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性教育_亲子成长论文

论幼儿性教育_亲子成长论文

浅谈幼儿性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性教育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求知欲旺盛,他们常常好奇地提出一些有关性的问题。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家长和老师面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不能大胆地正面回答,要么采取回避的态度,要么采用欺骗的手段,编造故事搪塞了事,更有甚者训斥和打骂孩子。这极不利于幼儿形成正确健康的性观念。

专家指出:“既然人的性发育开始很早,即便是不满周岁的孩子在性问题上也不是中性体,所以性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协会玛丽考尔德伦博士强调:“儿童阶段,特别是5 岁以前性教育特别有效。”可见,5岁以前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我园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探索实践中深深体会到:遵循和把握好性教育的原则,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幼儿性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1.尊重科学,真实正确地表述“性”和认识“性”。

大部分幼儿最好奇的莫过于是自己的“来源”。他们常常会缠着父母和老师问:“我是从哪来的?”由于父母和其他成人对孩子遮遮掩掩,谎话搪塞,幼儿常常认为:“我是从动物园来的。”“人是猴子变的,所以动物园的猴子越来越少了。”“我是石头蹦出来的。”……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为,关于生命来源的真相,应用科学的态度给予真实正确的引导,并运用幼儿感兴趣和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首先请怀孕的老师现身说法,让幼儿看、摸、听、感觉到老师的肚子里有个小Baby,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然后我们把从父母结婚——精子、卵子结合——胎儿发育流程图——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透视图——胎儿吸收营养的透视图——妈妈准备分娩等图片拍摄成录像,制成电教软件,通过电化教学,使幼儿正确地知道:当爸爸把自己的“种子”放在妈妈的肚子里和妈妈的“种子”结合在一起,一个新的生命就诞生了;小生命在妈妈肚子里住了九个多月,妈妈在医生的帮助下生出了小Baby。并对那位怀孕的老师进行跟踪拍摄。当孩子们看到那位老师抱着可爱的小宝宝时,都不禁高兴得欢呼雀跃。通过教学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消除了神秘感,并使幼儿知道父母孕育小Baby的艰辛,懂得要爱父母和尊重父母。

在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时,我们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特点,设计教学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自然、愉快地掌握了正确的性知识。游戏“玩水”就是成功的一例。孩子们按老师的要求脱光衣服,在水池里裸露着身体,高兴地玩着,还互相泼水,非常开心,没有丝毫羞涩或不自然。玩水后,教师提出孩子们要互相帮助,各自找个朋友互相帮忙擦身,特别是男孩子应多帮助和照顾女孩子。孩子们你帮我,我帮你地擦起身来。这个游戏解决了孩子们认识男孩、女孩性器官的尴尬和不自然,互相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看到同伴的裸体,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裸体观,也有利于幼儿达到“性别自认”和“性别角色认知”的基本要求。

2.语言的科学性与儿童化相结合。

性教育的第一步就涉及到人体各部位的名称。人体各部位及相关功能都有标准术语。在教幼儿认识时,我们采用了术语和儿童化语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在认识性器官时说:男孩的阴茎是露在身体外面的,像小鸡鸡,女孩的外阴是平平的,就叫小平平。小鸡鸡是男孩的宝贝,小平平是女孩的宝贝,自己要保护它。对孩子们讲解精子和卵子结合时,这样表述:爸爸和妈妈结婚后,想要一个Baby了,于是,爸爸就把自己的种子放在妈妈的肚子里和妈妈的种子结合在一起,一个小生命就诞生了,这就是小Baby。妈妈的肚子里有一个叫子宫的地方,像是养孩子的房子,可舒服了。Baby在里面住了九个月就出生了。这个Baby是谁呀?就是你自己。

经过学习,我园幼儿了解了“人的诞生”这一生命来源的奥秒,认识了男孩女孩的性别特征,初步懂得了一些性知识。

标签:;  ;  

论幼儿性教育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