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态移民适应三江源区困境的思考--以郭罗州扎陵湖乡为例_移民论文

西藏生态移民适应三江源区困境的思考--以郭罗州扎陵湖乡为例_移民论文

对三江源区藏族生态移民适应困境的思考——以果洛州扎陵湖乡生态移民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藏族论文,移民论文,生态论文,为例论文,困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扎陵湖乡生态移民现状

为加强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彻底改善当地牧民生产生活,中央和青海省决定在该区实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工程。2004年,生态移民工程在青海省果洛、玉树、黄南等州县相继展开,位于黄河源头的第一乡——扎陵湖乡率先进行了整体性搬迁。

扎陵湖乡隶属于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2005年底全乡有427户1848人,人均纯收入1779.04元。境内扎陵湖与相邻的鄂陵湖是黄河源头最大的“姊妹湖”,生态位置十分重要,政府计划在该地实施永久性禁牧的整体性搬迁。此次搬迁共计388户,1800人,封禁过牧草场558万亩。根据政策,国家为整体性搬迁的牧户提供一定补助:设施建设补助费,户均标准8万元,用于定居房屋暖棚等生产设施建设、饲料粮补助,每年每户8000元。补助年限为5年,后延长至10年。牧民搬迁后,暂时停止其草场承包使用权。禁牧期间,牧民不得再返回其承包的草场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并不在享有租赁和转让草场的权利。经过多方面努力,先期搬迁的144户610人被集中安置到州府所在地——大武镇河源移民新村。该村位于大武镇环城北路,占地面积300余亩,全村共有150户631人(外加玛多县黄河乡和黑河乡的6户21人)。调查中笔者看到,从草原上搬迁来的牧民都住进了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崭新的房子里,每户一座砖瓦结构的四合院,房屋四壁粉刷一新,配上绘有各种图案的藏式家具,别具特色。但是,生态移民的顺利搬迁只是移民工作的一个起点,移民的后续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生态移民能否很快适应新的城镇定居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二、生态移民生产、生活适应问题

扎陵湖乡生态移民搬迁到大武镇河源移民新村已逾3年,根据笔者的实地调研,虽然他们脱离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但并没能很快地放弃传统生存模式和观念而融入新的环境中,因而,成为游离于两者之间的新的牧区社会群体。目前,这一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困境重重,实际生活水平与搬迁前相比有所下降,逐渐沦为城镇新的弱势群体。这是城镇少数民族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三江源高山牧民进入城镇,表面上看,是由牧区到城镇的生活空间的变化,但实际上这牵涉到牧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等众多内容的系统变化,这一变化具有很强的“突变性”。一个民族从几千年的生存环境,突然间走向另一环境,而且从事他们从不熟悉的生活生产活动,其适应的过程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也必将是产生“剧烈的阵痛”的过程。清楚地认识到这种适应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境和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态移民生存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才能确保生态移民“稳的住”。

(一)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的不适应

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特定的经济文化类型,因此,生态环境与生计方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三江源地区的高寒、高山草场决定了生存在这里的藏族牧民只能从事单一的,以游牧为主导的草原畜牧业经济,广袤的草原是其从事生产经营的基本环境。而搬迁后,牧民离开了草原,放弃了游牧,进入了城镇,实现了定居,并探索性的进行创业、立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调查中,河源移民新村藏族工作人员C的话很有代表性,“定居生活对牧民们是一种压抑,城镇这种充满竞争的环境,不适于他们的习惯。”牧民对这种生存环境的变化还处于朦胧的观望期,缺乏主动寻求适应新环境的积极性。另外,搬迁前,牧民以放牧为生,绝大多数未从事过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劳动技能单一,而搬迁后,牧民只能转产从事二三产业,对于没有任何从事过二三产业的劳动技能和经验积累的牧民来说,产业的陡然变化让他们“来不及思考”,变得“彷徨失措”。面对新的生产方式和环境,生态移民需要再社会化。

(二)生活方式的不适应

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是一个特定群体关于衣、食、住、行等的综合性反映。扎陵湖乡生态移民一年四季在黄河源头的草山里过着游牧生活,他们虽然对城市和城市生活有着种种“想法”和“猜测”,但对城镇定居生活却没有“实质性兴趣”。例如,搬迁前,牧民衣有毛皮,食有牛羊肉,住有毡房帐篷,行有牦牛、马,这些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家庭畜牧业经济而实现自给自足。搬迁后,他们变卖了牲畜,失去了畜牧业经济的载体,衣、食、住、行的需求只能从市场的交换中满足。调查中,牧民R说:“现在我们根本不敢吃肉,肉贵得很,也喝不上牛奶了,出去干啥都要花钱,要是像以前一样,天天吃肉,喝牛奶,政府给的钱根本不够花啊。”由自给自足变为市场交换,牧民稳定的生活出现了很大的变数。生活习惯和方式的差异成为影响牧民适应性差的主要因素。

(三)语言环境的不适应

语言是交流的基本工具,语言交流是建构社会网络的主要途径。居住于高山牧区的广大牧民世代习说藏语,搬迁至大武镇后,与安置区各个群体之间会发生密切的、多领域的交流,在这种互动中更多的是使用汉语进行交流。扎陵湖乡生态移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根据对53户样本的调查,受教育程度中文盲占37.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5.7%。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牧民群体汉语水平基础差,交流困难,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便存在诸多问题。如,因不懂汉语,牧民无法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活动,使得政府组织的此类后续扶持工作效用不大;语言的不通也影响了移民群体与安置区各个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使得彼此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生态移民新的社会网络的建构造成影响。语言环境的不适应已经成为制约移民适应性提高,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思想观念的不适应

三江源牧区生态移民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迁徙的过程。牧民负载的传统的文化诸如思想观念等对生态移民群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调查中发现,传统思想观念对于移民适应性也有着很强烈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财富观念影响移民资本积累,牧民以牛羊数量为财富的标志,而并不像农耕民族一样有银行存款,缺乏资本积累意识;二是,从业就业观念存在偏见。调查中许多牧民认为像清洁工、街道下水管道修理等社会服务性工作是“很丢人的事情”而不去做。这两个方面的直接负面影响是:使移民后续生产发展缺乏资金支撑,后续转产就业的选择渠道变窄,这种状况影响着移民对城镇生活的适应。

三、对生态移民适应困境原因的思考

目前,扎陵湖乡生态移民在新的生活社区中,面临着生产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语言环境、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适应困境,认识这些困境的存在,并且探寻不适应环境的原因所在,对解决生态移民面临的诸多问题,促进其适应能力的提高,加快牧民群体与安置区之间的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笔者在河源移民新村53户的问卷调查得知,不适应环境存在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牧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成为制约生态移民适应新环境的主观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居住分散等原因,三江源牧区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牧区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牧民文化水平较差,导致牧民群体对新环境的社会适应能力很弱。根据调查,53户生态移民家庭被访对象中:文盲占37.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2.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为9.5%。直接的影响是:第一,生态移民在产业转换过程中对新的劳动技能不能很快掌握,技能无法掌握就意味着失去需要这种技能的工作岗位,限制了牧民的顺利转产。第二,生态移民无法完整完全地理解政府政策,衍生出一些理解的偏差甚至误解。在调查关于生态移民优惠政策的问题中,有21人回答,不知道移民的优惠政策;有32位回答,“知道一些优惠政策”;有56%的人认为,政府根本没有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这或者可以说是政府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到位。但是,牧民因文化水平低而造成的对政策的无法完全理解和充分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导致了政府优惠政策的空心化,形同虚设。理论上的优惠政策在事实上根本无法得到体现。政府之过?牧民之过?笔者另有专文论述。但是,因牧民文化水平低而导致对政府优惠政策理解和运用的不到位,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第三,汉语水平不高,语言交流困难,与不同群体之间的深入交流受到限制,不利于新的社会网络关系的构建,获得社会支持的机会减少。

表1 53户被访对象文化程度基本情况表

变量文化程度样本数(人) 百分比(%)

文盲 20 37.7

文化 小学 28 52.8

初中

2

3.8

程度

高中(中专) 2

3.8

大专及以上1

1.9

合计53

100

(二)政府采取扶持政策在实际践行中被架空,生态移民的适应发展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撑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本身就是在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下展开的,政府力量在生态移民过程中处处彰显,对于发展缺乏支持来源的三江源生态移民而言,后续发展自然也少不了政府的主导力量。因此,为了支持生态移民后续发展,青海省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支持移民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减免部分收费,组织各类技能培训,优先考虑就业等。但是,这一系列在理论上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扎陵湖乡生态移民群体的实践中,效果微乎其微。调查发现,53户生态移民家庭中参加机动车修理技术培训的,累计只有23人次,机动车驾驶技术培训的5人次,地毯纺纱技术培训的19人次,消防知识培训的5人次。这些技能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第一,根据河源移民新村工作人员的介绍,表2显示的消防知识、妇幼保健知识、烹饪技术、家庭卫生常识几项培训,政府组织并主办了数次培训班,但是问卷调查中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53户生态移民家庭成员并没有接受这些项目培训。这一发生在双方身上的矛盾和悖论值得深思。第二,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虽然有用,但是因为语言交流的困难,牧民参加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即使有参加的愿望,也因为“老师讲的听不懂(汉语讲授),就不愿参加。”第三,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如河源移民新村参加机动车修理与驾驶技术培训的人虽然很多,但即使经过培训了,能拿到驾驶执照真正从事驾驶工作的却寥寥无几,此类培训只是有始无终。这样,原本积极的政府扶持政策被架空,政府的主导力量在生态移民的后续发展中被无端消解,造成的结果是原本缺乏后续发展动力支持的生态移民群体陷入了想发展而无力发展的境地。

表2 53户生态移民家庭成员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情况统计表

培训项目 参加1次(人次) 参加2次(人次) 参加培训总人次(人次)

机动车修理技术

22124人次

机动车驾驶技术50 5人次

地毯纺纱技术19019人次

消防知识

41 5人次

妇幼保健知识 00

0

烹饪技术

00

0

家庭卫生常识 00

0

(三)资金匮乏,生态移民生产、生活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谋取发展的基础。调研中,53位被访对象在回答“当前面临最大的困难”这一问题时,全部回答“缺钱”。生态移民后续发展资金匮乏主要是因为:第一,搬迁前,牧户家庭本身就贫困,缺乏一定资本积累。表3显示的扎陵湖乡144户生态移民中,无畜户占27.1%,牲畜数量折合羊单位在50只以下的牧户占61.1%。可见所谓资本积累对该乡牧户而言微乎其微。第二,搬迁前牧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能够自给,搬迁后所有这些都需要从市场购买,生活开支明显增加,单纯依靠政府补助生活,捉襟见肘。政府提供的饲料粮补助又是以户均为标准,对于家庭人口数多的牧户来讲,就显得很不够用。第三,正如上面所分析,扎陵湖乡的生态移民在迁入城镇后,产业转移和再就业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大多数牧户家庭除政府政策性补助外,并没有其他途径的收入来源。第四,政府在生态移民后续发展的资金支持上作用尚未凸现。一直以来,各级政府对移民直接资金支持上,因移民的偿还能力而表现消极,这导致缺乏资金支持的移民们显得无助,比如,如前所述,部分移民即使参加了技术培训并且熟练掌握技术,但是移民因缺乏再创业所需的资金也不能实现自力更生的创业。

表3 扎陵湖乡144户生态移民家庭养畜情况统计表

户养牲畜(只) 户数(户) 百分比(%)

无畜

39 27.1

1—20

17 11.8

21—50

32 22.2

51—100 19 13.2

101—200 21 14.6

201只以上 16 11.1

总计144 100

注:1.牲畜数量以折合羊为单位;2.数据资料根据果洛州扎陵湖乡生态移民户基本情况整理所得。

综上所述,三江源生态移民适应安置区新的生产、生活环境的过程,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复杂的、系统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政府、学界等高度关注,需要聚集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并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自然、社会资源,促进生态移民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推进生态移民群体与安置区各个群体之间的整合进程,最终使三江源生态移民能实现“迁的出、稳的住、富起来”的目标。

标签:;  ;  

西藏生态移民适应三江源区困境的思考--以郭罗州扎陵湖乡为例_移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