端短缩,则应先为患者安装远端锁钉,然后再将主钉击入远端一部分后,再进行锁钉;如果患者骨折端分离,则应将主钉尽量多进入远端,安装远端锁钉,然后将主钉向近端击出一小部分从而使骨端加压,然后再将近端锁钉进行安装。在术后使用弹性绷带对患者患肢进行包扎。为患者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患者接受5d左右治疗后,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停止使用抗生素。患者在手术结束后2周可下床扶拐进行不负重行走训练。患者手术结束后10周可进行负重行走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对57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3~1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6.43±2.64)个月,57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中1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术中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股骨颈基底骨折,1例患者出现脂肪栓塞,2例患者出现对位对线不理想,2例患者出现远端锁钉偏离钉孔。术后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2例患者出现骨延迟愈合,1例患者出现血栓性静脉炎,2例患者出现膝关节纤维性僵直。
3 讨论
带锁髓内钉对防止骨折分离位移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的缩短位移及旋转位移,同时还能够使骨折得到很好的对线及对位。但是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和手术完成后,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及并发症。
3.1 股骨颈基底骨折
由于患者股骨上段骨质强度较低,并且骨质较疏松,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自梨状窝会镜头患者大粗隆部开口,从而导致对患者进行扩髓时会对股骨颈基底部的力线结构造成破坏。在术中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力度,禁止使用暴力。
3.2 脂肪栓塞
在对患者进行扩髓时,脂肪细胞可能会出现破裂从而释放脂肪小滴状的脂质会进入血循环,从而造成脂肪栓塞,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确诊后,应给予患者持续高流量、高浓度湿化给氧,在早期应给予患者大量、短程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并给予患者脱水利尿等对症治疗。
3.3 骨折对位线不理想
在患者骨折近端进行逆行扩髓时,由于靠近患者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骨皮质相对而言较为薄弱,从而导致容易出现偏离股骨干中轴线的情况。因此应在大粗隆开口后将导针插入,从而使骨折复位。使用骨钳对其进行临时固定,然后将导针插入远端髓腔,然后自开口处向骨折远端进行扩髓,从而使骨折两端髓腔能够处于相同的生理轴线。
3.4 远端锁钉偏离钉孔
在进行顺行插入主钉时可能会出现阻力从而产生扭力;在为患者安装股骨远端瞄准器及定深器连杆时,由于操作人员操作幅度过大,从而导致患者关节出现松动。因此在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手法轻柔,当各个关节装上后,应将其拧死确保不再松动,安置定深器时一定将其抵在髓腔内主钉上,锁钉前操作人员应将患肢摆正,从而避免出现肢体旋转畸形。
3.5 感染
感染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与患者骨折的损伤程度及开放性骨污染程度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术后应注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在进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规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骨折开放性损伤的程度为患者选择不扩髓带锁钉或扩髓带锁钉进行治疗。
3.6 骨延迟愈合
在术后应对稳定性骨折端进行适当的加压,如果患者粉碎性骨折后稳定性较差,则可使用石膏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固定,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闭合穿针。
3.7 膝关节僵直
由于患者膝关节制动时间较长,股四头肌出现萎缩粘连,或使用髓内钉进行逆行交锁时,将膝关节腔打开以及对患者进行取钉时将膝关节腔二次打开,都会导致膝关节出现僵直,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倒打钉,从而使患者膝关节腔能够保持完整。
综上所述,使用带锁髓内钉对股骨干骨患者进行治疗有较好的优越性,对股骨干骨患者进行带锁髓内钉治疗时,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志刚.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53例并发症原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198-1199,1211.
[2]朱治国,于远洋,侯林俊等.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J].中国骨伤,2014,27(10):819-822.
[3]韩鹏,郭淑华.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8):135.
[4]黄辉.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99-100.
[5]李秋飞.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临床效果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11,1514.
[6]蓝卫东,黄再明,蓝鉴朝等.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4,(26):147-147.
论文作者:聂,斌,倪,松,陈洁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患者论文; 股骨论文; 并发症论文; 膝关节论文; 术后论文; 远端论文; 股骨颈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