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回马枪_苏宁论文

苏宁回马枪_苏宁论文

苏宁回马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回马枪论文,苏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京城变故

“3年内苏宁要在全国建1500家连锁店的计划没有改变。”苏宁电器集团副总裁孙卫民对《商务周刊》说,语气肯定。

事情起于年初,苏宁悄悄关掉了在北京的两家连锁店,市场风传苏宁经营亏损,扩张受挫,所谓1500家的连锁计划也不得不黯然收兵。

2000年苏宁成立十周年时,总裁张近东雄心勃勃地对外宣布了3年内要在全国开1500家连锁店的计划,期望最终形成一个年销售额在150亿-200亿元的全国性销售系统,最终占有中国家电销售市场的5%~7%。但此后,市场一直对苏宁的扩张计划满腹狐疑,及至媒体爆出苏宁在北京的两家连锁店关张的消息,更使这种质疑达到了顶点。

仿佛是为了向记者证明苏宁全国连锁的初衷并无改变,2002年3月1日,苏宁连锁发展中心总监丁遥二度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明确给出了京沪两地新的连锁店开张的时间表:最迟在5月1日前。

问题集中于两点:苏宁北京分店是否因为经营亏损而被迫断腕?遭此挫折后,苏宁的扩张战略是否会有所变化?

“经营绝对没有出问题。”2002年1月18日,记者在南京第一次采访丁遥时,他信誓旦旦地说,“如果不是从集团发展的角度着想,我本可以不关,因为这些店还在赚钱。”

苏宁在北京原有四家店,现在除了刘家窑店还保留外,其余的三家:玉泉路店、西直门店和亚运村店都关掉了。据苏宁介绍说,总部派人到北京处理关店事宜时,还遭到了这些店长的激烈反对。一位店长算账给丁遥看:“我还在盈利,为什么要关门?”

如果不是因为亏损---这是个最容易想到的理由---而关店的话,那么,真实的原因是什么?“以前建立的这些店都是专业的空调连锁店,从商业业态发展的趋势来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拓展连锁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同步解决另外的问题,就是升级:从单一空调经营到综合电器经营。”孙卫民说。

2001年初,刘家窑店改造成综合电器店后,空调的销售量竟然远远超出其它三家单一的空调专营店的出货量。这样的事实让苏宁开始意识到,后者并不适合连锁经营的发展。况且,北京一年空调的销售旺季仅仅四个月左右,如果只维持空调专营,不啻是资源的浪费。

丁遥承认,当初在北京开这几家连锁店,感受市场“水温”的想法要更多些。如

何科学选址,如何均匀分布,到底需要开多少家店、多大面积的店才能覆盖整个北京市场,除了要有详细的规划,还要有“试飞”的阶段。“像北京上海这样的重点市场,如果发展不好,对苏宁品牌将来连锁扩张的负面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不只是北京,在全国其它区域,苏宁也同样关掉了一些空调专营店。在深圳、广州,因为一年的空调旺季较长,苏宁仍然保留了几家店,但是,“将来肯定也要升级为综合电器店。”丁遥说。

在关店的同时,苏宁亦在筹划着在北京开张新的经营综合电器的示范管理店,“而且不会只是一家或者两家”。在经历了短暂地休整和收缩之后,苏宁正打算杀个回马枪。

战略回调

丁遥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一幅中国地图,凡是已有苏宁连锁店的地方,都插着一面小红旗,而打算在2002年新进入的城市,都插着一面小绿旗。记者看到,在华东地区,这些小旗正密集地而且是越发密集地分布着。

如果把这种现象翻译成“苏宁”式的语言,就是:确保北京、广州两个战略区域,重点突破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四省市。所谓确保,就是要在京穗两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所谓重点突破,则是指在华东地区以中心城市为据点,垂直向中小城市甚至县一级渗透。按照苏宁总裁张近东的说法是:“一天开十家

店都有可能。”这种可能性建立在,以苏宁直营店为楔入各区域的棋子,然后辐射周边城市,像细胞分裂一样,进而“围空”。

这种“苏式语言”其实已与1年多前有了较大变化:不再提进入全国15个重点地区的旧话,“过去提出建立1500家连锁,是一个相对宏观的计划,没有对具体实施做出明确阐述,现在所做的不是对原来的计划否定和更改。”孙卫民说,“但我们也在不断地对以前所做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

苏宁“反思和总结”的结果,就是发现华东地区市场更重要,也更容易占

领。华东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达,不像北方及内陆省份,中心城市的吸附力强大,因此,苏宁在此有向下深耕的空间,“土层”深厚。“我们占领了南京市场是否就代表我们已经占领了江苏市场?差得很远很远。”丁遥若有所悟地说。但是如果在北京,郊县经济对中心城市的回应能力欠缺,拿下北京市区的市场份额就足够了。

苏宁的主要对手,北京国美显然早就看出了这其中的关节。对于在北京原生的商业连锁企业国美来说,要想扩张,就必须打出去,在全国纵横开阔地开展连锁,因为它在本地缺乏向下耕作的空间。

差不多在2001年下半年的时候,苏宁才意识到不能重蹈国美的老路,开始悄悄调整扩张战略,“如果在全国这样开阔的市场上到处开店,苏宁就不容易形成体系,基本上还是单兵作战。”丁遥说。而在华东地区,苏宁则很容易就能形成致密结构,发挥连锁的优势。“不能看到别人抢了好几个省的市场就眼红,如果苏宁把华东市场做好了,照样有可观的盈利。”

有一个细节可以证明苏宁正在华东地区发挥出来的这种连锁优势:这是被孙卫民称为“沪宁杭手机特快专递”的采购和销售方式。苏宁先在某地完成集中采购,然后迅速将货物汇入其北起南京、南到杭州,由火车、汽车组成“货流特快转递”,沿着蔓延数百公里的宁杭高速公路和宁沪线铁路,一路往下“撒”。如此一来,苏宁的手机压货时间很少会超过5天。

反之,苏宁亦可把沿线的分店就某一手机型号的订单汇总---这个数量往往会达到5000台/天---以大笔采购的方式,苏宁的采购员很容易就近找到最低的进货价格,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

苏宁内部统计的数字是,从2001年10月开始,苏宁销售额出现了超过100%的增长速度,而单位经营成本则下降了20%。

除了连锁的经营优势外,张近东显然已看到了其在资本市场的价值:“即使3年后,我们的1500家连锁店只成功20%,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我们的股票肯定会增长几十倍或上百倍。”苏宁已单独剥离了电器连锁经营这块资产,2001年6月,成立苏宁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准备在国内A股上市,而募集资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投入建设区域配送中心。

渠道新生

在目前的苏宁看来,3年后能否真的在全国建立起1500家连锁店的规模,结果并不重要。“3年后还想着如何达到1500家的数量,这条路就是错的。”孙卫民说。

商业连锁,必须不断开店,才能形成规模优势。现在苏宁的连锁店仍然是展销式的,除了店的面积要足够大外,还要有后台的仓库、配送、结算、服务等一系列环节的支持,成本高昂,而且随着连锁店越开越多,控制成本成了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

苏宁在大肆扩张的同时,一个不愿明说的用意是,希望最终把这1500家店变成综合电器多媒体本店。消费者进入多媒体店,看到的不再是有限的样品,而是丰富的产品线和服务菜单,消费者点击即可完成购物。2001年年初苏宁开通的“中国电器网”网站,目前还只是担负着在连锁店与总部之间实现B2B的枢纽角色,将来,“这可能就是苏宁的店面。”孙卫民说。

既然如此,如果未来电子商务在中国全面兴起,苏宁今天投巨资建成的连锁店价值何在呢?

孙卫民的判断是,未来电子商务不可能一下子代替传统的店面销售,必将会出现一种过渡业态,就是店铺+电子商务的形式。在中国电子商务的消费环境尚不成熟的现实下,一方面,看到店铺,消费者会对商家产生信赖感;另一方面,商家也可以现金收付的方式,规避网上信用结算的风险。而商家节约的,是房租、人力和仓储的成本。

“那个时候,我再发展连锁,就像开银行的储蓄所一样容易了。”孙卫民说。苏宁打造商业连锁帝国的另一个目的,是希望自己成为商业流通领域最有价值的品牌,以品牌的力量整合供应链。

和中国几乎所有的企业家一样,苏宁认真地学习与GE有关的各种事情。在美国,GE把自己的品牌租赁给全球连锁巨头沃尔玛,沃尔玛可以拿GE的品牌在全球定制产品,然后在自己的体系中进行封闭销售,交给GE7%的品牌使用费。GE的做法,就是把品牌提升到资本运营的高度。

这几年,苏宁频频与制造商合作:前有熊猫电子,后有飞歌空调,同样是期望把苏宁的品牌延伸至流水线的前端,使制造商和流通商之间从利益的纷争逐渐提升为利益的共同创造,让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从制造到流通,成为一条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到那个时候,苏宁的渠道将由此得以完美的新生。”孙卫民充满希望地说。

标签:;  ;  ;  ;  

苏宁回马枪_苏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